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
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
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
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
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
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
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
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
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
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
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
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
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