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只有新人笑,那人看到旧人哭”谁知道出自哪

他真的出自一首诗吗?是谁的?全诗是什么?谢了!

出自于《佳人》,它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


【原文】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译文】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
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
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
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
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
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
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
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
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
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注释】

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佳人:貌美的女子。
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
零落:飘零沦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丧乱: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
官高:指娘家官阶高。
骨肉:指遭难的兄弟。
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夫婿:丈夫。
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
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
旧人:佳人自称。
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
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也是写佳人的清贫。
采柏:采摘柏树叶。动:往往。
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


【赏析】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开头两句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称的描状。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从此处以下转为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当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兄弟们惨遭杀戮。官位高也没有什么用,他们死后连尸骨都得不到收殓。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官高”呼应上文的“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这四句托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转烛”,以风中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弃的人伤心痛苦。在佳人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平的情绪。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对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夜合花朝开夜合,所以说“知时”。鸳鸯则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这几句似悲似诉,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浦起龙评论说:“这二句,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无此语也。”它出自《诗经·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但在这首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以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还有人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人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在山,没有什么能影响其清澈。佳人的丈夫出山,随物流荡,于是就成了山下的浊泉。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这就像晋代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所说的那样:“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几句以写景作结,刻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刻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这首五言古体诗,从开篇一路下来,都是“说”,到了结尾两句,才以一幅画面忽然结束。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没有拿一个结局去迁就读者的胃口,而是用一个悬念故意吊着读者的胃口。读过这首诗的人,一闭上眼睛,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绝世美貌却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风中,在黄昏里,衣裳单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着一丛竹,眼里流露着哀愁。

在古代,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文不乏佳作。如《诗经》里的《卫风·氓》,汉乐府里的《上山采蘼芜》等,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被废弃的陈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娱”两句,正是杜甫《佳人》诗题的来源。杜甫很少写专咏美人的诗歌,《佳人》却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见其品质之清,侍婢卖珠见其生计之贫,牵萝补屋见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见其朴素无华,采柏盈掬见其情操贞洁,日暮倚竹见其清高寂寞。诗人以纯客观叙述方法,兼采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遇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7

出自:唐代.杜甫《佳人》

正确的是: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原文: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译文: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

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

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

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

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

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

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

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

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

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作品介绍: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佳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新鸳鸯蝴蝶梦 的主题曲

  杜甫 <<佳人 >>赏析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出自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当时汉武帝喜欢了一个新妃子,将从小“金屋藏娇”的陈阿娇陈皇后打入了冷宫,从此陈皇后日日,以泪洗面,越来越憔悴,但是汉武帝天天和新妃子,谈笑风声,司马相如见了,同情陈皇后,做来《长门赋》希望汉武帝可以回心转意
  。现在也有很多人同情陈皇后,所以,用白话文最了《长门赋》做纪念
  自从分别后,每日双泪流,
  泪水流不尽,流出许多愁,
  愁在春日里,好景不常有,
  愁在秋日里,落花逐水流,
  当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愁,
  可怜桃花面,日日见消瘦,
  玉肤不禁衣,冰肌寒风透,
  粉腮贴黄旧,娥眉苦常皱,
  芳心痛(哭)欲碎,肝肠断如朽.
  不见君子面,一日如三秋,
  不见君子面,常为君子忧,
  大雁南飞去,龙体当衣裘,
  夜宴莫常开,好饮须热酒

  长门赋 长门赋
  司马相如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翡翠协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白鹤嗷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肠。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眇而复扬。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茞香。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注:《长门赋序》云,“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译文】
  什么地方的美丽女子,玉步轻轻来临。芳魂飘散不再聚,憔悴独自一身。
  曾许我常来看望,却为新欢而忘故人。从此绝迹不再见,跟别的美女相爱相亲。
  我所做的是如何的愚蠢,只为了博取郎君的欢心。愿赐给我机会容我哭诉,愿郎君颁下回音。
  明知是虚言仍然愿意相信那是诚恳,期待着相会长门。
  每天都把床铺整理好,郎君却不肯幸临。走廊寂寞而冷静,风声凛凛而晨寒相侵。
  登上兰台遥望郎君啊,精神恍惚如梦如魂。
  浮云从四方涌至,长空骤变、天气骤阴。一连串沉重的雷声,像郎君的车群。
  风飒飒而起,吹动床帐帷巾。树林摇摇相接,传来芳香阵阵。
  孔雀纷纷来朝,猿猴长啸而哀吟。
  翡翠翅膀相连而降,凤凰由北,南飞入林。
  千万感伤不能平静,沉重积压在心。下兰台更茫然,深宫徘徊,直至黄昏。
  雄伟的宫殿像上苍的神工,高耸着与天堂为邻。
  依东厢倍加惆怅,伤心这繁华红尘。
  玉雕的门户和黄金装饰的宫殿,回声好像清脆钟响。木兰木雕刻的椽,文杏木装潢的梁。
  豪华的浮雕,密丛丛而堂皇。拱木华丽,参差不齐奋向上苍。
  模糊中生动的聚在一起,仿佛都在吐露芬芳。
  色彩缤纷耀眼欲炫,灿烂发出奇光。宝石刻就的砖瓦,柔润的像玳瑁背上的纹章。
  床上的帷幔常打开,玉带始终钩向两旁。
  深情的抚摸着玉柱,曲台紧傍着未央(曲台,台名 未央,未央宫)
  白鹤哀哀长鸣,孤单的困居在枯杨。
  又是绝望的长夜,千种忧伤都付与空堂。只有天上的明月照着我,清清的夜,紧逼洞房。
  抱瑶琴想弹出别的曲调,这哀思难遣地久天长。
  琴声转换曲调,从凄恻渐渐而飞扬。包含着爱与忠贞,意慷慨而高昂。
  宫女闻声垂泪,泣声织成一片凄凉。
  含悲痛而唏嘘,已起身却再彷徨。
  举衣袖遮住满脸的泪珠,万分懊悔昔日的张狂。
  没有面目再见人,颓然上床。
  香草做成的枕头,隐约又躺在郎君的身旁。
  蓦然惊醒一切虚幻,魂惶惶若所亡。
  鸡已啼而仍是午夜,挣扎起独对月光。
  看那星辰密密横亘穹苍,毕卯星已移在东方。
  庭院中月光如水,像深秋降下寒霜。
  夜深深如年,郁郁心怀,多少感伤。
  再不能入睡等待黎明,乍明复暗,是如此之长。
  唯有自悲感伤,年年岁岁,永不相忘。
  西汉武帝时,陈阿娇皇后被贬至长门宫(冷宫),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千斤,向大文士司马相如求得代做一篇赋,请他写自己深居长门的闺怨。司马相如得悉原因,挥毫落墨,落笔千言。这赋叫作《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愁闷悲思,写得委宛凄楚:“……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乃陈后欲借文人笔墨,感悟主心,她命宫人日日传诵,希望为武帝所听到而回心转意。但“长门赋”虽是千古佳文,却终挽不转武帝的旧情。到了其母窦太公主死后,陈氏寥落悲郁异常,不久也魂归黄泉。
  而据考证,《大汉天子》剧中的琴曲实际上是古琴名曲《长门怨》,初出清代民间,作者不祥(见《梅庵琴谱》一九三一年版),是后人根据汉武帝后陈阿娇谪居长门宫之事谱成。后人以司马相如名篇《长门赋》之意为曲意,作得流传至今的琴曲《长门怨》:
  自从分别后,每日双泪流.泪水流不尽,流出许多愁;
  愁在春日里,好景不常有;愁在秋日里,落花逐水流;
  当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愁;
  朝闻机杼声,暮见西山后;惟怨方寸地,哪得竞自由;
  青丝已成灰,泪作汪洋流;愿得千杯饮,一枕黄梁游;
  可怜桃花面,日日见消瘦;玉肤不禁衣,冰肌寒风透;
  粉腮贴黄旧,蛾眉苦常皱;芳心哭欲碎,肝肠断如朽.
  犹记月下盟,不见红舞袖;未闻楚歌声,何忍长泪流;
  心常含君王,龙体安康否;夜宴莫常开,豪饮当热酒;
  婀娜有时尽,甘泉锁新秀;素颜亦尽欢,君王带笑看;
  三千怯风流,明朝怨白首;回眸百媚休,独上长门楼;
  轮回应有时,恨叫无情咒;妾身汉武帝,君为女儿羞;
  彼时再藏娇,长门不复留;六宫粉黛弃,三生望情楼。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8-31

正确的诗句应该是“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出自唐代杜甫的《佳人》。

全诗如下:

佳人

【唐代】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全诗的解释如下: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
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
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
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
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
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
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
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
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
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词句注释

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佳人:貌美的女子。
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
零落:飘零沦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丧乱: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
官高:指娘家官阶高。
骨肉:指遭难的兄弟。
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夫婿:丈夫。
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
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
旧人:佳人自称。
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
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也是写佳人的清贫。
采柏:采摘柏树叶。动:往往。
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赏析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开头两句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称的描状。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从此处以下转为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当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兄弟们惨遭杀戮。官位高也没有什么用,他们死后连尸骨都得不到收殓。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官高”呼应上文的“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这四句托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转烛”,以风中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弃的人伤心痛苦。在佳人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平的情绪。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对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夜合花朝开夜合,所以说“知时”。鸳鸯则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这几句似悲似诉,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浦起龙评论说:“这二句,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无此语也。”它出自《诗经·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但在这首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以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还有人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人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在山,没有什么能影响其清澈。佳人的丈夫出山,随物流荡,于是就成了山下的浊泉。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这就像晋代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所说的那样:“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几句以写景作结,刻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刻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这首五言古体诗,从开篇一路下来,都是“说”,到了结尾两句,才以一幅画面忽然结束。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没有拿一个结局去迁就读者的胃口,而是用一个悬念故意吊着读者的胃口。读过这首诗的人,一闭上眼睛,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绝世美貌却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风中,在黄昏里,衣裳单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着一丛竹,眼里流露着哀愁。

  在古代,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文不乏佳作。如《诗经》里的《卫风·氓》,汉乐府里的《上山采蘼芜》等,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被废弃的陈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娱”两句,正是杜甫《佳人》诗题的来源。杜甫很少写专咏美人的诗歌,《佳人》却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见其品质之清,侍婢卖珠见其生计之贫,牵萝补屋见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见其朴素无华,采柏盈掬见其情操贞洁,日暮倚竹见其清高寂寞。诗人以纯客观叙述方法,兼采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遇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第4个回答  2023-09-02
这句话出自于中国古代文学家杨炯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东晋时期社会风貌、人物事迹和言行的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警句。"由来只有新人笑,那人看到旧人哭"这句话意味着新人对事物持乐观态度,而旧人则对事物持悲观态度。它反映了人们对待变化和时代变迁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