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如题所述

“中国”一词自古有之,最早指居于“天下”(古人对世界的称谓)中心的中原地带,在近代以来,特别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一词始成为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法律和政治概念。

“国”
古代汉语中的“国”不等同于现代的“国家”。

“国”最初的意思是天子、诸侯所居住的筑城的地方(及周边近郊),更远统治的地方称“野”,“国”对天子可指京畿(jī),如:“国人暴动”。当然诸侯方面也可以使用“国”。如:(卫)懿公好养鹤,鹤有禄位,狄人入侵,“国人不出战”,招致灭国。(参考来源)因此,就是要加“中”来修饰“国”才能明确地表示“京畿”的含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政权的直接统治范围不断扩大,至春秋“国野”已逐渐不分,原先称“野”的地方也能称“国”了,“国”指代的范围就这样逐渐扩大。随着兼并更加剧烈,进而秦统一各国,“国”的概念开始趋向于“地方”、“地带”,如“北国”、“南国”、“水乡泽国”、“雪国”。

“国”也被用来抽象地指代某一地理区域的政权和人民,如:“治世不一道,便国(有利于国)不必法古。”(《商君书》),这种用法接近于今天所说的“国家”一词。

“中国”
“中”的意思即为“内部”、“中央”;“中”之一字要查部首“—”,上下相通的意思,很显然,“中”代表的是定位的标准点,任何人都是以自己为立足点,然后分出上下与四方;古代中国人和其他很多民族一样,相信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汉朝以及汉朝以前,可考证的“中国”一词的用法有如下几种:

指京师,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区,如《三国志》:“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又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
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又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由上可见,“中国”一词在古代,首先是一地域概念。

但是,当中国强大时,中国因无挑战者,所看到的只是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天子(或皇帝),因此,中国一词,作为地域概念,并不明显,反而隐晦。

然而,当中国衰弱时,尤其是遭到外力挑战侵扰之时,因为涉及到内外之分,中外之别,中国一词,反而凸显出来,疆界也随著显露出来,天子(或皇帝)的代表性,也呈现出来。

春秋时期的“中国”(等于“中土”、“中原”)只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不算“中国”。由于“中国”(中原)地区的王朝建立之时间最早,经济与技术的水准远较“四夷”为高,华夏文化也一直居于“四夷”之上,是所谓礼仪之邦;战国策(赵二)将“中国”的实际内容说得极为详尽:“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楚之所义行也。”所以随着华夏文明的扩展,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不断侵入,“中国”一词逐渐拥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义。

战国时期的中国汉朝以后,少数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以中国自居。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 ,将南朝叫作岛夷;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如:《晋书》苻坚对其弟苻融言“刘禅可非汉之遗祚;然终为中国之所并”。 “中国”一词的政治意义在辽宋和金宋对峙时期更显突出: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曾自称中国,且一度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这里的中国一词,是和王朝的正统性紧密相连的。

由于“中国”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关系甚小,古代中国人也没有近代西方式的民族概念。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无不出自“蛮夷戎狄”,华夏族便是夷夏不断融和的产物。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临终时要子孙“善事中国”,此“中国”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后唐。五代有三代(后唐、后晋、后汉)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新旧《五代史》都把他们视为正统,而把南方汉人政权放在次要地位,只称梁、唐、晋、汉、周为中国,却不称南方立国的各汉族政权为中国,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言“十国非中国之有也”。南宋时,女真控制中原地区,陈亮在上孝宗书中说,不能“置中国于度外”要经营荆襄“争衡于中国”(其中的“中国”,前者指中原地区,后者指占据中原的金国),因此中国不仅是汉族的中国,而是各族人民的中国。韩愈有言:“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 满清的雍正皇帝在其著名的《大义觉迷录》中宣称:“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至清朝后期,“中国”一词已经有著3000年的使用历史,一直只是作为一种泛指的词汇来使用,不曾将“中国”两字明确作为其政体的直接名称。清廷与西方国家交流时,虽然往往按照传统的观点以世界中心自居而使用“中国”这个名称来称呼自己,但在多数官方正式文书上还是把“大清国”作为国号。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这一称谓首次具有了法律上的意义,是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在实际的语言操作中,“中国”一词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自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以来,在国际上的主流认知中,“中国”逐渐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尽管中华民国政府继续存在并有效管辖台湾岛、澎湖和福建的金门、连江等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6
根据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的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为古代的洒器,用青铜制成)上的铭文。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铭文的前面还提到“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可见是周成王时的纪录。在《尚书》的《梓材》一篇中,也记载了周成王追述往事的话:“皇天既会中国民越厥疆于先王”。由于《尚书》中不少内容是出于后人的追记,又经过很多人的整理甚至篡改,往往被弄得真假参半。有了何尊铭文这件物证,《梓材》上的话就完全得到了证实。可见在周武王和他的儿子周成王时的确已经使用“中国”一词了。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