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警示炒鞋风险: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2

央行警示炒鞋风险: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是什么?

最近炒鞋新闻刷屏之后,网络上流传起“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的段子。可见这次的诈骗规模有点大,扰乱了社会金融秩序。

就连央行都警示,“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如何识别这些诈骗的伎俩呢?从法律上讲,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它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

犯罪分子多熟悉金融业务,金融业务术语满天飞,骗术细节有很强的行业性特征。

把“炒鞋”做得越来越像炒股,不光有“炒鞋”App,球鞋价格行情,甚至加入了涨跌幅和K线,还有平台编制了“炒鞋”三大指数——AJ指数、耐克指数和阿迪达斯指数。

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越炒越火,房子的保底价值是一个居住环境,股票的价值是背后的上市公司每年给股东带来的盈利能力,商品期货和期权的价值是商品所代表的市场价格及使用价值。就算比特币等虚拟币其中一部分也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这个鞋用来“炒”,它背后代表了多少的保底价值?!各参方在交易中还是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投机。

二、出现“产业链”上下共谋。

不仅涉及自然人,还涉及单位法人。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也有社会闲散人员;既有国内,也有国外不法分子。从司法实践看,一些特大金融案件往往各主体之间出于共同牟利目的走到一起。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一是“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二是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

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机器人抢鞋软件,就是通过注册多个抽签账号,让软件自动抢鞋,这样不仅提升抢鞋速度,也增加了中签概率。一些人还通过卖软件赚钱,这类软件一年的使用费在5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但软件抽签是一个讲求概率的事情,如果中签较多则赚了,但是如果抽不中则血本无归。贩卖这类软件有可能会触犯法律。种种迹象表明已具备金融犯罪特征。

三、预谋性强。

犯罪分子大都熟悉金融活动过程及有关规定,而后利用各环节漏洞实施作案。

在行业规模的扩张下,球鞋二级市场收到资本青睐。2019年二手球鞋APP Stock X完成了C轮融资、毒APP完成了A轮融资,二者估值均超过10亿美元,成为球鞋二级市场的头部交易平台。

国内最近几个月里,球鞋二级市场的“炒鞋”现象也异军突起。“大学生炒鞋年入50万元”、“男孩一面墙,堪比一套房”、“炒鞋赚首付”,各种“炒鞋”话题在青年群体中备受关注。

四、智能化程度高。

犯罪手段具复杂性和智能性,除利用金融知识外,还利用高技术、高科技手段作案。随着金融经营业务向国际化、多元化和混业化方面发展,其复杂性远高于一般刑事犯罪。

近期,数字货币行业也来蹭了一波炒鞋的热度。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一家名为“55交易所”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推出了潮牌通证ATO项目:该项目将Yeezy、Air Jordan等潮鞋通证化,即产生某个鞋的代币(Token),投资人认购一定数量的代币后,既可以兑换鞋子,也可以在55交易所进行代币交易。不过,该交易所也发布风险提示称,存在“无法提现”的退出风险。这本身就不确定的事情,后续更是不知道会怎样。

如今,“炒鞋”已经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有些“炒鞋”App在其中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比如,有些平台玩起了只炒作鞋的归属权的“云炒鞋”乱象,还有些平台可能涉及金融违法行为。

“炒鞋”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国家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已经开始对其出手,对“炒鞋”背后潜在的金融风险在做预警、追踪和处置,防止“炒鞋”事态蔓延,防范群体性金融事件。

银行等机构也在提高对“炒鞋”的研究,尤其涉及到相关反洗钱工作时,银行已经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详情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我要借钱我要理财保险保障
第2个回答  2019-11-08

炒鞋最开始是真有鞋子实物交易,即便赔了也好歹有双鞋在手里,但后来一些平台流量做起来后,买卖鞋基本见不到鞋子(平台给的说法鞋子在仓库),大家都在高价买然后更高价卖,纯粹泡沫炒作!这种间还有平台自己后台数据黑幕,操作鞋价,等到入局的人足够多时,玩收割韭菜游戏,甚至直接卷款跑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现在非法金融集资诈骗骗款,高利贷套路贷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