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贯中的眼中,刘备是贪图享乐的伪君子,还是雄霸天下的英雄呢?

如题所述

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对先主刘备的描写:“即日修整东府,广栽花木,盛设器用,请玄德与妹居住;又增女乐数十余人,并金玉锦绮玩好之物。国太只道孙权好意,喜不自胜。玄德果然被声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

从这一段就可以看出来,蜀国灭亡后,后主刘禅在魏国乐不思蜀,就是遗传他老爹刘备的基因。当时的情况是孙权想得到荆州,于是用周瑜的所献的美人计,用金银珠宝和女色来诱惑刘备,刘备果然中计了,全然不想回到荆州。

罗贯中先生的这一段描写,很隐晦的向世人传达了一些讯息:先主刘备爱好享乐,并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顶多只能做一个诸候王。他的这种性格,也影响了蜀国的大局,也预示了蜀汉王朝的命运。

那正史中的刘备是否如罗贯中所说的也是一个贪图享乐之徒? 在《三国志》中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先主刘备的:“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一段话很明确的描述了刘备的喜好,这些爱好看起来还很有品味,像一个世家公子的喜好,并没有什么大错。

只是,当时刘备的家境中落,已经沦落到他母亲要贩履织席为生,他还要讲吃讲穿,追求品味,还不爱读书,不求上进,完全是一副纨绔子弟的作派。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就是啃老族,难怪二十七八还没有娶上媳妇,这也是周围的人知道他的德性,才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改变命运的时候

本来我们以为刘备这一生就要碌碌无为下去,平淡的过完这一生。这时爆发黄巾起义,上天为刘备又开了一扇窗,开启他的命运的下半程。

刘备平常有些武艺,为人又豪爽,好结交朋友,身边有一群少年跟着他。这时他又得到了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的金钱资助,他用这些钱财招集齐了一支队伍,开始协助朝廷镇压黄巾起义。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面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三国志·先主传》

当时关羽逃亡到了涿郡,而张飞也是涿郡人,机缘巧合下,被刘备结识,两人就在刘备手下开始做事。刘备正是因为网罗这两位猛将,很快就在讨伐黄巾军的队伍中脱颖而出。由校尉邹靖奏请有功,刘备被任命为安喜县尉,也算是摆脱了白身,成为了官身。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生。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三国志·张飞传》

没过多久,刘备就弃官而去,原因看起来就点不可思议。起因是郡督邮有事来县中公干,刘备请求拜见,被拒绝,刘备就生气了,径直闯入屋里,将督邮捆绑起来,杖责了二百。又解下绶带套住督邮脖子,拴在马桩上,然后弃官而去。在罗贯中的演义中,为了塑造先主的形象,把这笔账挂在了张飞的头上。说明罗贯中也觉得这一段不够光彩,不利于先主刘备的光辉形象。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五葬反。弃官亡命。《三国志·先主传》

不久,刘备行到下邳,又遇到了黄巾军,他力战有功,由毌丘毅奏请,任命为下密县丞。刘备没干多久,又跑了,弃职不干了。后又任高唐县尉,再升迁为县令,县城后来被黄巾军攻破,刘备奔往老同学公孙瓒那里,做了别部司马,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抵御冀州牧袁绍。

可以说黄巾军简直是刘备的救星,只要碰上他们,打一仗,立点功,就能捞个官位坐坐,刘备能够发迹起来,全靠他们的贡献了。

登上历史的舞台

要说之前刘备都是小打小闹,只是做一些小官,很快,他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大机会。初平元年,曹操因自己父亲死在琅琊郡,率兵攻打徐州。当时陶谦退守郯县,曹操攻城不下,便退军还师。经过攻陷的取虑、睢陵、夏丘等城,下令开始屠城,共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不留。曹操的这次攻打,改变了刘备的命运。

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不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不保,无复行迹。《后汉书·陶谦传》

徐州牧陶谦派人向田楷求救,田楷和刘备一起去救援。当时刘备已经有一千多士兵,又招来几千饥民,再加上在乌丸各部族招了些骑兵,已经有一些实力。到徐州后,陶谦把丹阳郡的四千兵士又给了刘备,刘备有了万余人,就离开了田楷,归附了陶谦。

面对曹操的威胁,很快,陶谦就病逝了。临死前对别驾麋竺说:“徐州除了刘备,再没有人可以安定了。”于是,在陶谦死后,麋竺率本州绅民请刘备出来理事。刘备考虑到曹操的实力,最开始也不敢接徐州事务。

后来陈登劝说刘备:“建功立业,就在今日!”再加上孔融也劝说刘备:“百姓拥戴贤主,上天欲付你徐州,你若不接受,将来一定会后悔的。”于是,刘备考虑再三,权衡利弊,接管了徐州,总算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可以和天下诸候争雄了。

刘备是拥有徐州以后,对自己的人生才有了新的规划,才显露出一点点争霸天下之心,才让天下英雄注意到有刘备这号人物,才得已在史书上被记一笔。

对于这一段历中,罗贯中也经过了加工,并没有写曹操屠城,只是说陶谦看到刘备英雄了得,第一次见到他就主动让位给他,刘备坚持不受。这样的描写也是为了突出刘备的德望,为天下人所敬仰,所到之处,皆以他为尊,有称霸天下的基础。

刘备的身份

在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的第二十回,特意写了一段刘备与献帝认亲,以献帝之口,确认刘备血脉,确为汉朝皇亲血脉,从此世人称呼刘备为“刘皇叔”。罗贯中的这一段描写是为了突出刘备的身份,确认后来蜀汉政权的正统性。

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

想当初,刘备逢人就讲自己是汉室宗亲,只能靠卖身份过活。罗贯中给他安排的献帝这场认亲戏,确实大费心机,就是为了抬高刘备的身份。只可惜在《后汉书·孝献帝记》并没有记载,连董承任车骑将军都有记载,而这场叔侄认亲大戏却没有,刘备出现的第一条记录就是“刘备破刘璋,据益州。”

刘备这个身份还是存在疑点的,虽然《三国志·先主传》中第一段就写了刘备乃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缺乏宗族世谱的记录,我们并不知道刘备是不是皇族血亲?就算是,刘备的皇室血脉已经很稀薄了。

而罗贯中为了突出先主的天命所归,才费尽心机安排了一场认亲大戏,就是为了给刘备制造舆论,提高他争霸天下的可能。

综上所述:在罗贯中的眼里,刘备的确是英雄了得,但也是一位贪图享乐的普通人。所以才煞费苦心给他安排了皇室认亲这场大戏,不断的给他身份加码,就是为了说明他有匡扶汉室的责任。只是刘备贪图享乐,到手的胜利怎么可能拱手让人,所以他才会在曹操称王后,立马称王;曹丕称帝后,又马上称帝,所谓的“匡扶汉室”只是口号而已,好处都自己独吞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刘备是雄霸天下的英雄,他白手起家,一生都在南征北战,可以说最终成就帝业非常的不容易。
第2个回答  2020-12-14
我认为算是雄霸天下的英雄吧,毕竟刻画了刘备那么多章节,而且在书中也是三分天下的君主之一,当英雄是必须的。
第3个回答  2020-12-14
罗贯中觉得刘备是个英雄,在《三国演义》中充满了对刘备和蜀国的夸赞,作者非常推崇蜀汉。
第4个回答  2020-12-14
我认为在他的眼里,刘备应该是一个雄霸天下的英雄。因为刘备在三国演义里一直是一个正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