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三变 知变知善

如题所述

【人生智慧】我现在心情也平静得很,是在激烈活动后的平静。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老大时,大概有两种反应:一是自伤自悲,一是认为这是自然规律,而处之泰然。我属于后者。去年一年,有几位算是老师一辈的学者离开人间,对我的心情不能说没有影响,我非常悲伤。但是,在内心深处,我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是极其平常的事情,短暂悲伤之后,立即恢复了平静,仍然兴致勃勃地活了下来。活下来,就有希望。

——季羡林《我的感情太多》

【精品解读】对“生而三变,知变知善”的道理,季老这样说:“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如运动场上的接力赛。老年人跑第一棒,中年人跑第二棒,青年人跑第三棒。各有各的长度,各有各的任务,互相协调,共同努力,以期获得最后胜利。这里面并没有高低之分,而只有前后之别。老年人不必“倚老卖老”,青年人也不必“倚少卖少”。老年人当然先走,青年人也会变老。如此循环往复,流转不息。这是宇宙和人世间的永恒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一丝一毫。所谓社会的进步,就寓于其中。”

这样的话题,不是今天才有。

古埃及有一个神,叫斯芬克斯,就是现在金字塔旁边的守护神,狮身人面像。

埃及的斯芬克斯雕像是最古老的一座。后来斯芬克斯传到西亚,多了两只翅膀,接着又出现了女性斯芬克斯。古埃及时代,她伏在柱子上,向过路人提问题:“什么动物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

很多人回答不上来,于是就被她吃掉了。一天,来了一位叫俄狄浦斯的人,他一下就猜出了这个谜题:他说早上,指婴孩时期,还不会走路,得用四肢爬,所以是四条腿;中午,指人在壮年,用两条腿走路,健步如飞;晚上,形容老年人走路不稳,必须用手杖辅助行走,是为三条腿。俄狄浦斯以自己的机智,幸运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斯芬克斯只好自杀了。

中国的文人温文儒雅,他们喜欢用优美的诗文,来表达类似这种命题的人生阶段。他们认为人生有“三种”境界。晏殊这样描写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这样描写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辛弃疾这样描写第三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为这“三境”整体编排。《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被王国维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有人说这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

二境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

第三境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自已先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从能引伸这个方面而言,王国维的高明自为必说。

王国维的这三种境界之说,大得后人追捧。季老总结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看来“三”这个字与人生极有缘分。如论是喜欢“三”境的文人;还是喜欢“三”喜的俗人:一喜金榜提名时;二喜洞房花烛夜;三喜他乡遇故知,还有其它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生有幸”“三起三落”等等,举不胜举。

如果说一二一,是操场上的口令。一二三,则是拔河时的口号。与看得见的对手较量,与看不见的社会形态较量,也如拔河比赛,不服输,永远是年轻人的性格。社会在这种力量推动下,不断得以进步。

【入世指南】假如一个人愿意迎着困难前进,而且不遗余力,故能事过境迁,悠然见南山。

其实,每一种工作在进行中总有很多艰难险阻,但只要你临难不畏并奋发图强,那就能破难关,让问题迎刃而解。陈毅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雨?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也许这就是一种最好的磨难吧。古人云:“有志事易,无志事难。知难不畏,绝壁可攀”。有志者事竟成,即使眼前是悬崖峭壁也要登攀上去。山高挡不住太阳,困难吓不倒硬汉。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中也有三: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不知道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19世纪初叶,匈牙利数学家亚诺什创立非欧几何学时,他的大胆探索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他以多年心血凝聚而成的手稿又被他的老师丢失,当时的数学权威高斯则对他的研究采取回避的态度,这些困难已经是够大的了;他自身偏偏又染上了疟疾和霍乱;后来又因车祸得了脑震荡;当他成为半残废时,父亲又把他赶出家门。各种各样的打击接踵而来。就在这种恶劣的逆境中,年轻的亚诺什没有放弃对自己事业目标的追求,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功地创立了非欧几何学。这就是一种身处困苦的逆境,却“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彼岸誓不回头的伟大气概。困难和挫折对于人生来说是一块垫脚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形形色色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像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所说的那样:“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但是如果想挑轻担子的人,如孔子的学生子贡那样想问题,科学必然发展,社会必然进步。这本来是好事,但科技过于发达了,对自然界的损害也会越来越大,人类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给大自然以极大破坏。就如下面儒家经典故事里说的那样:孔子的弟子看见一个老头抱着瓮去汲水,好心告诉他用桔槔这种机械可以省力,老头说我知道有这种投机取巧的东西我就是不用,用投机取巧的东西就会有投机取巧的心,孔子称赞说老头是贤人。这种机械的技术存在的根据,就如当代经济学家的基本态度,其实也就是子贡的态度,即以最小的费用收到最大限度的效果(用力甚寡而见功多)的经济原则。在子贡看来,耕耘的老人并未遵循经济原则。可是,对于子贡的劝告,老人回答说,自身并不是不知道机械,而是忧患以机械惹起机心,所以不使用桔槔。现代社会,如果这种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必然对科学发展造成阻碍。而子贡们如果不知道节制、自律,把大自然当成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地球何以承载这种被不断开采的疯狂。倒不如老翁所言的生活方式,人如果每天一桶一桶地去打水,必然不能与抽水机抽水的速度相比。

其实,水资源缺乏绝不是人或动物把它喝少了,而工业用水过度,环境污染无法修复,以及浪费等现象存在的原因。

举一反三是人类社会的美德,知变知善是修补道德的方法。人们不管是在对待环境中,还是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时,都应该牢牢记住它!

◆三生有幸“三生有幸”,是中国老话儿。三生乃佛家术语,是指前生、今生、来生,幸是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这是老思想,老版本。

如今“三生有幸”有一个版本,叫做《新解三生有幸》。这个新解,同样关系着环境与生命,关系着现在和未来的幸福,所以也是“三生有幸”。

新的所谓“三生”,分别是生态、生活、生产,“幸”是指幸运、幸福。新解三生有幸,是一个虽然没有具体数字,但却可以方便理解和计算的公式:生态=生活×生产。

这个公式意对于刚刚走入21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一个本质性的改变,就是要把在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造就、形成并且一再片面强调的“先生产,后生活”,甚至“为了生产可以牺牲生活”,这样一种思想上的误导,调整回到“先生活,后生产”,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服从生态约束的基础上兼顾生活与生产。相对于严格描述的数字计算型公式而言,生态=生活×生产,似乎是一个更侧重于强调概念的理论模型。这个公式概括并且诠释了当代社会学理论中对一个和谐、持续发展社会的评判标准,阐明了生态、生活、生产三者之间不可突破的约束。只有满足这样的约束,才能保证在生态平衡中生活的人民能够共同分享由于生产所带来经济增长的成果。

在这个公式中,生活与生产之间的乘法关系给我们以另一提示,即生活和生产的任何一方均不能为零,生活和生产二者不可偏废。只有按照这个思路思考问题,才能跳出唯经济论、经济增长第一的怪圈,更加冷静、更加主动地看待生态问题。须知生态并非无限,只有在约束中考虑资源的运用,才能达成创造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进而言之,只有遵从这个公式的约束,才能使社会福祉得到保证,才会有人民的长远的真正幸福。

我们将这个定义称之为新时代的“三生有幸”:生态是不可突破的约束;生活是生命和生存的前提;由于生活与生产之间表现为乘法关系,所以二者不可偏废;又由于生活与生产的过程均有可能导致废物或污染物的产生,成为符号为“负”的产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生态恶化,经济崩溃,幸福消失,“三生有幸”亦不能维持。与一般算数意义上的乘法有所不同,当生活和生产两个因子都为负时,生态将“万劫不复”,却绝不会成为正数。

严格说来,研究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例如“向量代数”等非常复杂的计算方法。属于另外一个话题。

季老一生非常关心、关注生态发展。置身人文领域的他,非常希望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他在《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的讲述中,就包含了许多有关社会、环境、内心和谐的深刻哲理。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先秦?孔子《论语?述而》的一段话。它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孔子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这是值得我们时下的教育在理念中应该思考和借鉴的内容。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开始,这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你还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