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历史范围各家学者有争论的是哪个朝代

如题所述

有争论的是六朝到宋末元初这一时段,约800年。
对近代汉语历史范围划分问题,诸家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上限的划分。代表性的有以下五种说法:
一、六朝说
刘坚编著的《近代汉语读本》选录了5世纪至16世纪内各个时期接近口语的早期白话作品。他认为:“近代汉语的研究对象是早期白话……六朝时期翻译佛经,译经的文章里就有不少白话成分。南朝宋刘义庆撰写《世说新语》,记述后汉至东晋间佚闻遗事和名士言行,书中也用了若干口语语汇。拿韵文来说,从六朝乐府歌辞直到一部分唐诗,都比同时代的散文更接近口语。这些作品为通篇语体的白话文章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二、隋末唐初说
胡明扬在《近代汉语的上下限和分期问题》中,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从隋末唐初到明末清初作为近代汉语阶段,并认为近代汉语内部可分为早期(隋末唐初到五代北宋)、中期(宋元)、晚期(元末到清初《红楼梦》以前)。其分期标准为:1、语音上阴阳入对应的严整格局开始动摇,入声韵尾—p、—t、—k相混到消失;全浊声母的消失;—m韵尾的消失。2、语法上“的、了、哩/呢”的出现和全面替代旧的助词系统;“这那”替代“彼此”;“将/把”字句的出现和发展;“动+将+趋”的出现、发展和消失。3、语汇中“我、你、他”(还有“们”)的出现和全面替代“吾、汝、其”等古汉语人称代词。
三、晚唐五代说
吕叔湘1985年在《近代汉语读本》的序言中提出:“用当时口语作基础,而或多或少地搀杂些文言成分的作品是直到晚唐五代才开始出现的(如禅宗语录和敦煌俗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建议把近代汉语的开始定在晚唐五代即第九世纪。”
四、自宋开始说
早期学者黎锦熙、曾广源、徐德庵等先生对近代汉语的界定意见为:宋元以来,包括《红楼梦》等作品时期。吕叔湘先生还有一种意见:“以语法和词汇而论,秦汉以前的是古代汉语,宋元以后的是近代汉语,这是没有问题的。”
五、宋末元初说
王力先生提出,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认为语言的发展有它的一般的内部规律和特殊的内部规律。近代汉语的特点是:(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2)—m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3)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关于近代汉语的上限,观点相去较远,最早的定为5世纪(六朝),最晚的定为13世纪(宋末元初),前后相差800多年。这种差别,反映了学者们对近代汉语的性质认识不一致,划界的标准不统一,对某一时期语言特征的认识不一样,切分的方法不相同。
尽管近代汉语上限的划分问题还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但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分出一个以早期白话文献为代表的近代汉语时期,已得到许多学者的同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06
近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历史学科。,对它的时代划分有诸多分歧。
专家们对近代汉语有三点共同认识
(1)大家都同意使用“近代汉语”这个称呼。
(2)大家都同意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
(3)诸家对近代汉语上下限的划分有迟早不一的参差情形。
根据专家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对于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可以这样考虑
(1)认识主干部分的原则。
(2)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
近代汉语研究的主干时期是近代汉语诸方面的特点表现得较成熟、较典型、较充分的时期,是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前半期;非主干时期是联系前后两个主干部分的纽带,也是前后两个语言历史阶段相交替的时期。
近代汉语主干时期长达六个世纪左右,如果适当考虑它的上下沿,可能共有十个世纪左右。
而近代汉语历史范围各家学者有争论的时代就是唐末五代、北宋和清朝后半期。

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 : 主要抄写于晚唐五代的敦煌变文,有可能早于晚唐的王梵志诗,五代时期成书的禅宗著作《祖堂集》,北宋的二程语录等文献,是近代汉语早期的研究对象。

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清代中叶的《红楼梦》《儿女英雄传》《龙图耳录》清末的《官场现形记》。

以上为有关简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