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

有没有资料?急急!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青海省简称青,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北部。全省面积72万多平方千米,人口518万。省会西宁。
青海与西藏同居青藏高原,主要山脉有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尔金山等,山脉之间分布着众多盆地。长江、黄河淘发源干本省,有全国最太湖泊 青海潮。该省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日照充足,冬寒夏凉,干燥少雨。
该省工业有采矿、化工、电力、皮革、毛纺等部门。牧业以饲养绵羊、牦牛、马等为主。农业出产小麦、青稞等。青海潮、扎凌湖渔业略具规模。
青海为多民族省份,有藏族、回族、蒙古族等众多民族。全境高原广袤,江河婉蜒。民族风情和高原风光使青海旅游业极具潜力。
青海湖水光接天,风光壮丽,湖中鸟岛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和中转点。沿湖草原辽阔,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省会西宁是一个景色优美的高原城市,城周青山起伏,城内湟水如带。市内以若干清真寺为主要景点,市郑日日山是唐代文成公主入藏途经之地。以日日山为界,以东为农区,以西为牧区。西宁市区西南的塔尔寺规模极为宏大,酥油花、堆绣和壁画被称为 "三绝"。
格尔木为青海第二大城市,也是青藏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市郊的 "万丈盐桥"奇观天下独绝。
青海省腹地冰峰林立,雪山连绵,发源了哺育中华文明的长江与黄河。江河源区自然生态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但近年来,该区环境受到人为影响,已有恶化趋势,亟需引起关心和保护。
藏刀、地毯、冬虫夏草等为主要名土特产。西宁、格尔木等地为主要交通枢纽

陈忠实,男,汉族,1942年6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历任西安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小学教师,毛西公社农业中学教师及团支部书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及党委副书记,西安郊区文化馆副馆长,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桐城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共第十三、十四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第七、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石油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西安石油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可以这么解释,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在青海和西藏,是一个整体,就像云贵高原一样.
中国地理上并没有青海高原一说,只是一部分对西部地理知识缺乏而说的,所以其意思有两个,一个就是指青藏高原,另一个是指青藏高原在青海区域的一部分.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因此有“世界屋脊”之称。

青藏高原的形成
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现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现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次亚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现在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地理

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他们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源头在这里。

山脉

昆仑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

唐古拉山脉

横断山脉

冈底斯山

念青唐古拉山

喜马拉雅山脉

冰川

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的冰川主要集中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0%以上。

喜马拉雅现代冰川

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

昆仑山现代冰川

喀拉昆仑山现代冰川

横断山现代冰川

唐古山现代冰川

冈底斯山现代冰川

羌唐高原现代冰川

祁连山现代冰川

河流

黄河

长江(金沙江)

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恒河

印度河

湖泊

班公错

郭扎错

鲁玛江冬错

拉昂错

玛旁雍错

昂拉仁错

扎布耶茶错

塔若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03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第2个回答  2008-11-06
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 图文对照,感知险恶环境中的柳树
1.(多媒体)出示青海高原图片,使学生对青海高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1) 感受青海高原的寒冷、干旱;
(2) 感受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
2.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却生长着一株柳树,揭示课题。 板书: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出示句子)指导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过渡: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3.课文中有一段直接描写了这株柳树的形象,找出。(出示段落)指名读,提问:你觉得这株柳树长得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板书:神奇
过渡:作者在青海高原一路走来有没有看到其他的柳树?(没有,这是我在高原上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二、 引发想象,感受生长中的柳树
1.指导学生自渎第6自然段,想一想:在青海高原上存活这样一株柳树容易吗?为什么?
2.齐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在作者心中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柳树? 板书:生长 壮大
过渡:此时,作者又想到了家乡的柳树。
三、 前后联系,对比中感悟柳树
1. 引读: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突出)
2. 指导朗读
过渡: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四、 总结回顾,体会人生哲理
1.出示句子①:它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过渡:此时此刻,我们面对这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柳树时,我们心中仅仅是一株柳树吗?
3. 出示句子:①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
一片绿阴。
②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4.
联系句子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也会想到什么?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总量与特征
1.土地资源总量
青海省土地资源总量仅次于内蒙古、西藏、新疆,居全国第4位,全省共有土地面积72.23万平公里。
2.土地资源的特征
(1)土地面
积大,但质量差,优质土地少。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偏低,大多数地区降水少,土地发育程度低。从土地类型来看,高山地多,山旱地多,戈壁、沙漠多,冰川、寒漠地多,土层薄和质地较粗的土地多,从而影响了土地的质量。青海也有一定面积质量较好的土地,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河湟地区的黄土区或红土区,土层深厚,气候温暖,降水较多,土地质量较好。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气候较温暖,但降水少,局部地区土层较厚,小面积有水源灌溉,土层较厚的土地质量较好。
(2)土地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青海省土地广阔,南北纬度相差8度,地貌、土壤、植被类型较多,因此构成了较多的土地类型。以东部黄土区山地为例,其土地类型垂直分带是:河谷沟谷地,低山丘陵地,中山地,高山地,极高山地。该区土地利用垂直分带是:海拔2,80O米以下主要种植春小麦等温性作物,还有草地,为农牧地带;海拔2,8O0米~3,3O0米主要种植青棵、油菜等耐寒作物,还有天然草地和森林,为农林牧地带;海拔3,3OO米~3,9OO米为牧业用地;海拔高度最低为1,65O米,最高达6,860米。土地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也呈相应的变化,出现明显的土地垂直带谱。
(3)草地多,适宜农林土地少,但分布相对较集中。青海草地面积大,草地面积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50.46%,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主要集中于青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东南部边缘山地。宜农地土地面积仅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54%,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宜林土地仅占省全总土地面积的6.1%,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地区。
(二)土地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青海土地资源的类型共有13个一级类型和75个二级类型。其土地类型及其分布:
1.河湖滩地及湿地
这类土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的湖滩和河滩地上,不包括青南高原和祁连山系中的高寒湿地。土质主要为湖积物和冲积物。柴达木盆地和茶卡盆地,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盐湖较多,也有淡水湖泊,湖泊周围多盐碱土滩地和盐土沼泽地。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气候为半干旱,湖滨多形成草甸湖滩地。

参考资料:www

第3个回答  2008-11-04
青海省简称青,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北部。全省面积72万多平方千米,人口518万。省会西宁。
青海与西藏同居青藏高原,主要山脉有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尔金山等,山脉之间分布着众多盆地。长江、黄河淘发源干本省,有全国最太湖泊 青海潮。该省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日照充足,冬寒夏凉,干燥少雨。
该省工业有采矿、化工、电力、皮革、毛纺等部门。牧业以饲养绵羊、牦牛、马等为主。农业出产小麦、青稞等。青海潮、扎凌湖渔业略具规模。
青海为多民族省份,有藏族、回族、蒙古族等众多民族。全境高原广袤,江河婉蜒。民族风情和高原风光使青海旅游业极具潜力。
青海湖水光接天,风光壮丽,湖中鸟岛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和中转点。沿湖草原辽阔,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省会西宁是一个景色优美的高原城市,城周青山起伏,城内湟水如带。市内以若干清真寺为主要景点,市郑日日山是唐代文成公主入藏途经之地。以日日山为界,以东为农区,以西为牧区。西宁市区西南的塔尔寺规模极为宏大,酥油花、堆绣和壁画被称为 "三绝"。
格尔木为青海第二大城市,也是青藏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市郊的 "万丈盐桥"奇观天下独绝。
青海省腹地冰峰林立,雪山连绵,发源了哺育中华文明的长江与黄河。江河源区自然生态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但近年来,该区环境受到人为影响,已有恶化趋势,亟需引起关心和保护。
藏刀、地毯、冬虫夏草等为主要名土特产。西宁、格尔木等地为主要交通枢纽

陈忠实,男,汉族,1942年6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历任西安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小学教师,毛西公社农业中学教师及团支部书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及党委副书记,西安郊区文化馆副馆长,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桐城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共第十三、十四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第七、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石油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西安石油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第4个回答  2008-11-06
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 图文对照,感知险恶环境中的柳树
1.(多媒体)出示青海高原图片,使学生对青海高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1) 感受青海高原的寒冷、干旱;
(2) 感受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
2.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却生长着一株柳树,揭示课题。 板书: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出示句子)指导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过渡: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3.课文中有一段直接描写了这株柳树的形象,找出。(出示段落)指名读,提问:你觉得这株柳树长得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板书:神奇
过渡:作者在青海高原一路走来有没有看到其他的柳树?(没有,这是我在高原上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二、 引发想象,感受生长中的柳树
1.指导学生自渎第6自然段,想一想:在青海高原上存活这样一株柳树容易吗?为什么?
2.齐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在作者心中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柳树? 板书:生长 壮大
过渡:此时,作者又想到了家乡的柳树。
三、 前后联系,对比中感悟柳树
1. 引读: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突出)
2. 指导朗读
过渡: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四、 总结回顾,体会人生哲理
1.出示句子①:它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过渡:此时此刻,我们面对这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柳树时,我们心中仅仅是一株柳树吗?
3. 出示句子:①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
一片绿阴。
②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4.
联系句子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也会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