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层次梳理

如题所述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小时候,作者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所有人全都迷上了做竹节人,玩竹节人
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作者童年带来的快乐,美好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作者在课上玩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作者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看到,从沮丧到心满意足的情感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24
《竹节人》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描述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自己制作玩具,特别是对竹节人的制作和玩耍的迷恋。
2. 第二部分(3-19自然段):详细介绍了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玩法以及斗竹节人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欢乐。
3.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讲述了老师没收竹节人后,却也偷偷玩竹节人的故事,以及“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看到老师玩竹节人后的情感变化,从沮丧到心满意足。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竹节人的制作、玩法和老师对竹节人的喜爱,展示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能带来心灵快乐与满足的感情。
第2个回答  2019-09-26
《竹节人》层次如下:
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
② 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我”打童年带来的快乐。
③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叙述了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看到,从沮丧到心满意足的情感变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