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最小单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

时间的最小单位是指普朗克时间,其间隔大约为5.39121(40) × 10^-44秒,就是有意义的最小的时间间隔的意思。普朗克时间相当于一颗光子以光速行进过普朗克长度的距离所花的时间,因此被认为是“时间量子”。

在100多年前的1900年,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发现,能量可以分为不可再分割的单位,并将其命名为“量子”。为了描述量子的体积,人们通常使用基本量子即普朗克量子来形容。这一发现标志着量子力学的诞生,其对科学发展起的作用超出普朗克本人的想像。例如,把普朗克量子同光速和其他常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空间和时间方面不可分割的量子,也就是最短的距离单位和最短的时间单位。普朗克长度为10的-35次方米。普朗克时间为10的-43次方秒。如何超越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还是个谜,因为现行物理定律在这个范围内就失效了。因此,宇宙论学者在研究宇宙起源时,在大爆炸之后,最多就能计算到10的-43次方秒。要研究普朗克时间之前发生的事,还缺乏新定律。这种新定律,理论物理学家已研究几十年了。经典广义相对论的奇性不可避免,所以标准大爆炸模型中时空存在着零点,给了上帝一个容身之地。但是考虑到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一些基本量度,譬如长度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的程度由普朗克常数决定,从该常数可以定出最小的长度量子,即普朗克长度,为10E-33厘米,这远远小于原子核的尺度。测量任何长度不可能比这个更精确,而且比普朗克长度更短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9
‍‍

你越是要把一个对象定位或固定在某范围内,你要用上的量子的能量便要越大。这就限定了能量不可集中到一个地步,以至于它内炸成一个黑洞。这个极限就是「普朗克长度」:它的大小是 1.61631*10E-33 公分,比一颗质子小 10E19 次方。这个小到不行的长度,若除以光速,定义了最短的可量的时间,即「普朗克时间」,大约是 5.3911*10E-44 秒。「普朗克时间」是光波在真空里传播一个普朗克长度的距离所需的时间。理论而言,它是最小的可测时间间隔。按照当今学术界所了解的物理定律,在这短暂时间间隔里所发生的任何变化,是无法测量或探测求得。所以才说普朗克时间是最短的时间。

‍‍
第2个回答  2018-01-09
‍‍

1912 年德国物理学家 Max Planck(1858—1949)在所著《热辐射理论》一书中,引用万有引力常数 G、真空中光速度 c 和普朗克常数 (Planck constant,h) 等三个基本物理常数,导出质量、长度和时间三个基本物理量,以表示这些量在物理世界的客观规定性。Planck 发现黑体辐射其辐射能量强度 Iλ (spectral engerey intensity),于不同辐射波长 λ 时,实验室所量得的曲线可假设黑体辐射造成能量辐射的振子 (oscillator),其所能携带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注:感受不到、测量不到,并不表示能量量子化是不存在的),而且为某一固定能量的整数倍,即 E = nh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