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方混凝土需要多少水泥、沙子和石子?

如题所述

5级,每立方米用量;

水泥331kg/m3、砂子656kg/m3、碎石1218kg/m3、水182kg/m3

配合比;1:1.98:3.68:0.55

以下给你两种不同强度的混凝土用量及配合比。

1、混泥土强度:C25、坍落度:35-50mm、砂子种类:中砂、配制强度33.2Mpa,石子最大粒径40mm,水泥强度32.5级,每立方米用量;水泥372kg/m3、砂子576kg/m3、碎石1282kg/m3、水175kg/m3。

配合比1:1.55:3.45:0.47

2、混泥土强度:C30、坍落度:35-50mm、砂子种类:中砂、配制强度38.2,石子最大粒径40mm,水泥强度32.5级,每立方米用量;水泥427kg/m3 砂子525kg/m3 碎石1286kg/m3 水175kg/m3

配合比1:1.23:3.01:0.41

扩展资料:

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

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Ⅰ级水平控制温度为20±2°C,Ⅱ级水平控制温度为20±5°C,标准养护时间为28天;湿度不低于95%。

混凝土的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4~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

(2)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3)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混凝土性能:

主要有以下几项:

1、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

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2、强度: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

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共14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10~1/20。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3、变形: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

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称为收缩。

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来自两方面:环境因素(温、湿度变化)和外加荷载因素,因此有:

1.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① 弹性变形;

② 非弹性变形。

2.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① 收缩变形(干缩、自收缩);

② 膨胀变形(湿胀)。

3.复合作用下的变形

徐变。

4、耐久性: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的能力。混凝土耐久性的好坏,决定混凝土工程的寿命。它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性能,因此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

抗渗性 、抗冻性 、抗侵蚀性 为混凝土耐久性。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破坏作用主要有6种:

1.冰冻-融解循环作用:是最常见的破坏作用,以致有时人们用抗冻性来代表混凝土的耐久性。冻融循环在混凝土中产生内应力,促使裂缝发展、结构疏松,直至表层剥落或整体崩溃。

2.环境水的作用:包括淡水的浸溶作用、含盐水和酸性水的侵蚀作用等。其中硫酸盐、氯盐、镁盐和酸类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剧烈的腐蚀作用,导致混凝土的迅速破坏。环境水作用的破坏过程可概括成为两种变化:

一是减少组分,即混凝土中的某些组分直接溶解或经过分解后溶解;二是增加组分,即溶液中的某些物质进入混凝土中产生化学、物理或物理化学变化,生成新的产物。上述组分的增减导致混凝土体积的不稳定。

3.风化作用:包括干湿、冷热的循环作用。在温度、湿度变幅大、变化快的地区以及兼有其他破坏因素(例如盐、碱、海水、冻融等)作用时,常能加速混凝土的崩溃。

4.中性化作用:在空气中的某些酸性气体,如Cl2、H2S和CO2在适当温、湿度条件下使混凝土中液相的碱度降低,引起某些组分的分解,并使体积发生变化。

5.钢筋锈蚀作用: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因电化学作用生锈,体积增加,胀坏混凝土保护层,结果又加速了钢筋的锈蚀,这种恶性循环使钢筋与混凝土同时受到严重的破坏,成为毁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6.碱-集料反应:最常见的是水泥或水中的(碱分Na2O、K2O)和某些活性集料(如蛋白石、燧石、安山岩、方石英)中的SiO2起反应,在界面区生成碱的硅酸盐凝胶,使体积膨胀,最后能使整个混凝土建筑物崩解。这种反应又名碱-硅酸反应。

此外还有碱-硅酸盐反应与碱-碳酸盐反应。

此外,有人将抵抗磨损、气蚀、冲击以至高温等作用的能力也纳入耐久性的范围。

上述各种破坏作用还常因其具有循环交替和共存叠加而加剧。前者导致混凝土材料的疲劳;后者则使破坏过程加剧并复杂化而难于防治。

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从抵抗力和作用力两个方面入手。增加抵抗力就能抑制或延缓作用力的破坏。因此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常常有利于耐久性的改善,其中密实性尤为重要,因为孔缝常是破坏因素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途径,所以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通过改善环境以削弱作用力,也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还可采用外加剂(例如引气剂之对于抗冻性等),谨慎选择水泥和集料,掺加聚合物,使用涂层材料等,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工程的安全使用期。

耐久性是一项长期性能,而破坏过程又十分复杂。因此,要较准确地进行测试及评价,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只是采用快速模拟试验,对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破坏因素作用下的一种或几种性能变化,进行对比并加以测试的方法还不够理想,评价标准也不统一,

对于破坏机理及相似规律更缺少深入的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混凝土的耐久性还难于预测。除了试验室快速试验以外,进行长期暴露试验和工程实物的观测,从而积累长期数据,将有助于耐久性的正确评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7
1立方米C30混凝土:水泥是461kg,砂子是512kg,石子是1252kg,水是175kg。
1平方米17公分厚,需要混凝土0.17立方米
需要:32.5的水泥79公斤,砂子87公斤,石子213公斤,水30公斤
一立方混凝土需要多少水泥、砂子、石子由配合比决定,配比的决定因素很多.
以1立方米C30混凝土为例,来说明:
C30混凝土配合比是0.38:1:1.11:2.72 
与水泥标号,混凝土标号,塌落度大小,砂含水率,碎石粒径等等因素有关。
扩展资料: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要根据水泥标号,混凝土标号,塌落度大小,砂含水率,碎石粒径计算、实验确定的,做试拌后,要看28天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要符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你好,你问的是关于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问题吧?关于配合比的设计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初步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调整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具体到施工配合比要考虑的因素就多了,这里以初步配合比来说:
一般先确定水灰土(即水与水泥的质量比),新规范中称为水胶比,这个值与设计的弯拉强度和水泥的标号有关,有一经验公式:设计强度=0.46*水泥强度*(水灰比的倒数-0.52),
这公式只是适用于大部分情况的,真正的计算过程很复杂,但由公式可以看出,不同的水泥,同样的设计强度,水灰比是不同的,水泥标号越高,水灰比越大,即水与水泥的质量比越小;同样的水泥,设计强度越大,水灰比越小,即水与水泥的质量比越小.
第二步确定砂率,这与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骨料种类有关,砂率就是砂与石子这间的质量比,可以查表求得,所谓砂的模度系数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是细砂还是中砂还是粗砂,粗骨料种类指的是多大的石子
第三步根据1立方米的用水量,这与粗骨料的种类也有关,还与你做什么用有关,如坍落度就是参考因素,按规范的经验公式确定,
接下来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各个值了.
例如:用于现浇梁、板、柱、墙等的设计强度为C30的混凝土
材料:水泥 (42.5MPa ) 中砂(干净) 碎石 40mm 水
1立方米用量分别为389千克\0.46立方\0.79立方\190千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6
第4个回答  2020-07-30
一斗车混合沙(一方)需几。袋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