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自己执教的班会的几点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从接到要在3月21日承担一节主题班会以来,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对策,一起思考,一起分工合作,一起展开调查研究。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对我们班一年级入学以来就开展的读书活动进行全面的汇总与小结,促进班级阅读活动更持久更深入的发展。3月9日,我向全班同学说明了我们班要上一节阅读主题班会,问他们怎么办?班会可以呈现什么?孩子们脑洞大开,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说可以告诉教授们我们读书时的心情和感受,有的说可以说说看了哪些书,有的说可以说说我们寒假开展了哪些活动,有的说可以制作书签,有的说可以讲故事比赛……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惊喜不已,小小年纪的他们能够想出这么多点子。我想何不围绕孩子们的点子展开交流呢!我开始查找新基础教育下的班会形式。感谢深圳的林小燕老师及时分享了班会的模板,还有一篇她自己班级开展过的已经发表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上班会设计教案。看完之后,我更模糊了,好开放好自主的班会,特别注重课中的生成,这和我印象中的班会课完全是两种形态。于是,我又联系了蓝美琴老师,我们商讨以后决定以项目组的形式呈现,进行班会活动的设计。

如昨天上午的呈现,我和孩子们共同合作呈现的“与书为友,快乐成长”班会更多是问题的呈现,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问题的梳理与思考。

整堂班会以调查项目组、采访项目组、策划项目组的各个小分队的汇报交流为主要形式。可是就课上呈现的来看,主要是在汇报而没有交流。汇报又以调查数据的宣读为主,缺乏过程的呈现,现场动态的生成。我非常赞同武义一中刘卫捐老师的评价:感觉整堂课都是学生在配合老师完成一个个项目任务。说实话,上完整堂课,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

没有充分立足学生,还是以教师主导为主。当我看到孩子们的调查问卷时,我个人很震惊。我看到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头行动,都通过真实的调查、汇总得出了具体的数据。还有孩子们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途径以及收获也都有不同的想法都让我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些九岁的孩子。这是孩子们第一接触调查,第一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采集数据,在观察与交流中我发现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体验。比如调查项目组的2分队,3分队,4分队,5分队的孩子们都配合得非常好,在队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一个个都很开心,感觉这样的调查活动很有趣,很新奇。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2分队的四个男孩子,尤其是孙博韬和张涵宁,这两个平时非常调皮的我们班最高的男孩子。(这两个男孩课堂上经常是需要我反复提醒,副课的时候更是经常被任课老师点名批评。)然而他们对项目调查任务的投入用心让我刮目相看,甚至改变了我对他们固有的看法。张涵宁首先对照着手机微信阅读打卡排行总榜,在班里学生名单上清楚记录了每个人的阅读打卡天数,根据每个人的阅读天数选出了排名前20的同学。孙博韬借助阅读存折汇总了全班同学阅读书目的类型,最终得出结论,同学们最爱看的是童话。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放学后孙博韬还主动将阅读存折带回家去汇总。

又如3.4.5分队的孩子们,三个队长徐涵韵、涂浩东、胡雨思带着分队成员们一次次向我请教调查的方法,如何操作,我简单说明自己的想法后他们总能很快明白,然后分工合作。我看到孩子们一人负责一组,分头来到同学们面前,认真询问,然后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进行记录。孩子们第一次项目调查,就能如此默契的配合,分工合作,整个过程没有不愉快,一个个都很开心兴致高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也深刻感受到原来二年级的孩子们这么能干,真是低估了他们的能力。每一个小队长都体现了一定的领导力,分队队员们之间都提现了比较强的配合协作的意识。还有1分队的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分工合作,几乎所有的项目任务都是队长一人完成的,队长体现出了比较强的调查能力,但是缺乏引领、任务分工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也进行了引导,鼓励队长主动叫队员们一起,大家分工商量着一起做,可是效果并不太好。

每一个小分队都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也对我们班前一阶段的读书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汇总。因此班会上孩子们获得的调查资料都是他们自己调查得出的,我很想在班会上将孩子们真实的调查过程呈现出来,却忽略了时间、生生交流和互动,这些问题说明我本身的设计方案是有很大的问题的。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时间比较短,课上各分队的数据汇报其他孩子们并不感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孩子们倾听的欲望,调动大家表达交流的欲望呢?

整节班会的组织形式就是以小分队汇报结果的形式呈现,单一枯燥,平铺直叙,也难怪二年级的孩子们会坐不牢,课堂纪律不好,那么如何设计环节,问题,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立足他们的立场引导孩子们参与提问、交流呢?

我个人感觉本次班会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的主观意识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我自己一门心思想着呈现孩子们的调查结果,而缺少对班会过程的思考,对班会意义的思考。如我看到采访项目组的三个分队的同学们都能坐在一起商量采访的问题,认认真真地写在本子上,我突然感觉孩子们长大了,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能够有自己的见解了,如周易轩想采访我,为什么要开展读书活动?我自己喜欢看书吗?喜欢看什么书呢?说明孩子们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我因为惊喜惊讶一门心思地想让孩子们在班会课的时候呈现自己的问题设计而没有想到系统完整更加科学地设计班会课。周易轩还说要在班会现场采访外国教授,我觉得挺好的,就没有过问,我怕我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又忍不住干预。在现场,我们班的周易轩真的勇敢向外国教授提了三个问题:1.教授,您喜欢看书吗?2.怎么样才能当上教授?3.当教授好玩吗?这几个问题看似简单肤浅,但是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也特别的朴实。这是三个简单无需多思考的回答,教授们一两个单词就回答了。我想这三个真实浅显的问题会影响孩子们,尤其是第二个问题,教授说“Reading and writing”

多么精炼的回答,多读多写这不正是学习的发展之路吗?这一浅显的道理适用于每一个人。其实他们还有一些有趣的问题设计,我本想在课堂上进行回应,但是时间的关系只能一带而过。只想说理想很丰满的,现实很骨感。

我还看到洪诗雨在放学的时候主动拿着本子和铅笔去采访班里的家长,询问他们的孩子在家是否会坚持看书,洪诗雨的提问清楚,胆量特别大,这和平时沉默寡言内向的她相差太大了。周一放学后,小雅、小可在我和小雅妈妈的陪伴下来到梓卿家采访梓卿妈妈。小雅和小可配合的默契、现场的灵便以及后续对采访内容的汇总都让我震撼,原来我们的孩子也是可以进行调查分析和现场访问的。

还有策划项目组的孩子们他们想了很多的本学期读书活动,如去操场上开展新书见面会、爬到壶山顶去看书、去找童话作家汤汤、编写课本剧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又很真实的思考,部分孩子们上台分享了结果、心得,但是台下的其他孩子并不感兴趣,那么如何引导?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如何创设生生互动的平台?我很迷茫。

下午我和李教授,雷所,蓝老师还有程露老师交流之后,我的思路也渐渐被打开。如对项目调查组的结果进行汇总,班会上重点交流采访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收获。然后根据调查结果邀请阅读书目最多和阅读习惯最好的人,开展现场读书交流,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我最大的阅读收获等,这样是否更直观?更深入?

班会对时间也是有严格要求的,我的这节班会规定时间是30分钟,可我足足上了50多分钟,真是难为了我的孩子们,难为了后面听课的中外教育专家、领导以及精英班的老师们。

拖堂其实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按照一个个小分队上台汇报的形式虽然之前没有完整的演练过(我希望可以最最真实的呈现,所以没有带着孩子们走一遍流程,只是把上台的顺序告知了他们),我预料到时间不够,可是并没有提前做出相应的调整,我觉得孩子们的调查能力,调查结果都太棒了,就想着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有上台分享的机会。实践之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片面性、固执行,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处理能力。这是以后极其需要避免和改进的。

班级之最我们就按照孩子们依据阅读存折的调查结果,评出了一位同学,从二年级开始看了68本书。虽然我们对阅读存折的填写有严格的规定,比如看完一本才可以记录,一年级时候的绘本不算作阅读记录的书目。还有我们班牟怡诚,据我们的观察、家长的反馈以及他在校的表现来看,都是我们班看书最多的同学。可是他懒于记录,阅读存折上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班会结束了,带给我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探索。班会到底是怎样的?我清楚吗?我了解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对班会没有概念,搞不清“班会”和“班会课”的区别,以前我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少先队的班队课,有严格的队仪式,如何出旗如何敬礼先后顺序是什么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少先队班队课由学生担任主持人,全程由学生组织,课前进行了精心的排练预演,辅导员(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队课前,课中多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一边,队课的末尾会有辅导员讲话环节,教师围绕主题给出几点建议或畅谈自己的想法。当然辅导员老师也可以以主持人的身份和学生一起主持队课,或者根据班队课的需要客串到过程中。

这次是我第一次尝试不同形式的班会,如何上?如何组织?我还是一片迷茫。但是我会努力尝试、探索,感谢精英班感谢李教授给我这次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尝试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班里孩子调查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感谢听课的专家老师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又促进了我更深入的思考,班会课结束了,但是我的探索和思考不会停止。

今天还有一个很大的触动是我正在做一件正确的而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在乡村班级推展读书活动,带领乡村儿童和家长走进书的世界。正像张鲁川博士说的那样:阅读是没有国界,没有区域的,值得也需要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