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分!!!!帮忙找文言文

大家帮忙找一下这几篇文言文,要有题目,原文,选自,作者和作者朝代少任何一样都是不给分的
黄鹤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山居秋暝 送友人 伤仲永 周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卖油翁 核舟记 登高 卖炭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题破山寺后禅院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书湖阴先生壁 黔之驴 黠鼠赋 狼 己亥杂诗 江城子 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凉州词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公输 庄子钓于濮水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诉衷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青玉案(元夕) 小石潭记 孔孟论学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黄生借书说 问说 卖柑者言 书愤 过零丁洋 观书有感(其二) 观猎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生查子·元夕 四块玉·别情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 水仙子·咏江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记承天寺夜游 陈涉世家 答司马谏议书 桃花源记 捕蛇者说 登泰山记
我大出血给200分咧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体裁:七言律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编辑本段【译文】
译文一: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译文二: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译文三:
遭遇苦难的原因是我精通经书而获官职所致,
使我在荒凉冷落的战场上度过了四个春秋。
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柳絮,
一生动荡如同被雨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惶恐,
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红心,让它永照史册。
译文四:
自己由于数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以度过四年。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让忠心永垂史册!
编辑本段【诗人简介】
文天祥(公元1236—1283),男,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编辑本段【诗歌背景】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娇生惯养和体质虚弱而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的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指南录》记录的文天祥自注云:
“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作此诗20天后,崖山海战以宋朝惨败而结束,陆秀夫背赵昺跳海而死。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朝灭亡。
编辑本段【诗歌注解】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第一句写了自己的经历。“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宋代科举制度,考经义,五经(易、诗、书、礼、春秋)中可选一经。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后官至丞相。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雨打萍写出了个人力量对于国家是微不足道的,表现了作者更希望有更多清醒的有志之士齐心挽回这样的局面。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最险的一滩。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
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汗青: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七言律诗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元世祖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
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这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编辑本段【词中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编辑本段【理解性诗句】
这种以死明志的气节在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体现这种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诗中借用比喻,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时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注释:
①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③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④“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⑤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⑥“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⑦汗青: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赏析一: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赏析二: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赏析三: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文章通过对个人身世和国家遭遇的感慨表现作者对国家败局的无奈和对历史浮沉的感慨,体现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零丁洋:在广东省珠江口外,内伶仃岛和外伶仃岛之间。鸦片战争前,伶仃洋和伶仃岛曾被英美侵略者的鸦片贩子用趸船和快艇强占,成为对我国进行鸦片走私的跳板。
【评价】
诗人是在用这首诗感慨自己的遭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他是用自己的汗水十年寒窗考上的文官,却不得不指挥军队保护江山.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他能力有限,无法抵挡住敌人的进攻,致使江山沦陷.他一边在抒发着自己的忠君情操.打算一死抱国,又一边痛恨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保护自己的国家.从惶恐滩头说惶恐就可以看出,诗人为自己努力做出的结果是非常伤心的,而零丁洋里叹零丁又道出了那时的人心不齐,想保护国家的人少之又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没有保护住国家,只要退而求其次,以自己的死来表明自己的忠心和伤悲,让后世来尊敬他.
诗人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那种要名不要利的人.如果投降蒙古军队可以受到万民拥戴,那么他还会这么坚决的要死吗?最后一句表面看是千古绝句.然则暴露了诗人的本意--他要名垂千古.从本质上说,其实诗人并不十分高尚.诗人没有保护住自己的国家却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其实是很让里曲解的,容易让人们想到做事尽力就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是一种十分消极的影响.
这首诗也暴露出了大宋王朝灭亡的原因.诗人是一个文官,文官去带兵打仗,有很高的胜算吗?读经书出来的文弱书生怎么能去带兵打仗?专业不对口,诗人再努力又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25
核舟记 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舟上五人,须眉毕见,其他如箬蓬,窗,楫,壶,炉等,无不应有尽有;还有34个字,勾画了了,真可谓巧夺天工。本文就是对这件艺术品的文字说明。阅读时,要善于运用想象再造出这件艺术品的形象,并仔细品位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编辑本段]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敞者为舱,篛(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戌(xū)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贻(yí) 高可二黍(shǔ)许 篛(ruò)篷
青糁(sǎn) 髯(rán) 不属(zhǔ) 诎(qū)
椎髻(jì)
2·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 (衡——“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拣”挑选)
约八分有奇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3·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奇异、罕见、(手艺)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零数,馀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雕刻成。
中轩敞者为舱 —— 是。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4 . 其他
篛篷覆之中的“篛”,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本文中用“篛”。
题目解说
“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记是本人的文体,这里有描述的意味。
文题背景
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房屋、器具、人物,甚至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按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态。(他)曾经把桃核刻成一艘小船赠送给我,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场景。
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颗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并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遮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黄庭坚)一起看一幅画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卷的右端,用左手抚摸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人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夫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户;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大概是挑选了一个又长又窄的桃核刻成的。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编辑本段]特殊句式
倒装句
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倒装句表强调。
省略句
则题名其上,省略于,原句应为:则提名于其上。
双重否定句
罔不因势象形,罔:没有一个,无不。 不:不。 罔不:没有一个不......。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1、卧右膝:卧,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古义: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今义:峨媚山之顶
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古义:梳着椎形发髻。 今义:无此词
4、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5、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编辑本段]重点词语解释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特殊精湛的技艺。
2、能以径寸之木:径寸,直径一寸,用来形容圆形物的细小。
3、为宫室、器皿、人物:为,做。这里指雕刻。
4、罔不因势象形:罔,无、没有。因,根据、依据。这里指就着。象,模仿 ,这里指雕刻。
5、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盖大苏泛赤壁云:泛,乘船浮行。
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奇,零数。
8、高可二黍许:可,大约。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凉的秋风缓缓地吹来,江面上没有泛起波纹。徐,缓缓地。 兴,起。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11、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
12、佛印绝类弥勒:绝,极。 类,像。
13、舟尾横卧一楫:楫,船桨。
14、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15、其船背稍夷:背,脊背。这里指船顶。夷,平。
1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古代加在男子名字后面的美称。
17、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
18、其色墨:墨,黑。
19、其色丹:丹,朱红色。
20、为人五;为窗八:曾不盈寸:曾,尚、还。 盈,满。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长而窄。
23、篛篷: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篛,“箬”的异体字。 特殊句式 名词作动词

[编辑本段]核舟的作者
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江苏省常熟人,擅长微雕。
[编辑本段]作者故事
魏学洢在七岁时就能作诗,生性孝顺。曾经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桥,断了脚,也不敢大声喊痛,唯恐父母担心受怕。年少时,曾和父亲魏大中一起到帷萧寺苦读,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诵。成年之后,以擅长写文章闻名于乡,和他订下了忘年之交。他,甚至再唆使同党刑科给事中傅櫆劾汪文言、左光斗及魏大中,给这三人冠上莫需有的罪名,说他们“招权纳贿”,更说左、魏两人“丑心险,色取行违,自命为血性男子,实为匪类”。魏忠贤更矫旨责怪:“魏大中互讦未悛,不得赴新任”玩弄言官于股掌之中。
杨涟等人弹劾魏忠贤,不仅使其原形毕露,也使依附其下的干儿义孙们大为恐慌,魏了希恩邀宠,于是天启五年三、四月间,众人筹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
魏大中被捕之时,魏学洢泣血号呼,想随牢车北上。他不听从父亲劝阻,改换姓名、容貌,秘密地在后跟随缇骑,沿途打听父亲的起居。抵的拒不相见,有的则对他仰天长叹,相对而泣,无可奈何而已。魏学洢虽然也想上书以己代父,但未能如愿。
魏忠贤又矫旨下令,对六人“严刑追赃比较,五日一回奏”,于是狱卒鞭笞拷掠,棍棒交加,臀血流离,骨肉俱腐。魏大中被诬接受熊廷弼等人贿赂,亦为欲加之罪。最后竟被诬陷坐赃而死。死之时溽暑殷雷,相验领埋之旨,迟迟不下,过了六、七天才差官发尸,,骸胀而黑,肌生蛆蚋,溃烂零落,几难以辨认,那年魏大中五十一岁。魏学洢领了父亲的尸体,匍匐扶衬草啼号。魏大中虽死,但追赃的行动并未停止,因此魏学洢被下浙江监狱。魏学洢在家庭遭此大变,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痛心疾首,因此也视死如归。果真在这同一年,魏学洢也因病而死,死时才三十岁。崇祯初,魏陈述父受冤狱,兄死孝之惨状。又上书弹劾阮大钺等人交通逆阉,罪大恶极。不久,魏大中被追谥为忠节,魏学洢也被下诏旌表为孝子。
[编辑本段]整体把握
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描写了船的3个部分,分别为,船舱。船头,船尾。
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
[编辑本段]分段
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又可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第一段总述。“奇巧”概括出雕刻工艺的特点
第二段分述。雕刻者刻的字暗示了核舟的主题。
第三段分述。三人各具情态,栩栩如生
第四段分述。而舟子一个悠闲,一个专注
第五段总述。“灵巧”照应“奇巧”赞叹核舟技艺巧夺天工。
[编辑本段]生动传神的语言
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画相结合的写法,不只貌似,而且传神。例如:写苏东坡与黄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令人不只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段,又是极细腻的文笔。写佛印是“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突出了这个出家人形象的特征,与读书人苏、黄
这些描地感到核舟雕刻技艺的精妙,使读者深为赞叹。
开头,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出“核舟”所雕刻的内容。第一句就介绍这位“奇巧人”及其“奇巧”的所在——在很小的木头上能雕出各色各样的景物,而且形神毕肖,第二句点明“核舟”所雕刻的内容是“大苏泛赤壁”,为下文张本。
果核雕刻
fruit pit carving
在果核上雕刻各种人物、动物和船只等,通常也指用果核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按材料分有桃核雕刻、橄榄核雕刻、杏核雕刻、杨梅核雕刻、核桃雕刻等,其中以桃核雕刻为主。
沿革 果核雕刻的起源尚待考证。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果核雕刻在明代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宣德年间,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16个小孩,每个小孩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启年间江苏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他在天启二年(1622)创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长约3厘米,高约0.5厘米,中间为舱,上以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4扇,且能开合。窗旁雕栏上,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船首刻苏东坡及其好友黄鲁直、佛印和尚3人,其中苏东坡、黄鲁直两人共执一书阅读,而佛印和尚如同弥勒,袒胸露乳,左臂挂念珠,念珠历历可数。船尾横竖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刻”。字迹细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这件核舟成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范。宜兴雕刻家丘山精于胡桃核雕刻,题材大多为苏东坡游赤壁、渔家乐、百花篮、山水等。清代,果核雕刻的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江苏为传统产区。康熙年间,苏州金老(名不详)、嘉定封锡禄以及乾隆年间的苏州杜士元、沈君玉等都是果核雕刻名手。封锡禄的橄榄核雕刻“草桥惊梦”,屋宇、人物等在构图上安排得当,并配合疏柳藏鸦,柴门卧犬,充分表现了乡村夜景。沈君玉的橄榄核雕刻“驼背老人”,头戴棕帽,蓄胡须,衣服肩部有补缀,手持一扇,扇上刻有诗文;他用杨梅核雕刻的“猕猴”,眉目毕具,据《金玉琐碎》记载,有的艺人以桃核雕刻串连成108枚念珠,每枚念珠刻有3~6名罗汉,姿态各异,面目无一雷同。此外,嘉庆、道光年间,福建霞浦的果核雕刻名匠方建劭创作的“东坡游赤壁”,“篷窗撑辟,江柳掩映”,舟中人物、舷橹刻画细致。
近代,果核雕刻主要产于山东、江苏、广东、上海等地。山东潍坊桃核雕刻名匠有丁念廷、高家俊、都渭南、张大眼、陈子和等。其中丁念廷、高家俊的作品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获银牌奖。橄榄核雕刻以广州、苏州为主。广州名匠区桂来及其弟子江泽流以人物、花舫见长。20世纪初,上海果核雕刻名匠有麦春华、殷根福等人。麦春华擅长雕刻楼阁、池沼、人物、器具、花鸟等。殷根福的橄榄核雕刻题材有十八罗汉、八仙、观音、弥陀佛以及花木兰、穆桂英等人物,后来传其子女殷荣生、殷雪芸等。殷雪芸和弟子董兰生在继承传统雕刻的基础上,创作核桃雕刻“寒山寺”、橄榄核雕刻“鉴真东渡船”等,其中“鉴真东渡船”刻有唐代名僧鉴真及弟子、船工等35人,并配以玉石、红木雕琢成海波纹的底座,更显精巧。
工艺和特色 果核雕刻的主要工具为锉、凿、钻。锉有毛锉、光锉、圆锉。凿刀有方凿、圆凿两种。果核雕刻的工序是:①用毛锉、光锉将果核进行初步加工。②设计构思,并在果核上画样。③用圆锉按画样进行粗加工,做出粗糙的造型。④用凿刀雕刻细部,并以小方凿刻画人物的眉毛、眼睛,以小圆凿刻画嘴部等。⑤磨光,上蜡。最后打眼,串连成念珠,或配以底座,作为欣赏品。
果核雕刻的艺术特色是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单件陈设品配以底座,加盖玻璃罩,以供欣赏;有的缀以流苏,作为佩件或扇坠;有的将若干枚果核雕刻串连成念珠。
第2个回答  2008-11-26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
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
此地即刻辞别之后,
您就像孤独的飞蓬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
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
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凄惨的呜叫声!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
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
此地即刻辞别之后,
您就像孤独的飞蓬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

一场雨刚刚过去,深山中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中传出洗衣服姑娘的谈笑声,莲蓬微微活动,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金溪县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从没见到过读书写字的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他父亲把诗)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仲永感到奇怪,渐渐以宾客的礼节来款待他的父亲,有人用钱财和礼物讨取仲永的诗。他的父亲贪图这样,每天强要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王安石)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特殊之处已经消失净尽了,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厉害。 有的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浮沉。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最终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看中‘哪怕是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的精神,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推举出来,胶鬲从卖鱼盐的商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因此,上天下达重要使命给这种人,必须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才干。
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嘴里叹息,然后别人才能知道。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实力相当的国家来给以压力,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才会知道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导致死亡。

欧阳修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曾经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他也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陈尧咨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江苏省常熟人,擅长微雕。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房屋、器具、人物,甚至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按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大概是苏轼游赤壁的场景。
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颗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并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遮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黄庭坚)一起看一幅画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卷的右端,用左手抚摸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人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夫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户;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一部分雕刻成的。
魏子仔细地看了这只核舟后,惊叹道: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庄子》、《列子》书中所记载的能工巧匠,被誉为象是鬼斧神工的事情很多,可是有谁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运刀自如地进行雕刻,而又能刻得胡须眉毛都清清楚楚的?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拿我的话来告诉我,我也一定会怀疑他在说谎。可现在这
却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从这件作品来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来。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都被炭熏黑了,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
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
昨天夜里,长安城外下了一尺多深的雪。一大清早,他就装好木炭,套上牛车,辗着冰雪,赶往京师集市。
牛已十分疲倦,人也很饿了,日头已出来很高。便在市外南门泥泞的路歇息
有两人骑马扬鞭,翩翩而来,那是谁呀?是皇宫里派出来的采办,穿黄绸衣裳的是头儿,着白绸衫的是随从。
他们走到卖炭翁前,手持文书凭证,装模做样,自称是奉旨办货。说着,就让车子掉转方向,吆喝着牛,往北边皇宫方向赶去。
那一车木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就这样眼睁睁地被宫使拉走。老翁虽然捶胸顿足,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结果他们只给了半匹红色生丝和一丈白绫,把它搭在牛角上边,说是用来充抵炭钱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

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的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王维的《汉江临眺》

)①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②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③,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

⑤,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太守行》)

⑥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2003年扬州)①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已亥杂诗》)

10.(2003年盐城)①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③,一览众山小。(《望岳》)

④,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⑤朝晖夕阴,。(《岳阳楼记》)

⑥,失道者寡助。(《〈孟子〉二章》)

11.(2003年徐州)①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②,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2.(2003年杭州)①,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②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13.(2003年温州)①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②,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④,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⑤,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宫中府中,陟罚臧否。(诸葛亮《出师表》)

⑦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⑧,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⑨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14.(2003年武汉)①蒹葭苍苍,·

②采菊东篱下,。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④僵卧孤村不自哀,。

15.(2003年荆州)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③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④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⑤,。小园香径独徘徊。

16.(2003年福州)①野芳发而幽香,。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今观其文章,,,称其气之小大。

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7.(2003年咸宁)①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烽火连三月,。

②,再而衰,三而竭。

③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④,映日荷花别样红。
)①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②,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④,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江流天地外,。(王维《汉江临眺》)

⑥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20.(2003年山西)①,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腕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三首》)

21.(2003年青岛)①男儿何不带吴钩,。(李贺《南园》)

②,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越明年,,以告富者。(彭端淑《为学》)
第3个回答  2008-11-14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
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
此地即刻辞别之后,
您就像孤独的飞蓬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
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
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凄惨的呜叫声!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
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
此地即刻辞别之后,
您就像孤独的飞蓬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

一场雨刚刚过去,深山中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中传出洗衣服姑娘的谈笑声,莲蓬微微活动,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金溪县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从没见到过读书写字的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他父亲把诗)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仲永感到奇怪,渐渐以宾客的礼节来款待他的父亲,有人用钱财和礼物讨取仲永的诗。他的父亲贪图这样,每天强要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王安石)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特殊之处已经消失净尽了,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厉害。 有的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浮沉。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最终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看中‘哪怕是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的精神,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推举出来,胶鬲从卖鱼盐的商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因此,上天下达重要使命给这种人,必须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才干。
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嘴里叹息,然后别人才能知道。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实力相当的国家来给以压力,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才会知道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导致死亡。

欧阳修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曾经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他也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陈尧咨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江苏省常熟人,擅长微雕。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房屋、器具、人物,甚至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按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大概是苏轼游赤壁的场景。
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颗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并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遮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黄庭坚)一起看一幅画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卷的右端,用左手抚摸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人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夫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户;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一部分雕刻成的。
魏子仔细地看了这只核舟后,惊叹道: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庄子》、《列子》书中所记载的能工巧匠,被誉为象是鬼斧神工的事情很多,可是有谁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运刀自如地进行雕刻,而又能刻得胡须眉毛都清清楚楚的?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拿我的话来告诉我,我也一定会怀疑他在说谎。可现在这
却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从这件作品来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来。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都被炭熏黑了,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
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
昨天夜里,长安城外下了一尺多深的雪。一大清早,他就装好木炭,套上牛车,辗着冰雪,赶往京师集市。
牛已十分疲倦,人也很饿了,日头已出来很高。便在市外南门泥泞的路歇息
有两人骑马扬鞭,翩翩而来,那是谁呀?是皇宫里派出来的采办,穿黄绸衣裳的是头儿,着白绸衫的是随从。
他们走到卖炭翁前,手持文书凭证,装模做样,自称是奉旨办货。说着,就让车子掉转方向,吆喝着牛,往北边皇宫方向赶去。
那一车木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就这样眼睁睁地被宫使拉走。老翁虽然捶胸顿足,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结果他们只给了半匹红色生丝和一丈白绫,把它搭在牛角上边,说是用来充抵炭钱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

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的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第4个回答  2008-11-14
楼主:http://www.ywtk.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2&Page=1

自己上去,向要什么就有什么,你的200分我把80首文言文的记载都给你了。满意那分。

王维的《汉江临眺》

)①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②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③,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

⑤,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太守行》)

⑥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2003年扬州)①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已亥杂诗》)

10.(2003年盐城)①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③,一览众山小。(《望岳》)

④,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⑤朝晖夕阴,。(《岳阳楼记》)

⑥,失道者寡助。(《〈孟子〉二章》)

11.(2003年徐州)①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②,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2.(2003年杭州)①,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②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13.(2003年温州)①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②,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④,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⑤,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宫中府中,陟罚臧否。(诸葛亮《出师表》)

⑦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⑧,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⑨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14.(2003年武汉)①蒹葭苍苍,·

②采菊东篱下,。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④僵卧孤村不自哀,。

15.(2003年荆州)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③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④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⑤,。小园香径独徘徊。

16.(2003年福州)①野芳发而幽香,。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今观其文章,,,称其气之小大。

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7.(2003年咸宁)①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烽火连三月,。

②,再而衰,三而竭。

③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④,映日荷花别样红。
)①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②,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④,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江流天地外,。(王维《汉江临眺》)

⑥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20.(2003年山西)①,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腕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三首》)

21.(2003年青岛)①男儿何不带吴钩,。(李贺《南园》)

②,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越明年,,以告富者。(彭端淑《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