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撤销后,对职工如何安置?

如题所述

根据事业单位改革要求,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其中大多数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与生产经营类事业不完全对应,因为还有一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非生产经营类的单位,这部分单位会继续保留。

对于撤销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对于在编人员安置,对于身份保留的总体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对于已经拥有事业编制的人员,改革后会继续保留其事业身份。


具体的安置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人员分流。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取消或转企后,会全部或部分将事业编制人员分流到同一主管局的其他事业单位,或者其他主管局下属事业单位,这种分流方式对于社改革单位的事业人员影响最小,但难度相对较大,这不仅需要单位的努力,更需要个人的社会资源。


二、转企后选择事业或企业身份。

因为事业单位改革遵循的是保证干部以及人员稳定为前提,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已经是事业身份的,可以自愿选择保留事业待遇,或者选择成为企业职工享受企业待遇。这也就是说,对于经济效益好的单位,选择成为企业职工更有优势。

对于事业单位的增额绩效,一般在单位转企后保留事业身份的人员不能享受。

同时,因为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企后,单位的所有领导职位全部为企业性质,所以要想晋升为领导岗位,后期也会变为企业身份人员。


三、满足条件的相关人员提前退休

对于工作满30年或者是工作满25年,离退休不满五年的同志,可以在遵循个人意愿的基础之上选择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所享受的待遇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待遇,这种情形主要是针对年纪比较大的同志。

此外,还有一些灵活性的安置方式,比如一次性买断工龄、安置到其他国有企业等。

事业单位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事业单位的功能和作用,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本身就是收支状况较好的单位,在改革之后,会享受到很多税收以及政策的优惠,所以对于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志来讲,在改革后待遇未必会降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3
如果是事业单位老员工的话,肯定会让他们回到原岗位工作。如果不肯回来的话,会发放该有的补偿金。如果不想要补偿金的,可以回到自己原本的单位工作。
第2个回答  2021-06-23
所以这种单位在撤销以后,对员工们的安置并不是很好,一般都会把他们都全部辞退,这些职工也就没有了保险,也没有五险一金。
第3个回答  2021-06-23
单位会给职工一些遣散费,单位会让职工去自谋生路,遣散费可以让职工安稳的度过一段时间。
第4个回答  2021-06-23
这些职工很有可能会去其他的事业单位任职,也有可能会被遣散,这个是需要根据每个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