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会流行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

唐朝为什么流行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唐朝的时候美女都是胖姑娘吗?

在整个唐朝发展史流程中,唐朝古人并不一直以胖为美,这种“以胖为美”的流行只出现在盛唐时期,而在初唐,中唐以及晚唐一直以清瘦为美为社会流行趋势。据史料记载的“以胖为美”并不是臃肿,毕竟博物馆里面出现的各种仕女人物大都是体态丰盈,并不是肥胖臃肿。那为什么盛唐时期会出现这种社会流行趋势?

这其中大致有两点原因:一是盛唐时期,国泰民安,物质丰富,当时古人平常吃的饮食都是羊和奶,这些大都是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吃多自然体重就日益渐涨。而且古代女子一般极少出行,活动量自然少,食物摄取的大部分热量大于活动消耗的热量,体态自然就变得丰盈。

二是唐朝古人有一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鲜卑族的血统,而鲜卑族和蒙古族都属于游牧民族,喜欢形容胖为健康的标志。自然的就会继承这部分生活习俗,在饮食上和审美上喜欢女子体态丰盈,而且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流行,从西域运来的佛像大都是体态丰盈优美,古代女子在佛教文化洗礼之下,慢慢的就会被这些神像优美的形态吸引,耳濡目染自然对自己体态有了新的审美,再加上物质丰富,饮食多样化,有羊肉,有牛奶,吃的多了起来,在这种趋势的感染下,女子们自然都学起来这种“以胖为美”的社会流行趋势。但需要注意人家的“胖”并不是真的胖,而是凹凸有致,体态丰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3
 唐朝人的“以胖为美”,不是今日所说的胖,而是一种富态的丰腴,体脂率大概在25%至30%之间。从唐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中,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女性体态丰腴,但无臃肿的感觉。
  其次,“胖”并不是有唐一代从始至终的审美取向。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也仅是盛唐时期才有的,初唐、中唐和晚唐基本还是以清瘦为美的。
第2个回答  2019-07-03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外开放,对内宽松,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少,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
第3个回答  2019-07-03
以胖为美这种审美,我觉得这里的胖并不是现在所谓的胖,这里的胖应该是一种丰满健康的意思,盛唐时期生活滋润,人们更加追求健康,女子体态丰盈,以胖为美,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4个回答  2019-07-03
当时胖的都是上层社会,人们为了追求上流社会,所以纷纷都已“胖”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是比较畸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