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9-07
基本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反应前後元素的氧化数具有相应的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此类反应都遵守电荷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与还原必然以等量同时进行。两者可以比喻为阴阳之间相互依靠、转化、消长且互相对立的关系。有机化学中也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大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例外,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还包括其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大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外如次氟酸分解:2HFO==2HF+O2,化合价没有变化)

  归中反应,岐化反应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性←氧化剂
—(失氧)→被还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eˉ或共同电子对偏向→还原产物(还原性)
概念

  还原性←还原剂—(得氧)→被氧化→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失eˉ或共同电子对偏向→氧化产物(氧化性)

范例

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有变化,即电子有转移和偏移。化和价升高,即失电子的半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得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还原对方,自身被氧化,因此叫还原剂,其产物叫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氧化对方,自身被还原,因此叫氧化剂,其产物叫还原产物

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

  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其总反应式如下:

  H2
+
Cl2

2HCl

  我们可以把它写成两个半反应的形式:

  氧化反应:

  H2

2H+
+
2e-

  还原反应:

  Cl2
+
2e-

2Cl-

  单质总为0价。第1个半反应中,氢元素从0价被氧化到+1价;同时,在第2个半反应中,氯元素从0价被还原到?1价.
(本段中,“价”指氧化数)

  两个半反应加合,电子数削掉:

  H2

2H+
+
2e-

  +
2e-
+
Cl2

2Cl-

  ---------------------

  H2
+
Cl2

2H+
+
2Cl-

  最后,离子结合,形成氯化氢:

  2H+
+
2Cl-

2HCl

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性质

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

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20-04-10
物质与氧反应,生成氧化物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有含氧的化合物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比如如果生成的化合物虽然含氧,但不是氧化物的话,就不叫氧化反应
如果你是高中的,氧化反应就是指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氧化、还原概念久已为人们所认识和应用了。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是逐步深化的。氧化反应本来的意思是指燃料在空气或氧气里的燃烧,金属的灼烧和锈蚀,生物的呼吸,等等。还原反应被描述为从金属矿石中提炼出金属来,等等。所以得氧就是氧化反应,失氧就是还原反应。但是,又发现在有些反应里,氧化并没有得氧,而是失去了氢。如硫化氢溶液暴露在空气里跟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
2H2S+O2=2H2O+2S
在这个反应里,H2S的被氧化是失去了氢,氧气的被还原却是得到了氢。这样,氧化、还原概念又有所扩展,氧化反应就是得氧或失氢,还原反应就是失氧或得氢。这个概念虽然是浅显的,但到今天也仍然没有失去它的意义。许多有机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常常是更直接地以失氢、得氢来衡量,如在光合作用里,水的被氧化是失氢,二氧化碳的被还原是得氢。
氧化、还原的概念后来又进一步扩展到除氧气以外的非金属,如氯气、硫等的反应。FeCl2的溶液容易在空气里被氧化为FeCl3,这是氧化反应。
12FeCl2+6H2O+3O2=8FeCl3十4Fe(OH)3↓
但是,FeCl2也很容易跟Cl2起反应,生成FeCl3。
2FeCl2+Cl2=2FeCl3
研究了这二个反应的实质,发现氧化、还原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发生的这一现象自然更深刻地被人们所认识了,因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必然同时为氧化剂所获得。
对于离子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说,电子是完全失去或完全得到的。但是,对于共价化合物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偏移,但还没有完全的失去或得到,那么用氧化数来表示就更为合理。例如
H2+Cl2=2HCl
这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共价化合物,氢原子的电子没有完全失去,氯原子也没有完全得到电子,只是形成的电子对偏离于氢,偏向于氯罢了。这样,氧化数的升高就是氧化,氧化数的降低就是还原。在氧化还原反应里,总的来说一种元素氧化数升高的数值总是跟另一种元素氧化数降低的数值相等。
氧化剂: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氧化剂易于得到电子,具有氧化性。还原剂易于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所谓氧化性,是指具有氧化别的元素的能力,即夺取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具有还原别的元素的能力,即失去电子的能力。一般地说,强氧化剂,它的氧化性强,自身易被还原;强还原剂,它的还原性强,自身易被氧化。
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失去电子,因此,它具有还原性。越活泼的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还原剂,具有越强的还原性。由此可见,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还原性强弱是一致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就是还原性顺序。
许多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得到电子,因此,它们具有氧化性。越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氧化剂,具有越强的氧化性。由此可见,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氧化性强弱是一致的。
由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分别跟元素的还原性、氧化性强弱相对应,因此,元素周期表反映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同时,也反映出元素还原性、氧化性的变化规律
第3个回答  2019-12-02
有物质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有物质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降守恒
电子得失守恒

C+O2=CO2
(碳被氧化)

CuO+H2=Cu+H2O(氧化铜被还原)
第4个回答  2020-02-05
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一起发生,即有氧化同时又有还原。当一个反应进行时,有化合价升降极为氧化还原反应。即电子的移动。例如C和O2反应生成CO2,这个反应中,碳原子由0价变成了+4价,即他失去了四个电子,这时碳原子就被称作还原剂,它发生了氧化反应,而氧原子从0价变为了—2价,即得到了2个电子,他就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歧化反应,指的是一个分子既充当氧化剂,又充当还原剂,即化合价有升有降,至于规律就是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反应,或弱和弱。例子就不举了。所有的置换,和大部分分解、化合都是。
第5个回答  2019-12-30
原子在反应中化合价上升,则称该原子发生了氧化反应,反之则为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反应无中的原子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有化合价的升高,就一定有另一个原子的化合价降低

2FeCl2+Cl2=2FeCl3
2FeCl3+2HI=2FeCl2+2HCl+I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