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的解释

如题所述

舂,汉字,读音【chōng】,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组词有舂米、舂药、宿舂、下舂、独舂、舂碓、溪舂、舂人、舂杵、碓舂、配舂。

先秦指事舂米的女奴。秦汉以来沿袭转为刑罚之称。女犯服四岁劳役的刑名。臣僚犯罪,其妻女没官为奴,多任舂、僖之事。《墨子·天志下》:“妇人以为舂、酋。”《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

英文解释为“pound,pestle,beat”。“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将其去掉壳的过程称作舂米。壳即为米糠,而去掉壳的谷子便是小米。

石臼:

石臼是舂米用的器具,四方的,上宽下窄,安在土里,只把臼口露出地面。随着木碓一上一下的磕碰,稻谷,也便在石臼里脱了壳,蜕了皮,露出了暗红的雪白的米粒儿。小的石臼可用于砸、捣、研、磨药材。在电气化生产以前,人类的谷物粮食主要是以这种生产工具加工成食品。

可以说,石臼是古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石臼和水井是人类定居点的标志。在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以后,石臼逐渐被淘汰,只在一些没有电气化设备的边远地区仍旧被使用。在中国的许多乡村,被淘汰使用的石臼仍旧被完好保存着,成为许多人怀旧的对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