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1、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译文:
善于建树的不可拔除,善于抱持的不可脱落,子孙凭借道对祖先的祭祀不会断绝。以道修身,他的德就纯真;以道治家,他的德就充裕;以道治乡,他的德就昌盛;以道治国,他的德就丰硕;以道治天下,他的德就普遍。
因此,要以治身者之德,观察以道治身的情况;以治家者之德,观察以道治家的情况;以治乡者之德,观察以道治乡的情况;以治国者之德,观察以道治国的情况;以治天下者之德,观察以道治天下的情况。我如何知道天下的治理情况呢?就是用这种办法。
作者老子的介绍和影响:
1、老子的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或曰谥伯阳),生于公元前571年,卒于公元前471年,与中国近现代文教界代表人物厉麟似等并称“影响中国历史的十位教育大家”。
2、老子的影响: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修辞学诸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