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姓名三才五格,如果按照三才五格还考虑阴阳五行不?

如题所述

三才五格计算方法
根据《易经》的"象"、"数"理论,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则建立起来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五格数理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来推算人的各方面运势。
五格剖象法的基本内容如下:
1、从人格与外格的数理关系可推断人生的性格和一生总的情况;
2、从地格数理可推算人在年轻时期的人生历程及其与子女、部下、朋友和同事的关系。
3、从总格数理可推断人在中年以后的人生历程。
4、从天、人、地三格数理关系可推断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顺利与否。
5、天格与人格之数理关系为成功运,由此可推断人的事业成功率的高低。
6、人格与地格之数理关系为基础运,由此可推断人的基础稳妥与否。
7、从外格与人格数理关系可推断人的家族亲缘厚薄及本人社交状况的优劣。
五格计算方法:
1、天格:复姓,合计姓氏之笔画;单姓,再加假添一数。如司马光,司马是复姓,天格是5+10=15;李刚,李是单姓,天格是7+1=8。天格乃祖先留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2、 人格,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人一生的命运,均由此人格推断。其构成是姓氏最下字与名字最上字笔画数之和。如:刘江,人格数是15+7=22。司马懿,人格数是10+22=32。
3、地格:由名字全部笔画数构成,称为"前运",主管人中年以前的活动力。如是单字名,再加假添一数。如司马懿,地格数是22+1=23。刘江海,地格数是7+11=18。
4、总格:合计姓与名的总笔画数,主中年至晚年的命运,又称"后运"。如司马懿,总格数是5+10+22=37。刘江海,总格数是15+7+11=33。
5、外格:总格笔画数减去人格笔画数,如是单字名或单姓,再加假添一数。主管命运之灵力。如司马懿,外格数是37-32+1=6。刘江海,外格数是33-22+1=12。 如果是单姓单字名,外格数总是2,此数不吉,如李刚,外格是2。
三才配置
所谓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们分别是天格、人格、地格数字的个位 数。天、地、人三才数理共计10个数,如果个位数是0,则按10计算。以数理来画分五行。五行之间的关系是:木、火、土、金、水相临相生,相隔相克。这样,根据数理与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推算出来的配置关系即为三才配置。从中观察三才配置的凶吉,可以判断把握您的综合运势,预测您的事业成功 率以及身体状况。
例:朱益成(6,10,7)
天格:6+1=7(金)
人格:6+10=16(土)
地格:10+7=17(金)
外格:7+1=8(金)
总格:6+10+7=23(火)
五、字意五行有强弱之分
字意五行有强弱之分,如:江,河、湖、海、洋这几个字的主五行都为水,但是有强弱之分、大小之分。这点大家要弄清楚了,不要听说八字缺水就一味的补水,还要看水的大小,你的命局适不适合等等。通过以上分析,似乎汉字五行太难确定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更为合理的来界定一个汉字的五行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做事寻根的道理,从事物的最根本点上来分析,多数汉字,尤其是姓名常
用字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部首组成,这就表明一个多部首的汉字不可能是由一种五行来决定的,最终如何来确定一个字的五行,关键是要根据字意,因为汉字的音形意在前,五行是在后的,用字的音形来分定五行目前基本上没有人来用,因为准则性很难把握,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汉字的字意结合部首偏旁来界定一个汉字的主五行或次五行。
附:五格的五行属性
为了能够通过格理来分析姓名的吉凶,首先要确立五格的五行。在辨认五行数理时,只计1—10个数,超过10的数,去掉十位数,只留个位数,还原成1—10数。个位为0,则计为10。以数理来划分五行。即1、2为木;3、4为火;5、6为土;7、8为金;9、10为水。性格决定命运,利用五格剖象的方法也可以对姓名的主人进行性格分析,性格分析也是建立在五行生克基础之上的:
木生火:感情性强,异常热情,不持久性,爱憎极端,交友不广。
火生土:温良亲切,富社交性,礼貌周到,慷慨好施,散多集少。
土生金:消极低志,温厚正直,乏活动力,不善投机,亦无奢望。
金生水:明朗快活,富有机智,不爱社交,侠情义气,绝不利己。
水生木:感受性强,理解力深,富有热情,倾于幻想,不顾现实。
木克土:反复不定,好奇心强,追求新物,才智情操,无亲和力。
火克金:意志坚固,忍耐努力,刚直性急,反动力强,易受煽动。
土克水:唯物思想,反对宗教,观察浅艺,言行缺佳,内外不合。
金克木:为人固执,不善应酬,多意富义,反动力强,有活动力。
水克火:粗鲁激烈,斗争心强,反对宗教,神经过敏,好胜不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1
三才五格那你就去问日本鬼子了。这是他们的东西,与中国易学无关
第2个回答  2019-07-21
《红楼梦》(大学生必读丛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国古代小说名著插图典藏系列),俞平伯校订,王惜时参校,前八十回以戚序本作底本,后四十回以程乙本作底本,全书加入启功的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