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染源。

工业废水是水体主要污染源,它面广、量大、含污染物质多、组成复杂。有的毒性大,处理困难,如造纸、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轻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常排出大量废水,而且这些废水中的有机质,在降解时消耗大量溶解氧,易引起水质发黑变臭等现象。此外还常含有大量悬浮物、硫化物、重金属等。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使用良好水源,用水水源要充足请清无污来,符合油业水质标有的要求他塘往、排水梁道应分设,以免往水污染。采用湖泊、水库、河流水源,最好流经专门修建的蓄水地,经沉淀、净化成消毒处理,防止病原或敌害生物进入池塘。

保持适宜水色,保持适宜水色即保持好水水色。水质过瘦或过肥,或浮游生物结构不合理,均应采取适宜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调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水水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湖北网湖湿地生态治理:从“水质恶化”变身“生态高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湖泊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

2、城市生活污水

通过下水管道收集到的所有排水,是排入下水管道系统的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降雨径流的混合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农业污水

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过程中排出的、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污水或液态物质。其来源主要有农田径流、饲养场污水、农产品加工污水。污水中含有各种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不溶解固体物和盐分等被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扩展资料:

水质恶化的危害:

1、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因能够分解有机质,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它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2、导致湖中细菌大量繁殖。疯长的藻类在水面越长越厚,终于有一部分被压在了水面之下,因难见阳光而死亡。湖底的细菌以死亡藻类作为营养,迅速增殖。

3、致使鱼类死亡,湖泊死亡。大量增殖的细菌消耗了水中的氧气,使湖水变得缺氧,依赖氧气生存的鱼类死亡,随后细菌也会因缺氧而死亡,最终是湖泊老化、死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4

水体受到氮、磷等污水污染是造成湖泊水质恶化的 主要原因。

1、富营养化

湖泊富营养化是湖泊污染最常出现的一种状况。富营养化是湖泊水体由于接纳过多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盐物质、使湖泊生产力水平异常提高的过程, 表现为藻类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 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下降, 导致水质恶化, 影响了湖泊的供水、养殖和娱乐等功能。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 还加速湖泊的淤积、沼泽化过程。

2、湖泊有毒有机物污染

工业污染源是有机物污染来源, 包括工业“三废”排放、农业中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生活废水的直接排放。这些有机物通过地表径流、大气—水体交换、大气干湿沉降和地下水渗入而进入湖泊。进入湖泊的有机物由于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而迁移、转化。

生物迁移和转化是湖泊系统中有毒有机污染物产生环境危害的重要方式, 这些物质具有疏水性, 可以在生物脂肪中富集。因此, 即使湖泊中含量很低, 也可以通过水生食物链, 造成持续性的毒性作用, 甚至通过食物链为害人体健康。

扩展资料

欧盟曾于1996年启动了一项旨在针对山区湖泊系统的季节性变化、氮沉降及其生态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湖泊“黑潮”现象往往发生在秋季。入秋后,沉降于湖底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湖底处于缺氧状态,出现PH值降低、亚硝酸根浓度增高的状态。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水体缺氧加剧,硫化物的扩散使水体变黑发臭。

当气温骤然下降,湖泊上层水温低于湖底水温,导致沉积物微粒再悬浮作用,加剧水质恶化。随着水体耗氧与复氧过程的平衡和水流输送,水质可望在一段时期(如2-3个月)内得到好转。在湖泊水质变化的自然过程中,人类对水体的干扰,如工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促成了湖泊‘黑潮’的产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6-25
水体受到氮、磷等污水污染是造成湖泊水质恶化的 主要原因。
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使污水中磷含量显著增加,为水生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我国太湖周边地区已经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以阻 止太湖水质的进一步恶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6-25
久共用捶佣百货商场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