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里的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有什么区别呢?

如题所述

  师范大学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院校,主要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比较专业的教师人才。所以是师范学校里的师范专业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会更加注重教师资质方面的培养,而非师范专业就和其他大学里的专业一样,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

  师范大学里的师范专业会比普通大学的师范专业更有优势,因为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上面的知识,而且他们还要学习教师行业相关的知识,比如教师口语、中学生心理学等等。而且不仅有课程上的培训,还会有很多实际操作,比如说到了大三大四,师范生们会去参加教案设计、讲课大赛等等比赛,锻炼自己的教课能力。

  而且不仅如此,到了大三大四,师范学校还会安排师范生们去各个学校去实习,积累一些教学经验。所以现在很多学校招老师,也更喜欢师范大学出来的学生,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都会更加丰富。

  师范大学虽然是主要培养专业教师的学校,但是其中不止有师范相关的专业,还有一些普通专业。那些普通专业就和其他大学里的专业一样,主要是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其他延伸出来的东西一般是不多学的了。

  之后也是像其他大学一样,专业知识学够了之后,大三大四就去专业相关的公司去实习,积累一些经验。等毕业了之后基本上就是去找工作了,但是一般其他专业的专业对口性没有师范专业来的那么强,普通专业一半的学生未来就业都会有“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总的来看,师范学校里的师范专业和普通专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师范专业未来的就业更有优势,就业前景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0

师范类学校,一般指名字中带有“师范”两个字的大学。这些学校中有师范专业,学生毕业主要从事教师工作,也有非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可以从事非教师工作。师范大学中的师范专业一般都是王牌专业。

非师范大学中的师范专业,毕业生也是主要从事教师工作。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以下四点:

一、报考时专业名字有不同

如何区别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最直接的就是看专业后面有没有特别标注师范二字,或者专业名字中有没有带教育二字,比如我们常见的生物科学(师范)、数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英语(师范)、小学教育、科学教育等等。所以如果想报考师范专业的一定要了解清楚,因为即使同一个专业名称,也会有师范和非师范之分。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在报考前电话咨询学校,一般学校都会公布招生计划,对师范和非师范专业都会有相应的名额。

二、在校学习课程有不同

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在校学习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师范生在培养的过程中都会更注重实际教学,除了基础的专业课程外,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普通话、教学论等与现代教育紧密联系的课程也是必须学习的,在学生心理、教学技术上会比非师范专业更注重,而且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实习、试讲等。但非师范专业则不会开设教育类相关课程,课堂锻炼等实习也得学生自己把握校外的机会。

三、毕业证书有不同

毕业证是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很关键的证明,在教师招考中资格审查是否为师范生就是看毕业证。师范生毕业证上会括弧注师范二字,比如英语(师范),而非师范专业则不会特意再去标注。虽然现在大部分岗位都没有要求只能是师范生,但依然还是有不少重点岗位只对师范生开放。

如果以后有强烈想要从事教师行业的愿望,那就选择师范专业。如果对于其他专业感兴趣,但是可能以后从事教师行业,那就选择非师范专业,用闲暇时间自行考取教师资格证。

四、教师招考优势不同

教师招考的报名条件一般是必须要有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虽然目前大部分专业都能报考教师资格证,且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也比较高,貌似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上并没有优势,其实,优势是肯定有的,平时一直在学习教学,面试基本上不用怎么准备,比非师范专业拿证还是轻松得多,而且现在也在改革,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已有部分师范专业直接不用考就能拿到教师资格证。

成为一名有编制的正式教师,教师资格证这仅仅是第一步,还需参加当地的教师招考,而教师招考上师范生就业的优势就完全凸显出来了。一是岗位上有相应的专业限制,师范专业能报考的岗位更多,可选择性会更多些。一些重点公立学校就会对岗位专业和学历等都把关较严格。二是在笔试和面试环节,师范生的优势也更大,尤其是面试环节,语言的表达能力、板书能力、语调语速的把握、表情手势、课堂氛围等的整体把控能力更强,而非师范生在这些方面平时锻炼得少,尤其是从未接触过教育行业的应届生,在这方面和师范生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综上所述,如果以后有强烈想要从事教师行业的愿望,那就选择师范专业。如果对于其他专业感兴趣,但是可能以后从事教师行业,那就选择非师范专业,用闲暇时间自行考取教师资格证。

第2个回答  2021-03-20

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主要有专业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内容、就业方向等方面的不同。这是从专业性质本身就不同所导致的,这也是最本质的区别,其他区别不过是由于师范与非师范的性质所造成。 

1 专业目标不同:一个以培养教师为目标,一个不以培养教师为目标。

师范专业跟非师范专业在一开始的专业目标定位就不一样。师范专业是要培养教师人才,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走上教学岗位,开展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但是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则不是这样,不同非师范专业的目标不同,他们或是从事会计、外语、文学、经济等方面的工作……虽然可能存在某些目标的重合,但是非师范专业的,预设就不是走上讲台为人师…… 

2 课程设置不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三笔一话等师范课程非师范专业的不一定开设。

由于专业目标不同,所以在课程方面就有所侧重,主要体现在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三笔字、教育教学技能等课程,非师范专业是不会开设的。比如同样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师范类的就必须去学习相关的课程解析、教学技能,还有上面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知识,但是非师范类的就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内容,他们更侧重于学习汉语言文学这个学科本身,而不是侧重于学了之后怎么教,怎么当好一个“语文老师”…… 

事实上,有不少的师范大学就存在这样的师范专业跟非师范专业,虽然是一样的专业名称,但是有了师范跟非师范之分后,在课程上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大学报专业的时候,也可以到学校的招生信息通告上面,看看不同专业的课程信息,了解清楚之后再做填报。 

3 见习及实习内容不同:师范专业大多被安排到学校实习,非师范专业的自行寻找实习公司。

大多数的师范类专业,并不是到了大四才会有实习的环节,而是在大一开始,每学期就有相关的见习、实习工作,一开始可能是一周的见习,随后的是两周,到了大四则可能是两个月到半年。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实习单位一般就是学校,实习的过程则是试着去感受、体验、并学习怎么做一个好老师……

 

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学校一般不会强制安排你去什么公司实习,虽然也有实习的任务,但是你爱去哪儿去哪儿,学校通常是不会管你的。不过实习报告、实习证明、实习作业完成了就好,到时候提交给学校,一般也就没啥问题,顺利拿到学分。 

4 就业方向不同:大多数的师范生能走上教师岗位,而非师范生则极少。

因为师范类的学生是作为“未来教师”来培养的,所以他们在毕业之前完成相关的考试之后,就能够拿到教师资格证,可以去参加上岗考(教师招聘考试),从而成为正式的教师。而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则没有教师资格证,如果真的要考,还得专门学习相关的课程与技能,所以一般也不会有人读师范大学的非师范专业还专门去考这个证……

如果有心从事教师工作,就选师范类专业。如果无志于此,就选非师范类专业。不过要知道的是,如果是非师范专业,以后在报教师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因为非师范专业的性质而无法报考。

第3个回答  2021-03-20

现在全国有140多所师范院校。师范生考上师范院校吗?答案是否定的!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师范大学培养的都是老师。目前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没有本质区别,都开设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部分非师范院校也会开设师范专业。

01

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有什么区别?

1.注册计划

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师范大学培养的都是老师。目前师范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没有本质区别,会开设各种专业。师范类专业通常在专业名称后加“师范或教育”字样,如“生物科学(师范)”、“物理(师范)”、“初等教育”、“科学教育”等。所以,报考的第一步,首先是看清楚招生计划,知道自己填的是学校的正常专业还是非正常专业。

2.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专业除了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论、教学论、进入新课程、普通话等教育相关课程,教师专业在大三大四期间会进行教学实践、试讲、课程设计等。而非师范专业没有相应的教育相关课程。

3.毕业证和学位证

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是不一样的。学位证会注明你的具体专业和相关学位,比如农学、理学、工学等。你的文凭也会注明你具体的专业。而师范类也会注明,比如:汉语语言文学(师范类)。

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有什么区别?

4.教师资格证

近年来,教师资格证改为全国统一考试,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无论是不是老师,都需要通过笔试和面试才能获得。此外,教育部又开始改革教师资格证。今后,一些重点师范院校将可以享受直接授予教师专业的待遇。具体以政策法规为准。

5.参与教师招聘

从政策上看,师范类毕业生、非师范类毕业生等本科以上非师范类院校,只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参加各类教师岗位招聘。

然而,师范专业教师在教师招聘方面有一些固有的优势,但非师范专业教师会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专业要求是有限的

非教师虽然考了教师资格证,但是专业有限就不能考。很多地方都有明确的限制。比如招聘要求大学专业必须是数学相关专业。如果你是会计专业的,即使你通过了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也很可能没有通过资格考试。比如考试优势不足

师范生接受过教育相关的培训,如课件、板书、教学实习等。但非师范生在这些方面会有所欠缺。但是,一些比较好的公立学校在招聘教师方面比较严格。相对来说,师范生更有优势。

第4个回答  2020-10-06

1、实力不同

师范学院和大学教授课程的老师有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和教育心理学非常详细,但非师范专业不能教这些课程,然后更多的好学校,和程度的更严格的筛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会更接受的学校。

2、不同地区单位招聘条件不同

在不同地区,单位招聘编制教师的条件有所不同。在一些地方除了“教师认证”最基本的要求,还要求必须是师范院校,研究生和一些老师很好,要求会更严格,不仅学历高起点,仍然可以问应聘者本科和研究生学位是正常的课堂学习相同的专业,不接受专业的研究生考试。

3、招聘平台不同

在毕业前夕的校园招聘中,很多学校都会来招聘,而大部分被录用的应届毕业生都是随建的。但在非师范院校,这样的机会很少,毕业生很难通过入学报名成为各中小学的既定教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