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用打孩子的方式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吗?

如题所述

现如今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很多孩子难免会犯错误,父母会采用的教育方式也会出现极端化现象。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所以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孩子一犯错误就去打孩子。

父母利用打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1、孩子惧怕父母,影响亲子关系

父母经常动手打孩子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恐惧,长时间下去他们会觉得父母是他们的阴影,从而会刻意的去远离父母,并且也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时间长了,不仅不会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性格养成与亲子关系的形成。

2、打孩子影响孩子社交关系

从小被打大的孩子,会缺乏自信心,他们胆怯,自己在心里也会否定自己,就会丧失与别人交流的能力,众所周知,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必须要健谈,善于去与人交流,而缺乏自信的人,就很难做到这些,父母长期打孩子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能力,从而影响他的社交关系。

3、还会慢慢形成说谎的习惯

经常动手打孩子会让孩子产生逃避的心理,不能勇于去承担自己所犯的错误,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犯错时,他们会面临的是什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说谎话的习惯,致使长大之后便会成为一个不诚信的人,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

4、会让孩子感到孤独无助

经常被父母打的孩子,常常会感到孤独无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会打他,他就会感到孤立无援,尤其是每当父母当众打孩子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更加自卑,就会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差劲了,就连自己的父母也总是以拳头相对,致使孩子每当与同龄人在一起时也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5、在脾气方面还容易养成暴躁,烦躁的性格

父母经常动手打孩子,会激起孩子叛逆的一面,会使他们养成暴躁和烦躁的性格,很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觉得可以用暴力解决也会习惯于用暴力解决问题,并且他们也会常常去有意的做一些相反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反对。

那么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打呢?教育孩子尽量不要打,如果打了一定要打“好”。

1、尽量不打

父母每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做到好好的讲道理的时候就去给孩子讲道理,能不动手打孩子最好是不动手去打他,能和孩子好好的坐在一起好好说话的时候一定不能采取过激的行为和措施去对待他,这样不仅可以更有效的解决问题,还能促进亲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养成。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可以不用太着急的去纠正孩子的错误,也不要急着去训斥孩子,更不要发现孩子做错了事情立马就动手打孩子,这时候父母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不去纠正他,让他自己去发现错误并且尝到这个错误带给自己的惩罚的时候,再去问孩子知道错了没,这时帮孩子纠正错误的时机才是最好的。

3、不要情绪化

每当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又或是每次要去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一定不能先情绪化,若自己将其他事情上的负面情绪又或是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带到了孩子的身上,久而久之,肯定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4、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如果孩子犯的错误太过严重,非打不可,那么在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告诉他原因,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之后再好好的跟孩子聊一聊,问问孩子有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且让他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今天的文章就是想告诉各位家长,动手打孩子带来的影响,弊大于利,所以各位家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定不能动手打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毁了孩子一生,一定要正确的教育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0
我觉得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的,因为打孩子真的能够给孩子留下阴影,所以平时一定要用沟通的方式解决。
第2个回答  2020-11-20
会的,打孩子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小孩都比较早熟,其实可以和他们已大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不要潜意识认为他们听不懂。
第3个回答  2020-11-20
教育孩子可以和孩子讲道理。用打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会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也会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一定的影响。
第4个回答  2020-11-20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用打孩子的方式会对孩子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会造成孩子的阴影,还会起到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