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

如题所述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医学新希望
“2002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于日前在上海召开,全世界的基因学者在四天的时间里交流与探讨了人类基因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发展方向,并展望其将为人类带来的美好前景― 解读中医神奇疗效之谜 中医药神奇的治疗作用有望通过基因技术来揭开。我国已经启动的一项药用植物基因库工程,将古老的中医药学和最尖端的基因制药技术融为一体。 从在上海召开的“2002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获悉,中科院在本月启动建立“世界最大的天然化合物基因库”的项目建设。这个工程通过基因技术分离出5000种中国传统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治疗成分,把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中。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陈竺表示:“人类基因组技术正给生物制药产业带来重大转变,而我国将用已经掌握的人类基因组知识技术为平台,推动中医中药发展。”他解释说,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科学家基本掌握人类生命图谱,这使继续研究涵盖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成为可能。我国基因学者采取的办法是:在建立“基因中药库”之后,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一一测试已知与疾病相关的人体基因,以最终揭开千百年来困扰中医药的疗效之谜。 这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专家介绍说,我国古代最知名的医学论著《本草纲目》中也仅仅记载了1892种药用植物。1995年出版的《中华本草》收集了8000多种药用植物,“基因中药库”将涵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翘楚从植物落花生的叶子里提取药物成分,治疗西医也难以对付的失眠顽症,但他也无法确切解释其中的奥妙。他说,中医中药传袭千年,一个合格的中医在独立行医前往往要背熟数百张历代相传的“药方”,只是在近100多年中医学者们才开始探索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的问题。他希望基因技术的介入能为阐明中医药本质指明方向。 事实上,中医药学一贯倡导的“辨证施治、因人而异”思想也和目前方兴未艾的功能基因学研究方向不谋而合。基因诊断和治疗的理想之一,就是基于患者基因的微妙差别实施“个性化医疗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药学和基因技术的结合还有更广泛的领域。 “将中医药和基因技术结合的最大难点就是,必须首先从浩如烟海的中医‘方子’里找出哪些是有疗效的,而哪些并无效果。”牛津大学肿瘤基因组学权威华尔特?包德默爵士说,“从这一点上看,建立一个基因植物库非常有价值,当然我们首先还是要找到致病基因,世界顶尖学者们都在致力于这项工作。” 人体内或有调控衰老的基因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一直寻觅着长寿的秘方。现代基因学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了曙光――科学家发现人体里负责新细胞分化生长的干细胞并不因人年纪的增长而丧失活力。 美国科学家戴维?施莱辛格在2002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兴奋地透露了他的新发现。他说,人的干细胞有着旺盛的活力,但是,细胞有新陈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功能细胞因为老化或磨损而丧失了原有的功能,然而它们却无法被排除体外。这些“失灵”的细胞越积越多,以至于最终妨碍了其他细胞的正常“工作”,这很有可能是导致人类衰老的真正因素。 来自一家美国基因分析公司的陈昌友博士说,人类的基因就像一个“电路图”,基因之间相互协调地工作才能保证人体各个功能的正常运转。一旦某些“通路”被打破或是阻断,就会表现为各种疾病或是某些人体机能的失常。 施莱辛格在对进入老年的小鼠进行的基因研究发现,它的干细胞分裂仍然十分活跃,但是所表现出的功能性却越来越差。他取出一些“失灵”的干细胞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细胞仍然能被重新激活,这说明不是细胞出现问题,而是细胞之间的“通路”出现故障。 日本基因学家黑木敏仁说,日本正在用SNP测序技术对长寿人群的长寿基因进行研究。SNP即单核苷酸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人类基因组由三十亿个单核苷酸组成。 黑木说,百岁老人的长寿因素各不相同,他们的长寿基因也因人而异。SNP图谱可以帮助锁定这些基因。日本人跻身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群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在日本年龄超过百岁的老人有1??5万多人。 科学家们在小鼠、线型虫等生物实验中都发现了调控衰老的基因,他们认为人类体内也可能有类似的基因。 施莱辛格说,人类各种功能细胞的数量水平应该由某些特定的基因所控制,而且它们有遗传性。这些调控基因就像“变阻器”一样掌握着细胞的数量,而它们导致了人类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的一些像更年期和衰老的各种迹象。 基因研究又获三大新发现 本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主席、加拿大籍华裔科学家徐立之说,通过各国科学家在此次会上为期4天的交流,我认为经过各国科学家努力的实验,在基因研究中获得了以下三大新发现。 人与小鼠的基因有80%左右是相同的。这一发现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了一个较好的替代实验模型,有助于对人类疾病的认识。有了这一替代模型,科学家在实验中通过对小鼠基因变化的分析,可以帮助了解人体基因变化的情况。如科学家让小鼠带上某种疾病的基因,让其代代相传,看其会不会生病或生什么病,再通过科学的推断可以更好地研究人类疾病。 人与人之间的基因是不一样的,有差异的,基因片段上的差异很小,不过1%左右。徐立之说,这是科学家过去比较一致的认识。通过这次大会交流有了新的结果:基因片段上的差异不是很小,而是有的人基因片段上的差异很大。徐立之说,这个发现有助于重新认识人类的疾病机制。比如,有的人在某一环境影响下会生病,有的人则不生病,可能是基因片段上的较大的差异造成的,科学家将深入下去探索。 中国科学家在会上报告的水稻基因的研究情况,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徐立之说,水稻基因中有45%左右是重复的、相同的。而且比较研究发现,水稻基因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人体基因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徐立之说,这一发现对于改良水稻品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水稻品种的改良可能有助于人类健康。因此也可能影响到人体基因的变化。人类基因完整图谱明年完成 “人类基因组组织”的新任主席木?〖阎?教授在第七届国际人类基因组会议上称,人类基因组图谱将在明年全部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组织总部设在伦敦,它是世界最大的非赢利性人类基因组研究组织。 该组织的一份声明说,人类基因组工程将在2003年春之前测出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序列,图谱将包括有超过90%的人类基因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参加了这一工程。 木?〖阎?教授说,有了完整的人类基因图谱,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就能试图发现哪些基因造成了一些特定的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和高血压等,他确信,尽管这些研究十分复杂,针对有缺陷的基因的医疗方法10年之内就能发现。科学家已经知道,这些类型的疾病是许多基因共同运作的结果。 到会的人类基因组织前任主席徐立之称,中国积极参与了人类基因组研究工程,以找到方法治疗一些中国常见的疾病,如肝癌和许多比其它国家更常见的传染病。 他还说,中国科学家也在进行植物基因和生物工程研究,以增加大米等关键作物的质量。 自从科学家宣布破译人类基因到现在已经近两年时间。一些科学家和政界人士曾表示,人类基因的破译将导致重大的医学革命,例如可以生产针对个人基因组成的药品以及消除人类基因缺陷。但是,这些设想都有待于实现。 据估计,人类只有大约三万个基因,比水稻的基因还要少两万个。所以说,为什么比较少的基因能产生像人类这样一个复杂的生物,这一点还有待研究。(来源: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参考资料:http://topic.xywy.com/wenzhang/20031213/19907.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