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婚姻是一种经济行为吗?

如题所述

是的,婚姻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一种经济行为。上帝创造出了男人和女人,男女之间在生理上存在需求关系。男人和女人分别是对方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男女双双方都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

婚姻也是一种买卖,只不过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容貌才气等。所以,爱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

人们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是有一个参照系数的,其实主要替有三个方面:外在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牛。这就是婚姻需要的成本。

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都属于主要外在条件,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都属于主要社会条件,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都属于主要物质条件,这些都是我们在婚姻生活里的投资。

这些资产有的属于增长型,比如金钱、财富、品质,有的则属于减少型,比如和容貌、身材,而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拥有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增减是可以凭经验进行预测的。

男人对女方的选择较为看重容貌、才情,一般来说,容貌能够给男人带来视觉上的满足感,才情能给男人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感。女人因其先天的生理构造,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经济上处于弱势,所以比较重视婚后的物质支撑,更看重男方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

当然,这些成本的关系可变性很强。有的人很有钱,可能会把对方的社会地位、年龄、美貌等当成重要的参数,而对方的物质条件则不那么在乎。

其实这就证明了人要是缺钱,就会把钱看得很重要,可谓各得其所。为了把婚姻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理性的个人总是在自身客观条件的约束下选择合适的对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5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婚姻是一种经济行为。

从经济角度来看,婚姻是一男一女以某种利益为核心,自愿结合,互为伴侣,彼此提供帮助的一份契约。在这里,性的满足和自身基因的延续,均被看成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

在婚恋市场里,结婚的标准,是婚后效用和单身效用之间的差值。如果婚后产生的效用,大于单身时的效用,婚恋市场的单身者就会选择结婚。“婚姻关系中的伙伴,从对方那里获得的情感支持,仍然是婚姻最强烈和最基本的功能。” 的确,婚姻中彼此的陪伴、交流可以给对方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

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婚姻的另一项收益。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是最好的解释说明。男女双方根据自身优势,在婚姻中形成互补,以提升家庭的生产效率和经济上的收益。如:传统的家庭模式,男性外出打工,女性在家劳务和抚养子女。

或者更细节来说,结婚前各自所承担的房屋、家居、食物、出行等费用,在婚后因共享共担,其费用会有所减少。一项加拿大单身和已婚的研究对比发现,独立居住的单身男女实际上要比夫妻家庭多花费一半以上的钱,才能达到同样的生活水平。

稳定、美满的婚姻,所带来的收益之巨大,以上也有所说明。但是,有付出才有回报,其付出的成本,也是需要考量的。谈情说爱时的花前月下,谈婚论嫁时的讨价还价,以及告别单身贵族,进入围城里的相互容忍、协调,都是对婚姻所付出的时间、物种、精神成本。

第2个回答  2019-07-05
婚姻不是纯粹的经济行为,也带有感情成分,当然,也有些人的婚姻是经济行为,但这样的婚姻不会长久,人这一辈子,谁不遇到点风风雨雨,谈钱的婚姻,一旦遇到随时破裂,。
第3个回答  2019-07-05
我认为婚姻有涉及经济行为,但不全是经济行为。婚姻包含了很多,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包括人脉、经济、家庭背景等等,其中肯定包括了经济行为。
第4个回答  2019-07-05
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当然其中肯定有很多的经济行为,不考虑婚姻的经济行为,是不可能的,婚后的生活哪一天没有经济行为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