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晶体与非晶体

如题所述

晶体 1)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非晶体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它没有一定规则的外形,如玻璃、松香、石蜡等。它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叫“各向同性”。它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有人把非晶体叫做“过冷液体”或“流动性很小的液体”。

[晶体与非晶体区别]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长程有序,并成周期性重复排列。
非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近程有序,但不具有长程有序。如玻璃。外形为无规则形状的固体。
晶体和非晶体所以含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主要是由于它的微观结构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9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niuxingzhong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物质的存在状态一般有三种情况: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又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所谓晶体就是指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固态和液态并存时,温度保持不变,这类物质叫做晶体。例:海波、萘、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水晶、钻石、冰、干冰、霜、雪、冰雹、雪糕、各种金属。而非晶体是指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不断的变化,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例:玻璃、蜡、松香、沥青、橡胶、塑料、布。(1)从外形上观察:晶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呈对称性的形状。如食盐呈立方体;冰呈六角棱柱体;明矾呈八面体等。非晶体的外形则是不规则的。如沥青、玻璃、松香、石蜡等。(2)从温度上测量: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如冰(或水)的熔点(或凝固点)是0℃、海波的熔点(或凝固点)是48℃。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或下降),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给物质加热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实验温度计,在物质熔化时,测量其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温度不变的就是晶体,温度上升的就是非晶体。(3)从物质的状态上观察: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呈固液共存态。如冰熔化时,先是有一部分冰化成水,然后,随着熔化的进行,冰越来越少,水越来越多,只到最后冰全部化成水。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先是整体变软(或变硬),然后流动性越来越大(或越小),最后变成液态(或固态)。如我们看到的
第2个回答  2020-01-12
①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a.单晶体都具有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例如,食盐晶体是立方体、冰雪晶体为六角形等,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外形。
单晶体之所以有规则的外形,是由于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排成整齐的行列,构成所谓的空间点阵。例如,实验观察到的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等距离交错排列构成的。
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例如,云母的结晶薄片,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沿平行于薄片的平面裂开。但要使薄片断裂,则困难得多。这说明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质不同,而非晶体玻璃在破碎时,其碎片的形状是完全任意的。又如,在云母片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石蜡,然后用炽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片的反面,则石蜡沿着以接触点为中心,向四周熔化成椭圆形,这表明云母晶体在各方向上的导热性不同;如果用玻璃板代替云母片重做上面实验,发现熔化了的石蜡在玻璃板上总成圆形,这说明非晶体的玻璃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相同。
c.晶体必须达到熔点时才能熔解。不同的晶体,具有各不相同的熔点。且在熔解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解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熔点,随着温度升高,物质首先变软,然后逐渐由稠变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