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鲨身上干干净净,鲸鱼身上为何都是附着物?

如题所述

鲸鱼时常有跃出水面的行为,据说是因为藤壶寄生引起不适,跃出水面重重拍下有助于将藤壶甩掉。藤壶是一类相当烦人的物种,对于海洋生物以及人造设施都有一定的危害。

藤壶常寄生在一些粗糙坚硬的物体表面,看起来它们似乎是贝壳类动物,但其实却是甲壳动物,对于人类藤壶是一种难得的美食,具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维生素,还有较为丰富的某些微量元素,但是有些吃过的人说起来一般,但是藤壶长得比较有冲击力,尤其是成簇存在的藤壶,能引起人的某些不适,是发朋友圈恶搞的利器。

这类生物多生活在600米以上的海水中,它们在自然界诞生的历史其实较为久远,但是由于化石比较脆弱,会被海浪冲碎,所以藤壶类的化石可以作为古代海洋海岸线的标志,对人类了解海洋的变迁有一定意义。

藤壶这种生物幼年阶段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成年之后却缺乏运动能力,所以它们主要通过寄生在别的动物表面,它们主要靠滤食海水中的浮游动植物生存。寄生在动物体表的好处在于可以将自己的后代传播出去,同时随着水流在藤壶表面的运动,藤壶也可以获得丰富的食物。这些特点使这种缺乏运动能力的海洋生物成为世界上分布极其广泛的物种,所有的海洋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同时演化出一个庞大的家族,已知有1200多种藤壶科的物种,它们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种群的繁衍。

藤壶常常寄生在海岸的岩石、大型海洋动物的体表,蓝鲸、座头鲸是常见的寄生对象,然而同样作为大型海洋动物的鲨鱼却没有藤壶的寄生,这是为什么呢?藤壶的幼年阶段尚可以运动,主要是为了依附在物体表面,而黏附过程和附着基表面的粗糙程度、光线及颜色等因素有关。

相对而言鲸鱼体表比较粗糙,且座头鲸等物种主要靠滤食小鱼小虾,常在较浅的区域活动,和藤壶活动的水深有较多交叉,而它们的体表颜色较深,有利于藤壶的寄生。一旦藤壶寄生在动物体表,就会在基底产生某些复杂的生理化学反应,形成一个坚硬的角质层,使动物难以摆脱藤壶,鲸鱼跃出或拍打水面就和藤壶寄生有关。

一旦藤壶寄生在鲸鱼的体表,就可以导致鲸鱼的体表更加粗糙,更有利于藤壶后续的寄生,它们就可以在鲸鱼体表持续地繁衍。因此藤壶在动物体表常成簇存在,随着寄生的量越来越大,会受到较大的阻力,因此对于动物的活动也有很大的影响,曾经有一头死亡搁浅的座头鲸,其体表分布着总共半吨的藤壶。

鲨鱼的活动区域虽然和藤壶也有交叉,但是鲨鱼体表的皮肤是另一种粗糙,鱼鳞呈盾状、皮肤的分子结构呈矩形排列、表面有许多鬃毛和微小的突起,不利于藤壶的寄生,且鲨鱼缺乏排泄器官,代谢废物在体内经过复杂变化使组织有较强的氨味,相对而言也是不利于藤壶寄生。

藤壶对于海洋渔业和运输业等行业影响巨大,它们依附在船底会导致船的重心变化,也会增大航行的阻力,加速金属制品的腐蚀,使船只的事故率增加,而藤壶入侵入沿海的养殖场也会依附在各类人造物品上,需要付出人力物力定期清理,总之是一类比较烦人的生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0
因为鲸鱼的身体非常适合藤壶寄生,而大白鲨身上没有寄生物,所以大白鲨身上干干净净,鲸鱼身上都是附着物。
第2个回答  2020-12-20
鲨鱼是鱼类,所以鲨鱼的鱼鳞呈盾状,而且体表存在鬃毛和突起,鲨鱼代谢废物含有大量的氨化合物不利于藤壶的生长和繁殖,而鲸鱼是哺乳动物,没有鱼鳞,它的体表和鲨鱼不同。
第3个回答  2020-12-20
这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所导致的,大白鲨的身体呈流线型,在海中有着极快的速度,所以就算有附着物,也会被冲刷干净,但鲸鱼相对大白鲨行动却要缓慢的多。
第4个回答  2020-12-20
因为鲸鱼身上是有鳞片的,所以鳞片上面很容易有附着物。不过在大海里面有很多小型鱼类可以把它吃掉这些附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