二战中,中国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作出了哪些努力?

如题所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法西斯的第一场侵略战争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制造事变而点燃的。这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英、美、法列强确立和主导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世界东方形成了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中国打响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抗日战争历经6年局部抗战和8年全国抗战,长达14年之久,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参战时间最早、作战时间最长的国家。
  还要认识到,中国开辟和坚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国战略防御时期,中日双方投入总兵力达400余万人,战线长达1800多公里,战场遍及中国18个省区,战区面积约有160多万平方公里,被卷入战争的人口达4亿之多。东方主战场是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太平洋战争开始时,日本陆军总数51个师团中的78%被束缚在中国战场。1945年日本战败时,向中国战区投降的日军共128万余人,占日本在海外投降总兵力的50%以上。
  从世界反法西斯整体战略格局来看,中国抗战显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抗战制约着日本的“北进”战略和“南进”战略实施,有力捆住了日本世界战略的展开。在二战全面爆发后,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2/3以上的地面部队和相当部分的海军、空军力量。特别是,中国的持久抗战,遏止了日本蓄谋已久的进攻西伯利亚的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有效支援了苏联的抗德卫国战争。中国抗战同样牵制并推迟了日本进攻西南太平洋和东南亚的计划,始终使日本侵略军陷于腹背受敌的困境。
  中国抗战还使日本难以实现与德国、意大利东西对进和会师中东地区的战略图谋。由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确定的“先欧后亚”战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性战略。要实行这个大战略,其前提是必须把日本牵制在中国战场,切断德国与日本两国军队之间的直接联系。中国抗战责无旁贷地担起了这个关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败的历史重任。同时,中国派出远征军开赴缅甸,与盟军共同对日作战。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基地,中国还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上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为创建联合国、确立战后世界秩序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42年元旦,由中国、美国、英国、苏联领衔,26个国家的政府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至6月,中、美、英、苏共同发起召开旧金山会议,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与会,制定了《联合国宪章》。中国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举世公认的贡献,不仅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而且还被确定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标志着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得到国际法上的确认,使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之,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大贡献是远远被低估了。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努力向全世界讲好这个至关重要的中国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4
这得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来看,当时中国算不上主权国家,积贫积弱,半殖民地,还有日本虎视眈眈要吞并中国,当时中国需要做的努力很多,好在都挺过来了。
第2个回答  2021-03-15
1.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组成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2.国共抗日分工协作,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抵挡日军,共产党在敌后开辟第二战场;
3.1944年末至1945年初,为配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中国对敌占区的日军展开大反攻,为二战在亚洲战场的最后胜利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