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马诗诗意

我们学的是是这样的: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为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请告诉我诗意,那些体会、情景、背景什么的都不要,只要诗意!

《马诗》系列古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以马喻人,来表现诗人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其中最代表性也最出名的是第五首,原诗如下: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赏析: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

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扩展资料:

李贺(791-817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元和十二年(817年),因病辞去回昌谷英年早逝,年仅27岁。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著有《昌谷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5
《马诗》是中唐诗人,号称"诗鬼"的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有二十三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均属比体.
马诗(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⑴大漠:泛指沙漠,这是泛指北方广阔原野.
⑵燕(yān)山:今河北燕山山脉.
这两句说,广阔无边的原野上,布满沙石,远远看去,那反射的清冷光辉,就象是下了一层白雪;燕山山头升起一弯新月,象金钩一样悬挂在天空,冷冷的月光照耀着这一片阔野.
⑶何当:何时才能够.
⑷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辔头.
⑸踏:这里作奔腾解.
这两句说,到什么时候,这匹用黄金络脑装饰起来的骏马,才能够在广阔的原野上,飞奔驰骋呢!
【赏析】
在古代,有画马的专家,也有咏马的诗人,多用来寄托作者的某些情感.李贺这首《马诗》,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笔法,创造了 一匹威武雄壮的骏马在广阔原野上的形象,借咏马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人在一二两句,先给马儿提供了驰骋的广阔场面,使它能够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施展材力.“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是多么难得的场景啊!照此下去,将该是描写骏马腾空,长驱直入,飞奔疾走在旷野上的壮景了.然而,诗人的笔锋转了,没去写骏马如何去施展它神奇的本领,而是用“何当”二字,引出“快走踏清秋”一句.原来,这是梦幻,虽有广阔的天地,骏马也不能奔驰.这不正是对诗人虽有雄心壮志,而没有机会施展的最即表白吗?
第2个回答  2020-02-22
五绝·马唐·李贺
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意:
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咏马、赞马以及感叹马的命运,表现了志士的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叹与悲愤。
第3个回答  2021-03-16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意: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雪,边塞之上,悬挂着如同银钩是的弯月。战马何时将要配上用黄金装饰的马龙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上呢?

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诗意: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此篇写良马出自名地,而边陲天地广阔,正可奋勇奔驰,唯待知遇名主也。何当二字,托出盼望之意。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割据,战事频频,作者以名马自喻,言虽然生逢用人之时,亦有用才之地,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这是李贺马诗的基本意旨。李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一直怀有建功立业之心,为此,他甚至宁愿投笔从戎。但这一理想终难实现,所以他的诗中总会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悲愤之气。

    出自《马诗其五》,原文:

               《马诗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文大意: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