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民舞剧《薪传》赏析,或者每一段的意义,简历,急!!

如题所述

《薪传》是林怀民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它代表了云门舞蹈的成熟,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1. 创作背景
《薪传》的首演是在1988年,是云门舞蹈团的第63个作品。在此之前,云门刚刚经历了《哪吒》的失败。这个失败让林怀民意识到,舞蹈并不是简单的人体动作,而是要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舞蹈与生活、文化、历史联系起来,让舞蹈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 剧情简介
《薪传》没有故事情节,它是以象征性的方式来表达对历史、文化、生活的思考。男主角“秋”是一个采薪者,他肩挑木柴,往返于舞台之间,走过暴风雨、荆棘、火焰、寒冰。他一方面展现出人体的力量与美,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人类的脆弱和无助。
3. 艺术风格
《薪传》的艺术风格是抽象而有力的。音乐上采用了古典交响乐与现代电子音乐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舞台背景也采用了现代科技,使得舞台空间得以充分扩展。
4. 重要意义
《薪传》对于云门舞蹈和林怀民本人都非常重要。它不仅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认可,也使得云门舞蹈团成为了现代舞蹈界的重要力量。同时,《薪传》也使得林怀民成为了世界级的编舞家,为台湾的文化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
5. 每一段的意义
具体来说,《薪传》可以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是“采薪”,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第二段是“薪火”,表现了人类如何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在历史中寻找自我。第三段是“传薪”,展望未来,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类精神的赞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15
早在1978年,林怀民在第一出讲台湾历史的作品《薪传》中,试图表达这些为更好明天打拼的平凡人精神。
抵抗体制的精神,在林怀民看来,是正在逐渐消逝的“古人风范”。他在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我很愿意重复宣唱一些‘古人’的名字,描绘他们的风范,好像《薪传》吟唱陈达的思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