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杨梅的诗句

如题所述

描写杨梅的诗句汇总如下

  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顶殷。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南宋。方岳《咏杨梅诗》)

  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明。徐玠)【赞美杨梅的诗句】

  杨梅初熟烂湖干,接种甘香草种酸。采得金婆最佳果,火齐颗颗泻晶盘。(清。沈堡)

  棕笠芒鞋小暑初,梅过如翦碎菰蒲。少年邀吃杨梅去,行过头湖到二湖。(清。王端履)

  千林红绽火含珠,熟到杨梅夏至初。 风味品评何处去?南山数过是湘湖。(清。黄元寿) 闲销署,露井水亭清坐,不须料理茶磨。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谁饷我?况消渴,年来最忆吾家果。(清。杨芳灿《迈陂塘。杨梅》)

  夜潮才落清晓忙,摘来颗颗含甘浆。登盘此是杨家果,消受山中五月凉。(清。金农《蔬果十种》)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唐。李白《梁圆吟》)

  梅出稽山世少双,情如风味胜他杨。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火齐堆盘珠径寸,酷泉绕齿朽为浆。故人解寄吾家果,未变蓬莱阁下香。(宋。杨万里《七字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宋。平可正)

  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宋;陆游)

  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宋;郭祥正《杨梅》) 聊将一粒变万颗,掷向青林化珍果。仿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宋。张兹《谢张户部慧山杨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1、项里观杨梅山前五月杨梅市

  宋·陆游

  山前五月杨梅市,溪上千年项羽祠。

  小繖轻舆不辞远,年年来及贡梅时。

  2、参寥惠杨梅

  宋·苏轼

  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

  莫共金家斗甘苦,参寥不是老婆禅。

  3、七字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梅出稽山世少双,情知风味胜他杨。

  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

  火齐堆盘珠径寸,醴泉绕齿柘为浆。

  故人解寄吾家果,未变蓬莱阁下香。

  4、食杨梅三首饶阳接种江南少

  宋·曾几

  饶阳接种江南少,越上楞梅天下无。

  梅熟应同儿辈吃,有兄八十信东吴。

  5、项里项王之里也在山阴西南二十馀里地多杨梅

  宋·姜夔

  旧国婆沙几树梅,将军逐鹿未归来。

  江东父老空相忆,枝上年年长绿苔。

  6、杨梅

  宋朝·袁说友

  酒著圆腮重,珠联细叶芳。

  绛纱笼密颗,朱粉皱新妆。

  色渍桑间椹,甘傅荔子浆。

  轻酸认梅种,草木有他杨。

  7、效茶山咏杨梅

  宋朝·方岳

  五月梅晴暑正袢,杨家亦有果堪攀。

  雪融火齐骊珠冷,粟起丹砂鹤顶殷。

  并与文园消午渴,不禁越女蹙春山。

  略如荔子仍同姓,直恐前身是阿环。

  8、平望夜泊四首雨多杨梅烂

  明·王穉登

  雨多杨梅烂,青筐满山市。

  儿女当夕飡,嫣然口唇紫。

  9、城西杨梅

  宋朝·陈允平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10、次韵杨梅

  宋·方岳

  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项殷。

  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
第2个回答  2020-10-23
1,《惠州一绝》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梁园吟》唐代 李白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译文:身旁有平头奴子摇着扇子,炎热的五月就如同十月清秋一样凉爽。侍女为你端上盛满杨梅的玉盘,再为你端上花皎如雪的吴盐。

3,《杨梅》宋代 余萼舒

摘来鹤顶珠犹湿,点出龙睛泪未乾。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支应不到长安。

译文:摘来像鹤顶一样红的杨梅还带着露水,这样的杨梅真是点睛之笔。要是让杨贵妃知道这个美味,那就不会千里迢迢的运送荔枝到长安来了。

4,《食杨梅》宋代 陶弼

岭北土寒无荔子,人言形味似杨梅。

译文:漠北土地贫瘠没有荔枝,人家说外形和味道都像杨梅。

5,《食杨梅荔枝思去年》宋代 张舜民

杨梅味已酸,荔子色能丹。火齐骊龙脱,江绡玉露团。

译文:杨梅味道已经酸了,荔枝颜色才变红。红火的像骊龙一样,像一团江绡玉露出来。
第3个回答  2020-10-23
《蝶恋花》

徐釚

纨扇生风人衣葛。尝尽樱桃,又过黄梅节。青李来禽闲抚帖。生生啮碎胭脂雪。冰碗 盛来消暑渴。可似杨家,佳果江南绝。点破绛唇才一撮。轻罗色染春纤捏。

《效茶山咏杨梅 》

方岳

五月梅晴暑正袢,杨家亦有果堪攀。

雪融火齐骊珠冷,粟起丹砂鹤顶殷。

并与文园消午渴,不禁越女蹙春山。

略如荔子仍同姓,直恐前身是阿环。

《阮郎归·西湖摘杨梅作》

周紫芝

西湖山下水潺潺。满山风雨寒。枝头红日晓斓斑。越梅催晓丹。连翠叶,拥金盘。玉池生乳泉。此生三度试甘酸。欲归归尚难。

《杨梅 》

余萼舒

摘来鹤顶珠犹湿,点出龙睛泪未乾。

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应不到长安。



《登粤王台》

宋之问

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

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

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

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食杨梅三首》

曾几

一月如绳雨泻檐,只言新竹渐多添。

岂知政负幽人腹,不放杨梅蜜样甜。

《少及兄真率会》

楼钥

昼锦坊中作真率,群从相过无俗物。

主人就树折杨梅,醉倒薰风凉拂拂。

小舟傍城登雉堞,坐看白鸟苍烟没。

须臾撑出洞天去,杰阁三层高突兀。

樽前赋诗贵神速,十分钝似辽天鹘。

从他银漏促残更,要见林闲红日出。

《送唐紫微知苏台》

梅尧臣

洞庭五月水生寒,卢橘杨梅已满盘。

泰伯庙前看走马,阖闾城下见骖鸾。

吴娃结束迎新守,府吏趋锵拜上官。

曾过杨州能惯否,刘郎盏底劝须宽。



《送陆子还洞庭》

朱曰藩

五月江门暑气鲜,水祠箫鼓赛龙船。

最怜别权当官路,不碍归云入洞天。

楼阁两山摇碧落,杨梅千涧泻红泉。

葛裙纱帽吟长夏,莫拟平原赴洛篇。

《题齐安寺山亭》

王安石

此山无踯躅,故国有杨梅。

怅望心常折,殷懃手自栽。

暮年逢火改,晴日对花开。

万里乌塘路,春风自往来。

《满庭芳》

王以宁

山耸方壶,潮通碧海,江东自昔名家。玉真仙子,珰佩粲朝霞。一种天香胜味,笑杨梅、不数枇杷。难模写,牟尼妙质,光透紫丹砂。咨嗟。如此辈,不知何为,留滞天涯。料甘心远引,无意纷华。一任姚黄魏紫,供吟赏、银烛笼纱。南游士,日餐千颗,不愿九霞车。



《水调歌头》

葛长庚

杜宇伤春去,蝴蝶喜风清。一犁梅雨,前村布谷正催耕。天际银蟾映水,谷口锦云横野,柳外乱蝉鸣。人在斜阳里,几点晚鸦声。 采杨梅,摘卢橘,饤朱樱。奉陪诸友,今宵烂饮过三更。同入醉中天地,松竹森森翠幄,酣睡绿苔茵。起舞弄明月,天籁奏箫笙。

《杨梅》

平可正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

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沪南荔枝深。

《杨梅》

黄元寿

千林红绽火含珠,熟到杨梅夏至初。

风味品评何处去?南山数过是湘湖。

《迈陂塘。杨梅》

杨芳灿

闲销署,露井水亭清坐,不须料理茶磨。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谁饷我?况消渴,年来最忆吾家果。
第4个回答  2020-10-23
1-

摘来鹤顶珠犹湿,点出龙睛泪未乾。

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支应不到长安。

——宋代:余萼舒《杨梅》

-2-

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项殷。

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

——宋代:方岳《次韵杨梅》

-3-

年年梅里见诸杨,火齐堆盘更有香。

风味十分如荔子,何妨盛著绛纱囊。

——宋代:曾几《食杨梅》

-4-

不羡南州锦荔枝,鹤头猩血正红滋。

老饕隔岁流涎甚,为趣容山半月期。

——宋代:苏泂《忆杨梅》

-5-

白发萧然海上村,犹能草草置清樽。

今年项里杨梅熟,绿李来禽不足言。

——宋代:陆游《小酌》

6-

山前五月杨梅市,溪上千年项羽祠。

小伞轻舆不辞远,年年来及贡梅时。

——宋代:陆游《项里观杨梅》

-7-

鸡头累累如大珠,红草绿荷风味殊。

天与杨梅成二绝,吾乡独有异乡无。

——宋代:陆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

-8-

绿阴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

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

斜簪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

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摘千株。

——宋代:陆游《六峰项里看采杨梅连日留山中》

-9-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宋代:陈允平《城西杨梅》

-10-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

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

飞艇似闻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

诗成欲寄山中友,恐起头陀爱渴心。

——宋代: 释祖可《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