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在做人方面有哪些高尚气节?

如题所述

文天祥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从小在严父良师的教导督促下刻苦学习、博览群书,20岁时即考中状元,后入朝为官。

宦海沉浮十五年,文天祥一直为南宋朝廷披肝沥胆,每每遇事,都挺身而出。可恨朝中奸臣当道,他们极尽栽赃陷害之能事,当朝皇帝宋理宗不明真相,糊涂地罢免了文天祥的官职。文天祥很是失望,回归家乡。

南宋王朝的统治越来越黑暗,昏庸无能的统治者逐渐把国家带向了深渊。

公元1260年,蒙古的忽必烈继承汗位,公元1271年建国号元,忽必烈为元世祖。他集结大军南下,决心一举灭亡南宋。

在元军进犯之下,南宋局势严重恶化,各地相继失陷。恰在此时,宋理宗病死,年幼的恭帝继位。谢太后看政局动荡,战势急迫,才下了一道诏书,令各地官民勤王救驾。各地官员却或是观望、或是降元,最终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二人响应。

文天祥看到宋朝大臣人人四散逃亡,以求自保,他既愤恨又痛心。他下定决心与元军抗战到底,誓死保卫大宋江山。文天祥立刻发布文告,招兵买马,组织武力抵抗。这期间,元军统帅伯颜挥师向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进发,攻势极为猛烈,早已无心战斗的宋军很快土崩瓦解。

文天祥率人马退守临安,同从郢州前来增援的将领张世杰商量,向朝廷建议,集中兵力同元军决一死战。但右丞相陈宜中一心想投降,不顾文天祥的请命,向元军送上传国玉玺(xǐ)和降表。元军统帅伯颜传话,一定要让宋朝丞相陈宜中亲自前来议和。陈宜中害怕自己有去无回,不敢亲自前往元军大营,偷偷潜逃到南方去了。平日养尊处优的大官们,见元军人多势众,便个个收拾细软,乘夜色逃出了临安。此时,临安已经没有几位大臣能出谋献策、征战疆场了。谢太后只好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前往元军兵营求和。

文天祥带着大臣吴坚、贾余庆等来到元军大营,不顾个人安危,与伯颜争辩不休,坚持双方平等谈判。伯颜不允,就叫吴坚、贾余庆等统统回去,扣留了文天祥。

公元1279年,伯颜率兵进驻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太后,押往北方。南宋宣告灭亡。

文天祥也被一同押往大都(今北京)。途中,文天祥不断寻找逃跑的机会。终于,在经过京口(今江苏镇江)时,乘元兵不备,文天祥得以脱身,逃往真州(今江苏仪征)。之后,文天祥又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组织军兵抗元,但最终还是不幸被俘。文天祥不愿受元军侮辱,曾多次自杀。元军众将轮番劝他投降,但他义正辞严地声明誓死效忠大宋,连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职诱惑,他都不为所动,所有人,包括元军上下都对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深感敬佩。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披枷带锁的文天祥面不改色,神色安然,他问旁边的百姓:“哪边是南方?”然后向南拜了几拜,从容就义,在场众人都为这宁死不屈的民族豪杰流下了热泪。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一生的写照。他的这种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令其短暂的生命发出炫目的光芒,他是后人的表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