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从德国内部讨论。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德国。政治,经济实力还不够高,还不足以征服欧洲及其世界。因此有相同战略意图的国家,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因为同样的政治利益而达成的同盟体。
从当时的欧洲的格局来看。英国是当时欧洲的主力大国。德国要达到称霸欧洲的目的。必须寻找伙伴来对付当时的英国。
从地理的方面考虑。德国处于欧洲的中部地区。为了在战争过程中四面受敌。所以德国需要通过结盟的方式来增加战略伙伴。以防止四面受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2
王朝战争后30多年的时间里,德国武装力量的智囊--总参谋部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如何在强敌四顾的环境中找到一条取胜之路。俾斯麦采取了一种短期结盟的方式,使德国一直只有一个敌人站在它的面前,避免树敌太多。然而在1879年与哈布斯堡家族签订的军事互助同盟却蒙骗了他的继任者。这个协定出于俾斯麦的这样一个目的:拉拢奥地利人,进而控制他们,威吓俄国。这个协定显然是一个短期的,防御性的。事实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然而原本只是为了拉拢维也纳以吓退圣彼得堡的一个短期同盟却在1885年成为德国总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性格孤僻的阿尔佛莱德.冯.施里芬——一个汉尼拔的崇拜者就对此深信不移。在他制定的对法、俄两国的战争计划中,施里芬指望奥地利人能够帮助德国阻击俄国的进攻,使他能够抽调足够的兵力于西线,取道比利时进入法国,诱使高卢人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迅速歼灭他们。在完成对法国的打击后回师东线击溃俄国。这就象一道旋转的大门,当你推开大门后,坚硬的大门将在背后打破你的脑袋。由于政治的原因,俾斯麦和毛奇都反对这种坎尼式的冒险计划。倔强的施里芬并未打消他的念头,在他出任总参谋长的日子里一直在完善着他的计划。出于对迦太基那位统帅的迷恋,施里芬抛弃了政治上的种种禁忌,他深信:这将是德国战胜敌人唯一的方法。

另一个让施里芬做出这样打算的原因来自于俄国。罗曼诺夫家族显然将他们的兴趣放在了复活节彩旦的收集上,对于俄国的战争动员计划和战略铁路的有效性却漠不关心。在1914年,俄国的军官们发现从步枪到军服,从骡马到火车都越来越少,糟糕的铁路系统难以承担运输任务,1/3的铁路人员是文盲或半文盲……1905的日俄战争的结果也让沙皇的在欧洲强国的眼中不那么高大了。俄国总参谋部里充斥着无能与猜疑,流淌着日尔曼血统的俄国皇后也让她的外交家们头痛不已。这一切坚定了施里芬的决心。如果说俄国现在只是一个二流大国的话,它的债主盟友法国好像也有麻烦:无休止的内阁争吵,缓慢的工业发展,平庸的参谋人员,落后的征兵制度……凡此种种更是让施里芬欣喜不已,先西后东的战略似乎完全可行。1913年,离开人世的施里芬留给他的后继者一份周密详细的进攻计划。德国的战略由此确立。

没有人想到这场由刺杀事件所引起的战争会长达4年之久。1914年6-7月间,各国的总参谋部都认识到速度的重要性:抢在敌人之前动员自己的部队并将之部署到边界的前后。德国对此的理解更为深刻,他们也这么做了,如潮水般的德军涌入了可怜的比利时,再从比利时进入法兰西。如同瑞士钟表般精密的作战计划指导着他们前进。但是1914的欧洲毕竟不同于1870年的欧洲,速射火炮和机枪的运用阻止了德国人机动作战的能力,轮番炮击后升起的尘土为敌人指明了进攻的方向,大量躲入战壕的敌人也很难清除,尽管法国损失惨重,德国的进攻还是被制止了。11月,施里芬的后继者们沮丧的发现速战速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现代化的技术在武装强化了德国人的同时,也加强了他的敌人的战斗能力。集团式的冲锋与自杀划上了等号。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同盟体系的建立。如果允许德国单独进攻法国,而其他强国置身事外的话,德国将重演1870年的辉煌,然而军事同盟的建立则意味着这样的可能性已经消失了:当一个同盟内的国家在某次战役里遭到重创或者发现自己的资源不足以维持所需时,由于有希望获得或已被承诺能够得到盟友的帮助,从而促使它继续战斗下去。例如1914年奥匈帝国虽然在加里西亚和塞尔维亚遭到严重损失,仍然能艰难的继续战斗,同盟体系的建立实际上已经决定了速战速决是不可能的。换而言之,这种同盟体系的战争,最后的胜利者将属于陆海军、工业、技术资源、金融占优的一方,或者说是属于同盟综合实力强的一方。
第2个回答  2008-11-12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荣升帝国宰相。帝国版图54万766平方公里,人口4100万。
作为新兴国家,德意志帝国的经济建设成果也不同凡响。从1871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的32年间,德国人口增长到6500万,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煤炭和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法国和英国,经济总量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
1888年,威廉一世皇帝之子腓特烈四世在位99天后去世,其孙子威廉二世接管政权,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第三代皇帝。这位年仅29岁、具有野心、冲动鲁莽、态度傲慢的年轻皇帝,上台伊始便提出向外扩张的“世界政策”,欲借殖民地扩张,为日益崛起的德国寻找 “在太阳下的一个位置”。德国加速扩建海军,挑战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德国在法属殖民地的非洲拼抢地盘,与法国的积怨也日益加深。欧洲分裂,纷纷结盟,互立阵营。最后出现以英国、法国、俄国和其保护国为一方的协约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为一方的同盟国集团的欧洲两大阵营,扩军备战、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