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在哪?

中央电视台记者南通名单

  南通概述

  面积 8544平方千米
  人口 771万人(2006年底)
  邮编 226001
  代码 320600
  机动车牌号 苏F
  区号 0513
  拼音 Nantong Shi
  驻地 崇川区
  区划 辖2个市辖区以及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市树:广玉兰
  市花:菊花
  经纬度:北纬31°41’-32°43’、东经120°12’-121°55’
  注:南通启东的圆陀角是江苏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
  南通,因涨沙冲积成洲,成陆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简称“通”,别称崇州、崇川、紫琅,古称通州,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辛亥革命后为与河北通州相区别始称南通。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地理位置
  南通,地处我国黄海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南与苏州、上海两市隔江相望,西与泰州市接壤,北与盐城市接壤,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南通除狼山低丘群外,都为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平均海拔为四米左右。
  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另一个就是与其一衣带水、处于长江北岸的南通。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依,被誉为“北上海”;北接广袤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相连;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以后,将使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与上海有着相似的地理区位优势。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之美誉。

  人口概况
  南通是一个人口大市。2007年底,全市总人口769.35万,人口密度为962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为5.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7‰。人口密度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南通是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最早、人口数量增长控制效果最为显著的城市。解放初期南通的人口基数就很大,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南通人口总量就达507.32万人,居江苏省首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4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多267人。在全国公开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和“文化大革命”中“人多力量大”等“左”的思潮影响下,南通的人口经历了两个出生高峰,第一个出生高峰发生在1954年-1958年,第二个出生高峰发生在1962年-1969年,两次高峰期间年人口出生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这两个生育高峰分别使人口净增55万人和116万人。人口警钟的敲响,引起了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七十年代初,南通恢复和重建了计划生育组织领导机构和基层工作网络,通过制订、下达人口计划,宣传、落实“晚、稀、少”婚育政策,1972年南通的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到15.62‰,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8.68‰,提前8年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国务院规划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的目标,较全国实现这一目标提前26年(注:全国为1998年)。八十年代初,南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一个重要转折期,尤其是中央《公开信》发表后,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全市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虽然受到前两次生育高峰周期性影响,从1986年起出现了持续时间长达8年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但在从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大氛围下,通过各级政府和广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这次生育高峰峰值远低于前两次生育高峰,净增人口仅36.5万人。1997年南通市实现人口零增长,1998年起连续10年出现人口负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全市已累积少生350万人。人口的有效控制,为南通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通是一个人口环境相对优良的城市。南通是我国最早列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是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体育之乡”和“长寿之乡”。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为南通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提供了巨大动力;发达的医疗保健制度,为南通人民的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累计一孩率高达90%、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三十多年保持正常范围,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提前6年实现国务院妇儿委规划的2010年控制目标;2007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高达77.6岁。
  南通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地区之一。南通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1982年刚刚成为稳定的成年型人口就开始老龄化。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南通65岁以上老人就有529395人,总人口的7.2%,与全国宣布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相比提前了18年。此后,南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2001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943453人,占同期总人口的12.03%,明显高于同期江苏的9.1%与全国的7.9%水平,与同期美国的13%接近,也与世界发达国家的14%相差不远。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长寿老人日渐增多。据“五普”资料显示,全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17.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3%,至2003年1月,全市共有100周岁以上老人449人,折算计达每百万人中有57个百岁以上老人。其中如皋市比例最高,每百万人中有83人,超过联合国每百万人中有75个百岁以上老人可界定为长寿之乡的标准8个百万分点。全市156个乡(镇、街道)中有138个乡(镇、街道)有长寿老人,分布面为88.5%,其中最年长的男性105岁,女性106岁。
  自然资源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拥有海岸线210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带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1万公顷,是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油、天然气、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总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
  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
  南通是由长江北岸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而成,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6000多年前,长江水从上游夹带大量泥沙不断沉积在江口,南通由此成陆,并逐渐自西向东、向南延伸扩展。全境地域轮廓东西向长于南北向,三面环水,一面造陆,似不规则的菱形状。分别由狼山残丘区、海安里下河区、北岸古沙嘴区、通吕水脊平原区、南通古河汊平原区、南部平原和洲地、三余海积平原区、沿海新垦区等组成

  【文化特色】
  我国远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苏北境内的部落经常与中原各部落争战,世居淮、沂地区的东夷部落曾为中原部落所败,为避战乱,东夷部落不得不进行迁移,古青墩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他们是南通最早的先民,也是最早的移民,他们在南通这块大地最早播下了北方文化的种子,并烙下了北方文化的印记。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灭邢(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当年属邢国地),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吴破郑城(湖北江陵县东北),郧国遗民在吴国发动下参加了复国斗争。不久楚败吴,郧民随吴军东撤,后安置于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公元前473年,越灭吴,都城北迁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大举向北移民。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几次移民都有一部分散落到海陵(时称海阳今天泰州市)一带,他们将吴越文化带到了这里,形成了一种南方文化北上的趋势。
  晋时战乱,北方人口大举南迁,至东晋,南朝三百年间陆续迁至长江下游,其时海陵一带移民人口猛增几十倍,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在这里相遇。
  约六朝梁元帝时(公元552年),长江口出现的壶豆洲(又名胡逗洲)便有流人煮盐为业,这些流人大抵指流放犯人也有无业游民,主要来自江南常州(今常州、武进、宜兴、无锡、锡山、江阴一带),这些人基本上保留了吴越文化的特性。隋时胡逗洲属海陵,唐玄宗时因军事上的需要,狼山成为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下的一个军事据点,胡逗洲成了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唐末军阀割据,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姚氏家族三代(姚存制、姚廷、姚彦洪)统治胡逗洲(其时称静海)、东布州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军队和家属有万人之多,多为吴兴人,其时南方文化占了统治地位。
  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周师克淮南,取南唐长江以北地区,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属扬州,不久改为通州,设静海、海门二县,由于静海岛与大陆涨接并改属海陵郡管辖,静海人与如皋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渐频繁,同时又有大量的海陵人来往于两地之间或定居。至元初,北方又有犯人流放到通州,南方文化的影响似乎逐渐减弱。但元末张士诚起兵江南,明永乐初燕兵之乱,使大批江南居民移居如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不少江南商贾和手工业者纷纷来如皋安家落户。如皋在1724年便是通州的一个下辖县了。
  由东布洲形成的海门岛,当初亦为流放犯人之地,流人亦来自常州一带,由于隔了130多年才与静海县涨接而造成的文化隔离,使海门人始终保持了吴文化的特色。至明初,一部分拥戴过张士诚的江南士民,被惩罚性地强迫迁移到吕四港一带,他们于常熟白茹港集结,渡江来到吕四,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白茹抽丁”。他们同样保留了江南文化的风土人情。至18世纪初,崇明人陈朝玉(1688一1761)率妻来到海门,沿江岸垦殖,并带动了大批崇明人迁来江北,他们辛勤垦殖,使沿江新垦地渐成村落,其时海门境内一万多人,崇明人近三千人,以后200年间不断有崇明人迁至海门。至近代纺织工业的形成和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安徽、浙江、广东、上海、镇江等地工商户和其他人至南通定居、经商和进行文化交流。南方文化的影响几乎一直延续着。
  南方文化对南通的影响较大,南通方言中,说吴方言的人最多,南通京剧属于南派京剧,老百姓普遍供奉“观世音菩萨”。北方人往往把南通人看作是江南人,而南方人则常常把南通人视为北方人(苏北人),这一错位恰恰显示了南通作为南北过渡地带的文化特征,南北文化兼而有之———南风北韵。
  地方文化
  通剧: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僮子在乡间从事迷信活动上僮子的过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说唱神鬼词句及七字调、古儿书唱本加工后,化妆登台,串演戏文。它以南通方言加锣鼓伴奏的演唱、粗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词,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僮子的做“劝”(劝世文)演戏,尽管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千真万确是典型的民间戏剧,并拥有数十万计的观众,长演长盛,历久不衰,象南通这样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建国后,僮子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近年来,南通僮子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重和兴趣。
  南通侗子会:从前,南通郊乡每年秋熟登场之后,总要举行“侗子会”,又叫“圩塘会”,由圩塘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选定在月中望日,邀请侗子演戏,借助“天灯”,寻求欢愉。
  “侗子会”开始,高竖黄龙旗,由主持者点香开坛,请来侗子围场做杂技表演:“攻火圈”、“钻火刀”、“划虎跳”……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圩塘中若有此技艺者,也可献艺凑趣。下午由主持者率领,举行一种叫“收灾”的活动来庆祝丰收。夜晚以皓月当灯,还挂荷花宫灯助明,由侗子演戏。戏目大多取材民间口头说唱,或七字唱本,以制恶扬善的劝世剧居多。
  据说,清嘉庆年间,通州一侗子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和一副响亮的嗓子,抓住患者心理说唱“包公赈粮”,“治愈”了县官老母的忧郁症。老母拉着儿子一起听唱本,儿子如梦初醒,减免了百姓赋税。从此,侗子身价随之而高。侗子会也随之出现,圩塘与苇塘之间还进行会演。建国后,“侗子会”风俗不复存在,侗子也转为通剧艺人。

  2006年,南通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7年,南通被国家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与此同时,南通还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称号;2008年,南通被国家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产业与交通
  南通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全国领先。南通目前已有15位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共为祖国夺得50枚金牌,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南通建筑行业共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38项,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这里有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环濠河博物馆群。
  【交通】
  公路:
  境内现有宁通、通启、通盐和沿海四条高速公路.以及一座世界级的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此外,正在建设的崇启长江大桥以及崇海长江大桥将为南通拉近与上海的距离
  通过境内的204和328国道,使得南通的公路网日益成型,趋于成熟。
  航空:
  南通兴东机场位于市区东北18公里的通州市兴东镇,占地面积1700多亩,于1992年底竣工,次年投入使用。
  南通兴东机场候机楼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可满足年24万人次、高峰小时250人次的客流量。候机楼采用前列式、一层式流程的现代建筑手法,同时吸收了南通乡村青瓦坡屋面的特点,颇有地方风格。
  南通兴东机场按照国家二级机场标准设计,飞行区净空条件良好,设有先进的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进近仪表着落系统、助航灯光系统、自动气象站。另外,还配有齐全的有线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供水供暖供冷系统和飞机供油系统,可供MD-82及波音737、A320等大部分D类机型飞机起降。
  铁路:
  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境内主要的客站有:南通站,如皋站和海安县站。南通站现已融入国家铁路网,从南通可以到达全国各地。另外沪通铁路大桥正在规划建设中,建成之后南通站将成为华东地区的枢纽站。
  水路:
  南通港是我国十大港口之一,也是长江水系江河运输直达中转的枢纽。南通与上海每天有两班快艇往返。上海--汉口、上海--重庆的江轮均停靠南通。从市区、长途汽车站到南通港可乘4路车直达。
  汽渡:
  沿江有海太汽渡、通常汽渡、通沙汽渡、皋张汽渡与长江南岸相来往,交通十分便捷。
  “十一五”期间,交通将坚持以“枢纽南通”为定位,完成基础建设投资210亿元,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紧密的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全面融入长三角。全面形成“内联外射、快速沟通”的路网结构,实现市域30分钟上高速,区域内一小时交通圈,进入上海一小时交通圈,长三角三小时交通圈。实现县城到乡镇30分钟,乡镇间40分钟,行政村节点15分钟上县道。同时,加快过江通道建设,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崇启大桥、崇海大桥,全方位构建南通与上海的快速通道。开工建设扬启高速公路,形成全市“一横一纵一环”的高速公路网络,与苏南有效衔接
  观光游览
  江风海韵,风光绮丽。市中心的濠河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古城,被国内外游人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正在规划、开发的沿濠河博物馆群将赋予通城更深的文化内涵。位于市区南郊的狼山风景区同样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狼山列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扩建广教寺以来,一直香火旺盛,声名远播。位于狼山两侧的剑山、军山、马鞍山、黄泥山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新添了不少景点。百里县区不乏寻幽探胜之地。海安的青墩文化遗址,如皋的水绘园和定慧寺,通州的文天祥南归渡海亭,如东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响乐"(海滨放风筝),启东的圆陀角观日亭等名闻遐迩。
  清末状元张謇为代表的近代南通人开风气之先,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使南通成为中国人最早按照先进理念规划和建设的城市典范,15个全国第一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称。南通一流品质和美观形态的人居及旅游环境,位于市中心的濠河独具城抱水、水拥城的绚丽风貌,获“200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南通的海滩平展开阔,有旅游项目海上迪斯科。
  南通狼山则是由海溯江的第一座名山,被称为江海第一山。山高106.94米。狼山是佛教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山上还供奉着惟一身披龙袍的大圣菩萨,狼山位列佛教八小名山之首。
  南通的濠河是一条美丽、醉人的城中河。乘船游览濠河,您可以领略到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南通是是中国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百岁老人的人口比例超过了国际标准的2倍多,全市共有百岁以上老人600多位,长寿现象受到世界关注。游览东方大寿星园感悟健康的奥秘,定令您大德必寿。
  300多年前,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在水绘园演绎了浪漫的爱情故事,到南通可别忘了去如皋观赏徽派园林孤本——水绘园,品尝董小宛亲手创制的董糖。
  此外,南通海底世界也于2007年与大众见面,独特的海底风光,见证了江苏第三个拥有海底世界城市的诞生。

  南通特产
  ·西亭脆饼
  ·狼山鸡
  ·南通嵌桃麻糕
  ·白蒲黄酒
  ·石港乳腐
  ·凤尾鱼罐头
  ·白蒲“三香斋”茶干
  ·海鲜珍品——文蛤
  ·薄荷脑
  ·蓝印花布
  ·南通风筝
  ·南通刺绣
  ·勾针衣
  ·扎染
  ·季德胜蛇药片
  ·王氏保赤丸
  ·董糖
  ·如皋萝卜
  ·林梓潮糕
  ·如皋肉松、火腿、肉松
  ·盆景(如派和通派)
  ·文蛤

  著名人物
  南通历代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文学家在南通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和轶闻逸事。近代苏绣大师沈寿也与南通有着诸多渊源。 三国名臣吕岱、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历史名人均为南通籍人士。 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蛇药专家季德胜,以及数学家杨乐等20多位两院院士也出自南通。 体育事业备受瞩目,先后为国家输送了林莉、葛菲、黄旭、李菊、陈玘、陈若琳、仲满7位奥运会冠军和张洁云、吴健秋、殷勤、赵剑华、季磊、胡欣、陆斌、赵婷婷等一批体育名将,被前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誉为"世界冠军摇篮"。

  经济发展
  1984年,南通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沿海开发城市。2003年。南通全市GDP达到1006.71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6.99亿元,实现了GDP超千亿元 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双超”历史性突破。2005年全市实现GDP1472.08亿元,财政收入达171.19亿元。2008年超过常熟。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分城乡看,城镇(市区和县城关镇)消费品零售额417.03亿元,增长20.0%;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19.51亿元,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65.72亿元,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8.94亿元,增长27.4%;其他行业零售额1.88亿元,增长19.7%。
  据海关统计,2007年进出口总值127.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出口90.23亿美元,增长25.7%;进口37.53亿美元,增长31.9%(主要分类情况见下表)。在全市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为91.10亿美元,增长28.3%。其中,出口61.35亿美元,增长25.1%;进口29.75亿美元,增长35.4%。
  全年新签外资协议项目744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46个;新批协议注册外资额77.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实际到帐注册外资额31.17亿美元,增长21.1%。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8.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4%;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8.49亿美元,增长40.3%;新派劳务人员1.54万人次,增长5.3%;年末在外劳务人员3.7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5%。
  2007年,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34.9%。全区形成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108家,其中超亿元企业55家。全年在建项目110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100个。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1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个。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6.35亿美元(含出口加工区),增长14.6%。其中,进口额11.30亿美元,增长23.9%,出口额15.04亿美元,增长8.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2
南通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
1.南通,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简称“通”,或称静海、崇州、崇川、紫朗。古代叫通州。是上海都市圈北翼的门户城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北翼的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南通景点:南通园博园。世博园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洲际绿化博览会内。洲际绿化博览会位于南通市东郊,是一座集植物收集展示、科普教育、自然保护、主题摄影、生态休闲、餐饮娱乐、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魔幻园林,也是国内少有的综合性主题植物园。
3.南通有几所大学:共9所,其中本科3所,专科6所。南通大学、南通工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工程职业学院、南通职业学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南通航运学院等。https://pics2.baidu.com/feed/72f082025aafa40fb55939c47a03634679f019f9.png?token=e3458d1c31d04693d2454d7a8bde8307
第2个回答  2019-08-07
你说的是石港,在南通市区周边,希望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12-14
南通在江苏 位于长江北岸 现在的从长江大桥下来直走就到南通市区了
第4个回答  2012-05-14
在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毗邻上海,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