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老子》的精髓和局限

越多越好...最好是原创

老子的精髓在于辩证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黄朴民向市民介绍老子的哲学智慧
2000多年前的《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源头,老子也凭借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一开元就不可企及的思想高峰,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老子和思想,又应该如何运用呢?昨天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黄朴民先生向市民介绍了老子的哲学精髓和人生智慧。

他认为,老子的学说表面上是一种纯粹的哲学理论,但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人生智慧,这种智慧大可以推到治国,小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中国文化的根底是道家
“烦恼多缘常开口、是非皆因强出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这些现在社会上非常流传的话,实际上和老子的哲学、道家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地吻合,黄朴民引用鲁迅先生话说,道家是中国文化的根底。他认为,中国的文化,比如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长处,但相比而言,也有其不足。而道家追求人和自然和谐,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道家最温和、最能够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是一方良药。因此,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谁也不能救自己,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
隐士群体是道家文化渊源之一
黄朴民介绍说,中国古代的隐士与道家文化有深厚的渊源。他举例说,《诗经》里就有描述隐士的生活诗篇,他们整天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他们都只考虑自己关心的问题,这就是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在春秋战国大动荡、大变革的时候,一些人曾经当过官的人被边缘化了,他们很失落,满腹牢骚,对一切都看得很淡,但他们自己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又有自己的想法。像老子、庄子以前都曾经做过官,都曾经是贵族,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他们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对自然、规律进行探讨,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特别是对生存的方式进行了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道家就是由这些人物组成的。其中老子、庄子都有著作留存下来,就是说明他们希望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去指导大家生活,对社会产生影响,这是道家的起源。
道是自然而然的
“老子谈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的。小到承载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大到承载广袤的宇宙。大可以无限,小也可以到非常的微观。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黄朴民介绍说,道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自然界那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个体的生老病死在这里起作用的都是道。老子的人生智慧,黄朴民归纳为一种自然精神。在老子看来,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不要强迫去改变它、改造它,如果要硬性打破,破坏平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老子强调:生活应该是归于平淡、返璞归真,所以他强调以自然界的规律去对付它,在平常的生活中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它。不要强求意志的改变,这种是老子的自然主义的精神,这种东西贯彻在老子的思想,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来办事,既不有为,更不能妄为,你要用无为的手段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一切都要做到因势利导,要符合自然,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尽人意问题的存在往往是人们凭主观意志与愿望去强加干预和改变而导致的结果,这是违背事物发展的本性。所以黄朴民觉得,老子自然精神很重要,所有的原则与主张都是从自然精神延伸派生的。
老子的精神在于辩证
据黄朴民介绍,道家和任何的学派一样,都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最早是老子,老子之后就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就是南道,他的代表人物就是庄子,把老子对自然的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加彻底的保存下来。但还有很多人都不喜欢像老子和庄子那样,这就是北道,是以道家学说为主体,同时又兼融博采儒、法、墨诸家之某些思想内涵而形成的新道家,它起源于战国后期,盛行于西汉初期,一度成为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
“面面俱到往往会成为人们思想的误区。”黄朴民还指出,中国文化有一个传统就是追求万全,什么问题都要求全。做到圆满,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但正如老子所说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一味求全也会走向反面,即投鼠忌器,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就会患得患失,有可能就会丧失机会。黄朴民强调说,今天,要真正吃透老子的辩证法精髓,克服思维模式的片面性,从而以健康、乐观的心态与方法面对生活的挑战,在人生竞争舞台上占有先机,把握主动,才能赢得机遇。

局限性:
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精华,是在于他认识到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相互依存,不是孤立存在的。他还概括了自己在观察社会和自然中的一个发现,就是事物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但是他却因此得出了一个贵柔、守雌的保守的结论。可见,他的辩证法思想只是一些幼芽,是很不彻底的。他把对立面的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脱离了条件讲转化,并且主张用消极无为的方法来避免转化带来的危害(“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看到了事物的变动性,又主张宁静来避免变动,这说明他自身的思想也是充满矛盾的。老子尽管提到事物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合抱之木,生于亳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但他却远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否定过程。他过分地强调矛盾的统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一面的作用,把人引向消极无为的境地。辩证法在我国哲学史有两大派,一派尚柔、主静、贵无,这是老子开创的;一派尚刚、主动、贵有,这是《易传》开创的。“易传”是儒家经典,历史上更受统治者重视,而老子的学说则常常为失势者所倡导,起了一种自我安慰的作用。所以,有的学者竟然称之为“阿Q精神”之源。

在中国哲学史上提倡“守柔”“不争”而又讲出一整套道理的,首推老子的《道德经》。而老子所以使其辩证法思想带上了极大的局限性,看来与他自身的阶级地位是有关的。

从《史记·老子传》等历史资料看,老子是生活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时代。当时新兴的地主正在兴起,奴隶制度正在崩溃。许多旧的奴隶主,有的转为封建地主,有的则沦落为自由民。老子从楚流到周去当“守藏吏”,看来是个失去了领地的没落贵族。地位的变化使他有些接近农民、自由民。因此,老子在政治思想上,不免充满着矛盾:一方面他依然看不起老百姓,主张愚民政策,一方面又同情农民的遭遇,抨击现实社会的不公,提倡不要扰民,主张复古倒退,描绘了一个平均主义的乌托邦;一方面要百姓守柔、守朴、不争,逆来顺受,一方面又斥责新兴的统治者,要他减轻对百姓压迫,无为而治。整个思想充满着进步与反动的二重性。如单就其积极面来看,老子确是中国哲学史抨击剥削制度并有较为系统言论的第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而为道教所借用,一度成为农民革命的思想武器之一。而就其消极面看,老子又是中国哲学史提倡愚民政策并有系统言论的第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又广泛为后来统治者所利用,用来作为麻痹农民斗争意志的毒药。正因为老子的思想深深带有没落奴隶主贵族知识分子的印记,其辩证法思想也就不可能是彻底的。是半截子辩证法,半截子形而上学。一半合理,一半荒谬。他反对剥削制度,进而又反对一切社会制度;反对统治者的文化,进而反对一切文化、一切知识,就是典型的表现。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十九世纪封建贵族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时,认为封建的社会主义者的各种言论,“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有时也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用这句话来衡量一下中国历史大转折时期老子的思想,倒是对我们很有启发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6
无为啊,局限就是不太好实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