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的防范

如题所述

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①进行比较精确的地震区划,划分出安全区、次安全区与危险区;②加强防震抗震工作,提高抵御震害的能力,尤其是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应重点设防,而工民建等设施要尽量避开危险区,同时要根据所在地区基本烈度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和进行相关抗震设计;③加强地应力-应变监测,做好地震预报工作;④开展诱发地震的趋势预测工作,尽量避免或减轻人工地震的损失。

(一)进行地震区划

包括地震活动性区划、地震烈度区划和地震动区划三种。

1.地震活动性区划

这种划分是以已发生地震的震级大小和次数为指标。依据目前我国已有的丰富的地震历史记录,包括地震的周期性、迁移性,强震与弱震的相互关系,地震活动带应变能的积累和释放关系等规律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地震可能发生的次数和震级大小进行区域划分。

2.地震烈度区划

按照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抗震设计规范所设计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地震动参数区划

指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是指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是指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我国地震部门已制定出全国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各工程设计单位可依据所提供的地震动参数进行各类建筑的抗震规划与设计。

(二)地震区建筑的抗震规划与设计

地震区的工程建设应在地震区划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合理确定地震区内不同区域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规划与设计。

1.抗震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

(2)建造在I类场地上的建筑抗震构造措施应适当进行调整;

(3)地基和基础按设计基本要求开展。

2.场地勘察时的抗震相关要求

(1)划分建筑场地抗震地段;

(2)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3)测量和计算土层剪切波速;

(4)判别饱和砂土、粉土的地震液化;

(5)进行发震断裂的工程影响评价。

3.建筑抗震设计

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一般采用设计地震动参数来进行相关结构的抗震验算。包括结构抗震设计、结构的抗震加固、建筑材料与施工质量的控制等。

(三)加强地震监测、预警预报,开展诱发地震的研究

1.地震监测

地震前兆是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相关联的异常现象。地震前兆异常可归为十大类,即地震学、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现象。每一类前兆又包含多种监测手段和异常分析项目。

2.地震的预警、预报

要建立地震预报预警系统,及时疏散,切割电、水、煤气。

其实,预警和预报是有特定的内涵的,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预警是指地震已经发生了,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没有到达的地方进行的警示预告。预警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地震已经发生了,二是有较好的来源信息判断已发生的地震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地震。预报则是指地震发生之前进行的预测。它的显著特点是地震没有发生的时候,通过某种或多种现象分析,对是否可能发生地震进行的判断。目前,地震预报只有通过政府部门才能发布,个人和团体是不能够发布的。

3.开展地震科学研究

目前,地震科学研究中,主要依赖于地震前兆和事后震例的统计分析。我国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的中上部,而且震中密集成带,常与一定断裂带相吻合。因而,我国在地震研究中对地震与活动断裂的关系甚为重视。

对活动断裂的研究可粗略地分为四个方面:

(1)断裂几何学研究。主要通过遥感信息解译、地质地貌调查与填图及地球物理勘探,了解断裂在平面与剖面上的形态特征。

(2)断裂运动学研究。综合分析地质、地貌、地壳形变及震源机制资料,描述断裂两盘运动方向及其演变历史。

(3)断裂动力学研究。通过微震观测、断裂带物质的实验研究、地壳形变特征分析等,研究断裂活动方式及断裂带周围的应力场。

(4)断裂的地震活动模型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地震研究及微震活动分析,研究断裂的长度、深度、断距、位移速率等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划分出强震危险区,确定最大强震复发间隔,并以数学形式表达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