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刘公岛景区体会

参加刘公岛景区体会

国际摄影大赛的采风队伍就来到了刘公岛旅游码头。走进刘公岛,身临其境感受甲午风云,是今天的重头戏。

 

登船入岛,游船以平稳的速度前行,随船老少皆有,舱内充满着谈笑声,更有同行摄影师“咔嚓咔嚓”的拍照声,很显然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与刘公岛开始亲近交流了。船头把海面划出了一条长长的V字海浪,附近翻滚着雪白的浪花,远处的蓝天白云让我们这些从雾霾重地来的人感觉十分不真实。大约十几分钟就到了,靠近了海岸,码头上布满了军舰、游艇,修葺一新的码头大楼,甚是壮观。

 

出了码头大楼,便有一条大道,横贯岛东西,道旁花团锦簇,道的名字叫丁公路,想必丁公便是当年水师提督丁汝昌了,可想甲午的烙印在刘公岛处处可寻。

刘公岛是个小岛,仅有 3.1 平方公里的面积,我们坐上观光车,一个多小时走走停停绕岛一周,海岛四周岩石裸露,岛上林木葱葱,峰峦叠翠,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沿环山路绕岛而行,不仅可以参观各景点,还可饱览海天一色的美丽风光。“千里绝尘埃,此间即洞天”,也许这就是刘公岛最好的写照吧。

 

当然小岛真正享有盛名的不是那海空的自然风光,因为它的特殊地位:中国清代北洋水师的诞生地;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岛上现有除了自然风光,几乎到处可说是甲午战争的古迹。在绕岛的路上,远远地就望见一座立着的巨大人雕。看其形,似清代军官,手握单筒望远镜,注视远方,不需多想,这便是我们的甲午英雄邓世昌的巨大雕像。丁汝昌,邓世昌,他们在中国近代那屈辱的年代里,前赴后继,以救国自强为已任,可谓是民族的脊梁。而旁边的这座建筑就是甲午海战博物馆。

进入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两个大字让我深感震撼——国殇。即使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人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抹不去的伤害与耻辱。纪念馆通过建筑、雕塑、绘画、影视等综合艺术手段展示甲午海战极其悲壮的历史,它是由序厅、北洋水师成军、颐和园水师学堂、丰岛战役、平壤之战、黄海大战、旅顺基地陷落、血战威海、尾声厅等九大部分组成。尤其当进入甲午海战演示馆,游客仿佛进入幻想中的“时光隧道”,亲身体验甲午战争的惨烈与悲壮。置身其中,眼前火光闪闪,炮声隆隆,水中爆炸形成的冲天水柱和烟雾此起彼伏,仿佛置身于百多年前那场惊涛骇浪之中,真正体验甲午战争的悲壮惨烈。

 

今天,目睹威海的沧桑巨变,看看我巍巍中华今日之强大,抚今思昔,我们感慨万千。无论多么恋恋不舍,码头渡船的鸣笛还是催促着我们的离开,希望下次还可以慢慢欣赏这小岛的每一寸土地。

 

下午我们的拍摄重点是荣成民俗博物馆。荣成民俗博物馆主要展示具有荣成地方特色的民俗事象及风土人情。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荣成民俗馆位于法华院南,共设山海耕牧、城乡情韵、劳逸人生三大展厅及沃野追梦、沧海弄潮、乡舍民俗、古城寻风、手上功夫、逸趣闲情六个展区。通过实物、图片、雕塑蜡像等工艺,反映荣成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及传承变化,展示了胶东的风土人情和勤劳智慧。

 

“荣成民俗馆”五个字是由荣成籍著名书画家周韶华先生题写的,周韶华是新世纪中国水墨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两位画家之一,与吴冠中并称“南周北吴”。荣成三面临海,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大门上的匾额题字是由中国赤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春先生题写的。门两边的对联是“俗韵流响惊天籁,雅风寻脉关乡情 ”。意思就是说民俗馆里虽然展示的一些民俗,却能胜过天籁之声,而正是这些典雅俗物与乡情息息相关。

 

明天将有山海相连、景色秀丽、壁立千仞的赤山风景区与大家见面哟。赤山景区十大景观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拥有胶东著名寺院千年古刹——赤山法华院;中国首创震撼世界的观音动感音乐喷泉广场——极乐菩萨界;世界最大的海神像——赤山大明神;韩国海上王张保皋大使的纪念地——张保皋传记馆等等。拭目以待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27
站在威海的海岸边向东眺望,烟波浩渺的大海上,威海那弯弯地海岸线像伸出的两只手臂,从南北两个方向环抱着,一座小岛若隐若现地耸立在海面上。这,就是刘公岛。
登船入岛,游船以平稳的速度前行,随船老少皆有,舱内充满着谈笑声,船头把海面划出了一条长长的V字海浪,附近翻滚着雪白的浪花,海面上蒙着一层薄薄的雾,包括我的很多人都站在甲板上,傻傻的盯着海面。大约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靠近了海岸,码头上布满了军舰、游艇,修葺一新的码头大楼,甚是壮观。候船室很宽敞,是一个很具有商业色彩的通道,小摊、地摊,人流攒动,往来接踵。踏上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刘公岛的第一步,我们有组织有秩序的开始了一天的旅程。
出了码头大楼,便有一条大道,横贯岛东西,道旁花团锦簇,道的名字叫丁公路,想必丁公便是当年水师提督丁汝昌了,可想甲午的烙印在刘公岛处处可寻。我们几人沿丁公路向西去,有一大片古建筑,这便都是北洋水师的遗址,原先这就是水师提督府,中国近代唯一的水师衙门。

进了大门,提督府的建筑格局,是典型的明清风格,厅堂及两边的厢房,对称布局。正堂是将领议政之所,其他各房,展示着那时水军的物品,有军刀等武器,有服饰,有各类书文等等,琳琅满目,展现了那时水军的各个方面。有一房间,摆放着甲午时的威海湾的沙盘,停足细看,刘公岛真乃天然的水军驻港,威海湾南北呈犄角之势,而刘公岛刚好处在这对角线的中部,犹如老天成就不沉的军舰,守卫着威海东大门。水师衙门的最后面两个大院里,还摆放着致远号军舰的炮筒、跑车、鱼雷,铁锈斑驳的表面,倾诉着甲午那段历史的沧桑。

出了提督府,向西是护佑大海的龙王庙及一代名将丁汝昌的寓所。在寓所里,望着斯草斯木,感概当年丁公兴建北洋水师的呕心沥血,及甲午战败的悲壮自刎的石雕。丁公,邓公,他们在中国近代那屈辱的年代里,前赴后继,以救国自强为已任,不正是中国的脊梁吗?沿着小路西行,便又到了水师学堂,这里是旧时水军官兵们学习、操练、生活的地方。有教学楼,宿舍生活楼,里面展示了当年水军官兵的情景。操场的西角,有一古戏台,那可能是水军士兵们,闲时,少有的娱乐之处。想想,每个人正值青春年少,为保家国,守海疆,来此孤岛,能听到那熟悉的旋律,是多大的心灵安慰。

向东几步,便是博览园,园子依山而建。进了大门,就是一群庙宇建筑,乃刘公庙。这刘公庙可能有点来头,问了一下导游,她说刘公岛的来历都是传说。一曰刘公乃岛上之民,与其妻刘母,依岛而居,以海为生;每有海难,救起不少渔民,故后人记之。二说刘公是东汉末年,汉发帝刘辩之遗子,因避战乱,而居此岛。传说虽无史据,然此处香火旺盛,也是后人对先人护佑一方的慰藉。离了刘公庙,向上走,有一大坛,坛中央有一参天圆柱,名叫镇海神柱。不由的让人想起,〈西游记〉中东海龙宫被孙猴拿去的那根柱子。多少年来,没有人考究它有无镇海之效果,但据当地人讲,威海这方海域,确实少有大风浪,时常是风平浪静,不像东南沿海常遭遇的台风风暴。出了大坛,旁边有几幢洋房,沿路而进,摆放的物品,使人进入了时空隧道般,来到了百年前的威海。当看到洋人饰品,让人忆起,威海,也是七子之一,曾是英国的租界。而打铁铺,泥塑的叫卖人,又让人想起,百年前我们的市井景象。出了洋楼,我们来到园中最高处,此处有一古式楼阁,名曰望海楼。相传此楼,建于唐朝武则天年间,几经修建,至今日,修缮的甚为壮观。登斯楼也,极目远望,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
刘公岛是个小岛,仅有 3.1 平方公里的面积,我们坐上观光车,半个小时绕岛一周,海岛四周岩石裸露,岛上林木葱葱,峰峦叠翠,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沿环山路绕岛而行,不仅可以参观各景点,还可饱览海天一色的美丽风光。“千里绝尘埃,此间即洞天”,也许这就是刘公岛最好的写照吧。但是,小岛真正享有盛名的不是那海空的自然风光,因为它的特别地位:中国清代北洋水师的诞生地;甲午战争的古战场;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岛上现有除了自然风光,几乎到处可说是甲午战争的古迹。
吃过中午饭,我们走进那个建在海边的巨大建筑物,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而映入眼帘的是建筑上立着巨大的人雕。看其形,似清代军官,手握单筒望远镜,注视远方,不需多想,这便是我们的甲午英雄邓世昌的巨大雕像。而这座建筑就是甲午海战博物馆。进入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两个大字让我深感震撼——国殇。即使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人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抹不去的伤害与耻辱。纪念馆通过建筑、雕塑、绘画、影视等综合艺术手段展示甲午海战极其悲壮的历史,它是由序厅、北洋水师成军、颐和园水师学堂、丰岛战役、平壤之战、黄海大战、旅顺基地陷落、血战威海、尾声厅等九大部分组成。尤其当进入甲午海战演示馆,游客仿佛进入幻想中的"时光隧道",亲身体验甲午战争的惨烈与悲壮。也是现如今的高科技,采用声光电、多媒体、全息影视成像等手段,把北洋水师从建成到覆灭的全过程逼真地演绎出来,再现了恢弘壮烈的战争场面。原来当年甲午海战包括有丰岛海战、黄海大战、刘公岛保卫战等战役,置身其中,眼前火光闪闪,炮声隆隆,水中爆炸形成的冲天水柱和烟雾此起彼伏,仿佛置身于百多年前那场惊涛骇浪之中,真正体验甲午战争的悲壮惨烈。
今天,目睹威海的沧桑巨变,看看我巍巍中华今日之强大,抚今思昔,我们感慨万千。
北洋海军,清末创建,曾为中国海军开创了亚洲第一的辉煌荣耀,但也曾因为甲午战争中的最后败亡而被国人视为耻辱的化身。刘公岛,作为威海之屏障,自然条件优越,被选择为北洋海防上的驻泊基地,北洋海军的司令部亦设在此。据资料记载,北洋海军以丁汝昌为海军提督,林泰曾为左翼总兵,刘步蟾为右翼总兵,全军分为中军、左翼、右翼三路,合计大小舰船26 艘,额定人员3304 名,实力位居亚洲第一位。战舰吨位达到4万吨。 1894年,中国农历甲午,日本借朝鲜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先是在朝鲜承欢攻击中国陆军,继而在仁川口外不宣而战,偷袭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船上千余名将士为国捐躯,俘虏运输舰“操江”,重创巡洋舰“广乙”。8 月1 日,中日两国互相宣战,甲午战争爆发。为抵御外侮,中国军民前赴后继、浴血抗敌,表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精神。在战争初期,北洋海军主要执行为运兵船护航的任务,1894 年9 月17 日,护送陆军前往鸭绿江口登陆的北洋海军主力与日本联合舰队主力遭遇,展开了黄海大东沟海战。此时,因北洋海军自1890 年左右开始,受光绪大婚、慈禧万寿、加上动用大量国库修建颐和园,户部停购外洋军火等事件的影响,中国海军的建设陷入停顿、倒退的深渊,数年内没有能再添一炮一弹,未进行新的改造;而此时日本却大力扩充海军,购买了一大批新式舰船,其海军舰队吨位达到7万吨,实力已超越北洋海军,跃居亚洲第一。而此时北洋舰队没有补充,军舰样式陈旧、火力单薄且在燃煤、弹药等供应上都问题重重,尽管在大东沟海战中努力奋战,最终还是以损失4 艘战舰而败北,主力舰“定远”,“镇远”等被重创。之后的威海保卫战中,受损严重的北洋舰队无力出洋决战。1895 年1 月,日军发起山东半岛战役,旨在全歼北洋海军。清军由于海陆互不统属,陆战失利,炮台资敌,北洋海军被困孤岛。威海海岸炮台接连被日本陆军攻占,残存的主力舰接连损失,外援彻底断绝,在此情况下,虽英勇战斗、顽强抵抗,但至弹尽援绝,1895 年2 月14 日《威海降约》签署,北洋海军覆灭。
战败后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甲午海战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 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自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国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失败的原因,往深处追究,是制度的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落后于宪政的原因。明治维新使日本短期内走向富强,试想,如果皇权得到制约,慈禧太后断不敢挪用军费建造皇家园林。看着纪念馆中邓世昌清秀的照片和他的生平介绍,内心的敬仰和悲悯无以言表:北洋海军广大爱国将士勇挫强敌,虽败犹荣;他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勇往直前、以身殉国的英雄事迹,永载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邓世昌和那些英勇殉国的北洋海军将士们都是我们民族永远的脊梁。失败的战争从来都是由英勇不屈和畏缩怕死共同写就的。作为一个中国人,重温历史,那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我悲喉哽咽。甲午海战中,致使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如果说鸦片战争后签定的《南京条约》还只是被列强敲开了中国大门的话,那么这个《马关条约》却是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进程。在这个耻辱的条约中,我们丧失了台湾、澎湖……这种曾被伤害的自尊绵延一百多年,至今还在往下传递。我们生于和平年代,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包括我们的子孙后代,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在世人面前要有尊严,依赖于国家的富强,而国家的富强,依赖于国民的努力,我们只有努力才能做个有尊严的中国人,这,不仅仅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更是我们的责任。
110 年前,这场刻骨铭心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至今仍隐隐作痛。在现今我国的经济建设中,随处可以看到那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执剑行商的影子。观望四周,日本企业作为外资进入占有了相当的比例。打开国门迎接资本的进入是中国摆脱贫困的需要,在仇恨与发展的选择中,我们也面临着妥协与无奈,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110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0 年的屈辱,我们将永不忘记。民族的仇恨可以牢记,但牢记仇恨是为了不重蹈覆辙。在亚洲,日本永远是我们最大的利益争夺者。钓鱼岛只是一个影子,惟望国人,记住笑容背后的觊觎!因为,历史惊人地相似,相同的历史,不断地在重演!不可以疏忽外交词令背后的那个“友好邻邦”的皮笑肉不笑的笑脸!
夕阳已西下,码头的渡船也已鸣笛了。登船离去,望着小小的孤岛,唯那段甲午风云,另我们余悲尚浓。岁月流逝,斗转星移,我们感叹它的悲壮地历史沧桑!甲午海战,虽然百年风烟逝去,然而刘公岛上残存的北洋水师遗址、遗迹,历史的沧桑,在这里烙印清晰,历历在目。走遍散落在刘公岛上的甲午战争的文物古迹,我们依旧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被历史凝固的流光碎影。这些保存完好的遗址和遗物,无一不在诉说着北洋海军的兴衰与荣辱、甲午战争的悲壮与惨烈。如今甲午战争如一口口硕大的警钟,时时警醒着国人:勿忘国耻,发奋图强。如今的刘公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威海湾内,天蓝海碧、优美如画、安静祥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