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母种制作:选用未发芽、无病害、不发青的新鲜马铃薯,制作含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水1000ml的母种培养基。接种后,置于23-25℃、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中培养。
2. 原种制作:原种培养基配方为小麦95%、石膏粉2%、过磷酸钙2%、尿素0.5%、白糖0.5%,或籽壳87%、麸皮10%、蔗糖、白糖0.5%、石膏粉1%、过磷酸钙1%、尿素0.5%,水含量分别为120-130%。
3. 栽培种制作: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及制作方法与原种相同。接种后,置于23-25℃、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中培养,20-25天后即可长满瓶子。培养结束后,立即进行播种。如果暂时不用,在低温环境下保存(10-14℃环境下,保存时间不超过10天,2-4℃环境下,保存时间不超过20天)。经过低温保存的菌种,在使用前需要放置在常温环境下恢复1-2天左右。
4. 食用菌种类:我国已知食用菌种类繁多,已知种类已超过900种,主要属于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包括香菇、蘑菇、银耳、木耳、草菇、竹荪、红菇、松口蘑、灵芝、口蘑、虫草、白灵菇、牛肝菌、松露等。
5. 食用菌分布:我国南方地区生长的食用菌多为高温结实性真菌,而北方地区以及海拔较高的地区多为低温结实性真菌。
6. 食用菌结构:食用菌由子实体和菌丝体组成,子实体包括菌盖、菌褶、菌柄、菌环、菌托等,可食用部分主要为菌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