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义之与比”

如题所述

【里仁篇第十至十二章】

“义之与比”是个倒装句,用现代汉语的顺序来理解,就是“与义比之”。比,读音为bì,“挨着,靠拢,为邻”的意思。

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必要完全按照适合自己的意愿来办,也没有必要完全按照违背自己的意愿来办。甭管是顺从自己的意愿,还是违背自己的意愿,这些都太主观,是以自己的利益为衡量点的。君子处理天下的事情,如果仅仅是以“自己的利益”为衡量点,那这个处事的格局和视野就太狭隘了,会遮蔽事物原本的真实性。

那要怎么处理天下事呢?孔子说“义之与比”,即向事物原本的义理靠拢,客观地体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就是对天下事要有一个 实事求是 的态度,不要因个人利益和情感,而去曲解一些事物或事情。

紧接着,在十一章和十二章里,孔子对“义之与比”作了反向的注解。怎么个反向注解法呢?孔子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点,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面对“个人利益”时,表现是不一样的;最后还指出了只关注“个人利益”时的坏处。

十一章里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里的“君子”指胸怀仁德、道德高尚、格局宽广的人;“小人”指普通人,如普通老百姓。整章可以这样来理解,即在面对个人情感时,君子是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因为他胸怀宽广,关心社会仁德和个人修养;普通人则眼界狭隘,是很容易受个人情感干扰的,他们只愿意呆在家乡,只关心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在面对个人利益时,君子是不容易受利益诱惑的,因为他心中有法度,有分辨力,不符合“仁”道的利益是不取的;而普通人则是以“利益”为中心的,只关心恩惠,并因此而丧失分辨力。没有分辨力,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于是,十二章里就谈到了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坏处。

十二章里说“放于利而行,多怨”。即是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恩怨。当然了,我在前文中也提到过,只关注个人的利益,很容易让自己的判断过于主观。过于主观行事,会遮蔽事物或事情原本的真实性。这样,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容易弄错。错误多了,自然就会招致恩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