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懂得那么多为人处世之道,为何依然不得志?

如题所述

孔孟二人,不论从这三个方面哪个方面来讲,都至少有一方面,是得志的。至于在金钱、权力、名望和德行等方面均“得志”的,也许古往今来也只有王阳明一人吧。

先说孔子。孔子是鲁国贵族出身,本身是不缺地位名望和金钱的,况且孔子还曾经在鲁国执政过,位极人臣。不知道这高官厚禄一条,孔子得志否?

孔子自觉在政坛不能伸展自己的志向,认为在当时那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中唯有恢复礼制才是自己的归属,所以他才开办私学,广收门徒,以“仁”学说教化弟子,周游列国,向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礼坏乐崩的时代注定不会重视礼制,所以孔子在对官方宣传思想这方面无疑是不得志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孔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子路、子贡、子张等各国勋贵都尊其为师,如此规模的办学,可谓空前。不知,从向民众宣传自身思想方面,孔子得志否?

孔子的弟子对待孔子一向敬重,子贡曾经赞叹孔子的学识无边无际,子路那样暴躁的脾气,在孔子面前更是恭恭敬敬,不敢越礼。至于孔子后世的地位,看现在山东曲阜孔家子弟的规模,即可略知一二。不知,在受世人爱戴的方面,孔子得志否?

再看孟子。孟子后半生都在以客卿的身份游说于诸国之间,但并未为列国国君所重用,在高官厚禄这方面,孟子可算得上是不得志。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仁政学说,虽然当时没有一个君主肯重用孟子,但是孟子的仁政学说依然得到了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当时有一个小国叫滕国,滕国国君滕文公曾经多次拜访孟子,求教治国之道。在滕文公即位之后,就以孟子的思想治理国家,十几年的努力下,滕国名声大震,成为享誉列国的“善国”。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孟子在施展心中才学方面,可算是得志的。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在齐国“稷下学宫”盘桓多年,为齐王所敬重,同时在各国贵族中名望也不低,是各国的座上之宾。不过在民间名望,却是远远不及孔子。所以在名望和受爱戴方面,算不得得志。

分析过孔孟是否得志的问题之后,我们能够更加肯定的是,他们两人为人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他们的思想与那个时代需求不一致,所以注定会受到时代的压制,和也就是我们大家看来的不得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0
孔子自觉在政坛不能伸展自己的志向,认为在当时那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中唯有恢复礼制才是自己的归属,所以他才开办私学,广收门徒,以“仁”学说教化弟子,周游列国,向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礼坏乐崩的时代注定不会重视礼制,所以孔子在对官方宣传思想这方面无疑是不得志的
第2个回答  2019-09-11
与当时社会性质也有很大关系,他们的思想与当时社会大不一致,所以即使很成功也依然不得志。
第3个回答  2019-09-09
因为他们当时的思想当时的人接受不了,所以顺应不了大流。
第4个回答  2019-09-10
孔子是鲁国贵族出身,本身是不缺地位名望和金钱的,况且孔子还曾经在鲁国执政过,位极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