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归纳

如题所述

农作物种植与收获时间大揭秘


全球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精准的时间管理,尤其是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季节。以下是一份详尽的农作物种植与收获时间指南,涵盖了我国的主要作物分布和生长习性。


一、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种植与收获


冬小麦,如华北的长城以南地区,于9月至10月播种,次年4月至5月收割,而春小麦则在春节后播种,北方如长城以北,8月至9月迎来丰收。例如,华北冬麦区,其播种面积占比高达47%,总产占比53%,以黄河以北的灌溉地和黄淮平原为主,水源是决定种植面积的关键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3月至5月的光温水条件适宜,但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则不适合小麦种植。东北春麦区,如黑龙江和吉林,由于低温,春小麦成为主要作物。


二、棉花、油菜与水稻的种植分布


棉花主要集中在五大商品棉基地,种植季节从春季开始,秋季收获。油菜与冬小麦的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同步,尤其在长江流域,农谚“寒露籽,霜降麦”揭示了寒露时节种植油菜,霜降时节种植小麦的规律。水稻种植广泛,东北地区一年一熟,春种秋收;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是一年两熟,有的地区甚至种双季稻,早稻春种夏收,晚稻夏种秋收,稻麦连种则在冬小麦收获后进行。


花生分布广泛,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种植最多,春种秋收。大豆的主要产区东北平原,春种秋收,反映了当地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


三、西南和青藏高原的独特种植环境


西南麦区,如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冬暖夏凉,光照和水源对生长有利,但光照不足和病虫害是挑战。青藏高原的冬春麦区,光温水条件配合良好,生长周期长达50-80天,但降水不足,多在水浇地上种植。


通过这份指南,种植者可以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季节特点,精确地规划作物种植和收获时间,以实现最佳的产量和品质。了解这些关键信息,对于农民和农业专家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