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种植的牧草品种有哪些?

如题所述

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牲畜使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牧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成为饲养家畜的首选。

1、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品种。喜温耐寒,耐旱,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不耐酸,不耐阴。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素有“牧草之王”之誉。一年种植可利用6年以上,北方年可刈割3-4次,南方年刈割4-5次,亩产鲜草4000-5000公斤,是猪、牛、羊、禽的好饲料。可青饲,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是牛羊等动物越冬的好饲料。亦可晒制干草,调制草粉,代替部分精料或制成配合饲料,青饲牛羊日饲量不应超过总食量的三分之一,以防牛羊臌胀病。

2、青贮专用型:玉米,—科多系列,一年生草本植物,遗传稳定,分蘖力强,适应力和再生性好,高产优质,茎秆粗壮高大,枝叶繁茂,质地松脆,味甜,是牛、羊、兔、鱼、猪、禽的极佳青饲料。它耐酸,耐热,耐寒,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病虫害少,管理简单。一般适宜春播,每亩用种量2—2.5公斤左右。青饲亩产可达5000公斤以上。可青饲、青贮,是奶牛的最佳青饲料。

3、鲁梅克斯:又名高秆菠菜,多年生叶菜类牧草品种。喜水肥,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宜各地种植,适合“靠天吃饭”的干旱地区。其叶面光滑,味似菠菜,微甜,略有酸味,鲜嫩适口,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适合于多种畜禽食用。生长期25年,一年种植可连续利用10年以上,株高50厘米即可刈割,以后每隔20-30天可刈割一次,亩产鲜草达3万公斤,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牧草品种。

4、籽粒苋:又名蛋白草、千穗谷,一年生的粮食、饲料、蔬菜兼用作物,株高2-4米。喜温,耐旱,耐盐碱,不耐寒,适宜多种土壤,生长快,抗逆性强,茎叶柔嫩,适口性好,适合饲喂各种畜禽,特别作为猪的优质青饲料。3-8月份均可种植,最适合4月和麦收后种植,年刈割2-3次,亩产鲜草5000~6000公斤,籽实亦是家畜的优良精饲料。忌连作,防止烂根病。

5、菊苣:多年生宿根植物,喜温湿,耐寒热,虫害少,外表像苦荬菜,含白色乳汁,不仅畜禽爱吃,还是人类优良蔬菜,一次种植可连续利用15年。其籽四季可播种,多年后长成的肉质根,可切片催芽移栽。菊苣冬季休眠,春季返青,利用期可长达八个月,亩产0.8万公斤,可解决春秋两头和伏天青饲料紧缺矛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5

1、多花黑麦草:又称越年生黑麦草,适合在我省各地种植。多花黑麦草营养物质丰富、茎叶干物质中含粗白质13.7%、品质优良、适口性好,适合饲喂各种家畜。黑麦草一般产品有青贮、干草,但在我省适宜鲜喂。多花黑麦草生长期长、生长迅速,刈割时间早、再生能力强,在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一般一个生长期刈割2-3茬,亩产5000公斤左右,沿江及以南地区一个生长期刈割3-5茬,亩产5000-10000公斤。

2、菊苣: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播种一次可利用10-25年。其特点一是适应性强,适合我省各地种植。二是利用周期长,在我省每年的4-11月都可刈割。三是病虫割较少,在我省种植以来,只在低洼易涝地区易发生烂根,但还未发生其它病虫害。四是用途广,不仅可作饲料还可加工成蔬菜等。菊苣干物质含粗蛋白质17-21%,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而且齐全,牛、羊、猪、兔、鸡、鹅都喜爱吃。菊苣最适合青饲。在我省每年可刈割4-6茬,年亩产鲜草8000-10000公斤。

3、皖草2号:皖草2号是我省唯一经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牧草品种,它是高梁与苏丹草杂交而成。属一年生牧草,皖草2号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合全省各地种植。皖草2号应用范围广,干草粗蛋白质含量在15%左右,既可用来饲养牛、羊等家畜,也可用来饲养食草牲鱼类。在水肥合适的情况下,皖草2号一般年刈割4-6茬,每亩鲜草产量在10000公斤以上。

第2个回答  2017-12-25

苏丹草在夏季炎热、雨量中等的地区均能生长。抗旱性强,适应土壤范围广,粘土、沙壤土、微酸和微碱性土壤均可栽培。苏丹草是耐旱、产高、质优、适宜在气候温暖、干旱地区种植一年生优良牧草。苏丹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苏丹草喜温暖,不耐寒,种子发芽最低温度8℃,最适温度为20~25℃;幼苗遇低于3℃的温度即受冻害或完全冻死。成株在低于12℃时生长变慢。根系强大,入土很深,能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和营养。苏丹草抗旱能力极强,在降雨量仅250毫米地区种植仍可获得较高产量。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不宜种植在沼泽土和流沙地上。苏丹草对水肥反应良好。要获高产,必须施肥灌水,对其后作,也要多施肥料保证丰产。苏丹草宜在晚霜后播种,生育期100~120天,进入分蘖期后的整个生育过程中能不断分蘖,而且从分蘖开始,生长速度加快,一昼夜生长5~10厘米,这期间施肥灌水可获高产。苏丹草在管理粗放时,每亩产青草1250千克,种子50多千克。在水肥条件好时,一年割草两次,亩产青草3500千克,种子100多千克。

第3个回答  2018-02-03

种草发展养殖,养殖必须种草,这是我国新世纪的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转化、实现高效饲养羊、牛的重大举措。根据以往和近年来各地种草的实践效果,现提供适于我国农区和农牧区种植优质高产牧草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水肥条件较好地区

1、墨西哥玉米(墨西哥饲用玉米、大刍草) 由墨西哥引进。1年生禾本科草,营养价值高于普通食用玉米。株高3米,1株可分蘖60株以上,株高1米左右收割,年割草4~6次,年亩产鲜草2~3万公斤。每年3~6月份播种,生长期9个月,下种前先用60℃温水浸种12小时以上,亩用种子50~100克,株、行距100厘米×100厘米,多穴播,每穴2~3粒。植株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3.8%,无氮浸出物42%,粗脂肪2%,粗纤维30%,粗灰分12%。适于各种草食畜禽、鱼类饲用。系国家鉴定验收推广草种。

2、缅甸油苋草(皱果苋) 从缅甸引进。2月生,为食用油、饲两用苋科草。株高2米,生长期60~70天,1次收割,年亩产鲜草2~4万公斤。每年3~5月份播种,亩用种子30~50克,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植株干物质中含粗蛋白22.8%,无氮浸出物50%,粗脂肪1.7%,粗纤维15.3%,粗灰分10%。适于、各类畜禽及鱼类食用。系国家鉴定验收推广草种。

3、高蛋白苋草(籽粒苋) 由美国引进。属喜高温植物。1年生苋科草,株高60~80厘米可收割,每年可收割3~4次,留茬15厘米,最后1次不留茬。株高2~3米,年产鲜草1.5~3万公斤,草种300~400公斤(收草种者可剥叶饲喂)。每年3~7月份播种(气温须在15℃以上),亩用种子80~150克,株、行距40厘米×40厘米。植株干物质中粗蛋白26%,粗纤维1.2%。适于各类畜禽、鱼类饲用。系国家鉴定验收推广草种。

4、氨基酸草(齿缘苦卖菜) 为国内培育的1年生或越年生菊科草。株高2~3米,60~80厘米可收割,年可割4~6次,留茬10厘米,最后1次不留茬。年亩产鲜草1~2万公斤。每年3~8月份播种,生长期7个月,亩用种子30~50克,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覆土2厘米。植株干物质中含粗蛋白21%~29%氨基酸很全面,粗脂肪5.2%,无氮浸出物42%,粗纤维10%,粗灰分11.6%,磷0.7%。适于各类畜禽、蚕、鱼类饲用。系国家鉴定验收推广草种。

5、香槟草(串叶松香草、菊花草) 从法国引进,多年生菊科草。耐酸,不抗盐碱和瘠性土。可利用8~10年。株高2~3米,每年割4~6次,年亩产鲜草2~3万公斤。春、秋季均可根植或播种,秋播于次年春即可青饲(下种时种尖须向下),亩用种子30~50克,株、行距60厘米×60厘米,覆土3厘米左右。植株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8.5%,适口性差,可与其他适口性好的牧草混合饲喂,其草粉也可占混合精料15%~20%比例混喂。适于各类畜禽、鱼类饲用。系国家鉴定验收推广草种。

6、俄罗斯饲料菜 1年生或越年生。产量高(年产鲜草2~3.5万公斤),繁殖力强(切根繁殖,2个月后即可收割),耐杂草,病虫害少(发病率仅4.5%),适口性强(喜食率98%)。每年可割3~4次(南方4~6次),每亩每次割青草0.6~0.8万公斤,春、夏、秋三季随割随长。每年4~10月份播种(种根栽植),0.5公斤种根可栽植1.5分地。植株干物质中含粗蛋白24.3%。适于各种畜禽、鱼类饲用。系国家鉴定验收推广草种。

  7、皇(王)草(皇竹草) 从哥伦比亚引进。是由象草与美洲狼尾草杂交而成,故又叫杂交狼尾草,多年生禾本科草。株高3.5~4.5米,茎直立,粗壮,每株分蘖20~30株,叶长60~120厘米,宽2.5~3.5厘米。一般不开花结果,以种茎繁殖。喜温湿气候,不耐严寒,低于0℃的时间稍长即可冻死;耐旱亦耐涝,并耐酸性土壤,以粘质土最宜,要求土层深厚而肥沃,种前须施有机底肥2000~4000公斤/亩。一般春季栽植,用老熟茎秆2~3节切为一段,按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定植,茎芽朝上斜插,顶端稍露出2~3厘米,盖土后压实。栽植后60~70天,株高达1~1.5米时即可收割利用;再生草每30~40天割1次,每年可刈割4~7次。年亩产鲜草1~2万公斤。茎叶柔嫩,适口性好,宜青饲和青贮,是草食畜禽和草食鱼类的优良青饲料。1998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热研4号王草,是中国农科院热带牧草中心将引进的杂交狼尾草经选育而成的新品种。陕西省安康地区已有种殖。

8、多花黑麦草(意大利黑麦草) 越年生禾本科草。茎直立,株高1~1.2米,叶片柔软下披,叶长20~40厘米,宽0.7~1厘米,穗长10~20厘米,种子为颖果,具短芒。喜温湿气候,不耐严寒和干热,在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地区生长良好,耐潮湿而不耐长期积水,最适宜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种植,可在较短时间内提供较多的青饲料。本草适于单播,也可与多年生黑麦草、紫云英、三叶草混播,以建立高质量人工草地;宜春、秋播,播前施有机底肥1500公斤/亩。条播行距20~30厘米,播深1~2厘米,亩用种子1~1.5公斤;人工草地可撒播,也可与1/2的豆科牧草混播。由于再生迅速,株高40~50厘米时可收割,留茬5厘米,最后1次不留茬,每年可刈割3~5次,年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高者达6000公斤以上。刈割期为抽穗前至抽穗期,放牧利用宜在株高25~30厘米时进行。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各种畜禽及草食性鱼类均常年喜食。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多花黑麦草有6个品种,其中阿伯德多花黑麦草耐寒性较强,早期生长快,产量高;其他5种再生性强,较耐盐碱。

 9、白三叶草(白车轴草) 多年生豆科草,可利用5~8年。主茎短(45厘米左右),基部分枝多。喜温凉湿润气候(在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地区均可种植),耐荫,耐瘠,较耐酸,不耐盐碱,抗杂草和耐践踏能力强。按叶片大小可分为大叶、中叶和小叶3种类型,我国多种植中叶型品种。春、秋两季播种,北方宜春播,由于种子细小,播前要精细整地,每亩应施有机底肥1500~2000公斤,并用三叶草根瘤菌拌种。条播行距20~30厘米,播深1~1.5厘米,亩用种子0.3~0.6公斤,注意中耕锄草,而一旦建植,杂草则不易侵入。株高30厘米时可刈割,留茬5~10厘米,每年刈割3~4次,年亩产鲜草0.5万公斤,草种20公斤。植株干物质中含粗蛋白20.6%。白三叶茎叶柔软,叶量丰富,营养价值高,粗纤维低,是各类畜禽和鱼类的优质饲草。红、白三叶草常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放牧或作果园绿地兼牧草很好。白三叶也是很好的水土保持、养地改土(特别作为果园绿肥)和绿化美化植物,备受欢迎。

10、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又名“高秆菠菜”) 我国1995年引入,1997年由新疆培育而成。多年生蓼科草,可利用10~15年。耐旱、耐寒、抗盐碱,耐涝,适应性强。根深1~2米,株高1.7~2.9米,叶长45~150厘米,年收割5~6次,亩产鲜草1~1.5万公斤。粗蛋白(30%~37%)、必需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高。可春、秋季播种,播前应整好地,施足肥,好墒播,条播为宽窄行,行距30~60厘米,播深1.5~2厘米,亩用种子100~150克,用熟小米、二铵混合播,也可早春大棚育苗。亩留苗1.1~1.3万株,株高70~90厘米时可收割(30~45天收割1次)。可青饲,也可与杂草或玉米秸混合青贮。要防治白粉病、尺蠖病等。据报道,此草因含抑制家畜消化功能的酸模酸和鞣酸,适口性较差。

 二、水肥条件较差的旱区

1、紫花苜蓿 多年生豆科草,可利用4~6年,是目前世界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之一。茎直立,株高1~1.5米,每年可在初花期割3~4次,留茬高度以2~5厘米为宜,年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最高5000公斤,草种25~35公斤。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最适宜生长在日均气温为15~ 20℃,年降水量300~800毫米的条件下,高温高湿对生长不利;抗寒性强,可耐-30℃左右低温;主根发达,根深3~6米,可吸收土壤深层水分,故抗旱能力很强;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最宜钙质土,耐瘠薄土壤;最忌积水,水淹2天以上即大量死亡,因此,地下水位应低于1.5米以上。春、夏、秋季均可播种,可因地制宜安排播期,如陕北宜秋播和顶凌(解冻前)播,关中、陕南春播好,多条播,行距20~40厘米,播深1~2厘米(砂质土3~4厘米),亩用种子0.75~1公斤,苗期生长缓慢,应及时除草,早春返青前和每次刈割后中耕、除草、松土、浇水,对提高产量效果显著。苜蓿以富含蛋白质(20.4 %)、维生素和无机盐,特别是丰富的必需氨基酸,适口性好,转化率高而著称,被誉为“牧草之王”,是各类畜禽和鱼类最理想的优质饲草。苜蓿可与无芒雀麦、苇状羊茅等混播,既可提高饲用价值,又可防止因单纯采食苜蓿过多而致膨胀病。   

    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紫花苜蓿品种有35个,其中地方品种17个,育成品种18个。适于北方水热条件较好地区种植的有:新疆大叶苜蓿、新牧2号紫花苜蓿、甘农3号紫花苜蓿,其叶量大,产量高,再生快;关中苜蓿、晋南苜蓿、沧州苜蓿,分枝多,早熟高产。

2、小冠花(多变小冠花) 多年生豆科草,可利用40~50年。匍匐茎,须根极发达,可无性繁殖,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和饲料利用潜力。耐旱抗寒,耐高温气候和酸、碱、贫瘠土壤,适应性广。株高1米,当年生苗单株覆盖面积0.7~0.9平方米,移栽后可达4~5平方米,枝叶稍密,每形成 20~70厘米高的草丛时刈割,可年割4次,留茬5厘米,年亩产鲜草3500~ 5000公斤,草种40公斤。春、秋播种,更宜早秋播,亩用种子200克,播深2~3厘米,条播行距30厘米。可条播、撒播和枝条扦插(剪成10~20厘米长短,基部向下插入土中)。植株干物质中含粗蛋白20%以上,适口性好,但因其中含β�硝基丙酸,对单胃家畜有毒,可适量饲喂,对反刍动物无毒,不会引起肚胀,为宜牧的优良牧草。

3、红豆草(驴食豆、驴喜豆、圣车轴草) 为短期(4~6年)多年生豆科草。极耐旱(超过苜蓿),抗寒力强(接近苜蓿),最适于在石灰质土壤中生长,对砂土、沙壤土的适应性比苜蓿好,不宜在酸性土壤、柱状碱土及地下水位高的地区种植,在重粘土上生长不如苜蓿,易生病。株高1~1.5米,当长到50~60厘米时可刈割,留茬3~5厘米,年可割2~3次(最后一次不宜太晚,并要割后培土以防冻),年亩产鲜草2000~3500公斤,草种50公斤。红豆草是各类禾谷类作物的良好前作,故不宜连作,须隔5~6年再重播,以免病虫害危害。春、秋季均可播种,亩用种子3~5公斤,行距40~45厘米,播深3~4厘米,以单播较好,产量高 ,最宜于荒山荒坡种植。红豆草茎中空,柔软易消化,干物质中含粗蛋白21%,因含少量鞣酸,故不易胀肚,是各类畜禽良好的蛋白质饲草。

4、沙打旺(直立黄芪) 多年生豆科草,可利用4~5年。株高0.7~ 2米,极耐旱和严寒(-30℃),抗贫瘠、盐碱和风沙,最适于沙壤土和草甸土,最不宜于下湿滩地和重粘土壤生长。每年刈割2~3次,第1年亩产鲜草1000~ 2000公斤,第2~5年为4000~6000公斤,草种20~50公斤。春、夏、秋季均可播种,以春播较好,当年可结籽,若秋播,秋后要平茬(距地面高5~ 10厘米),翌年秋季开始收籽,沙打旺种子细小,应深翻精细耙耱,可条播、撒播、穴播,也可飞机播种,覆土宜浅不宜深(1厘米左右),条播行距40~60 厘米,亩用种子0.2~0.75公斤,种植目的不同播量亦各异:若为繁殖种子,亩播量为0.2~0.25公斤;若为收草,可下籽0.5~0.75公斤;若为压青沤肥,可下籽1.0公斤左右。由于当年分枝少,长势弱,抑制杂草能力不强,要及时中耕除草。适宜收割期为初花和花前期,株高60~70厘米时茎少叶多,草质柔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草食家畜的良好饲草。刈割过晚时茎秆粗硬有毛,适口性不好,品质降低。割后留茬5厘米。沙打旺可青饲、青贮、打浆、 发酵、调制干草作饲料,也是旱区重要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上等绿肥植物。

5、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 从澳大利亚引进。须根发达,黄花,耐荫性强,是营养丰富的好饲草,也是保水保土护埂坡(特别适于新开地当年培育和护坡)的好植物。可春、秋季播种,亩用种子0.5公斤,覆土2厘米,春季亩产鲜草约650公斤,关中地区播后60天可长到30厘米高,可草豆混作建立饲草基地或牧场。   作为轮作倒茬和果园套种绿肥的良好植物,每年为每亩地可提供5公斤左右氮素。

6、野豌豆(箭 豌豆、毛苕、山野豌豆等均为姐妹品种) 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草。茎蔓长1.5~2米,柔嫩松软,年亩产鲜草1500~5000公斤。耐旱抗寒,耐瘠薄抗盐碱土壤,特别适于红土壤和生荒地生长。以秋播为主,也可春播、条播、撒播,亩用种子3~4公斤,播深3~4厘米。野豌豆与麦类混播同种同收,可相互促长,与冬牧70黑麦草混播,可增产30%~40%,使黑麦草增收20%以上,同时培肥了地力。若冬前长势旺盛,可刈割1次,野豌豆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与苜蓿相近,是草食家畜的良好饲草,混播草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发展前景广阔。该草姐妹品种很多,分布很广,如华北、西北一带的箭 豌豆,苏、皖、豫、川、陕等省的毛野豌豆,以及内蒙古草原上的野豌豆等,开发利用前景看好。

7、黑麦草 由澳大利亚引进。多年生禾本科草,可利用4~5年,株高0.6~0.7米,当草长到40厘米时可割,留茬5厘米,每年收割3~4次,年亩产鲜草4000~8000公斤,草种80~100公斤。春、秋季播种,亩用种子 200~300克,覆土约2厘米。黑麦草质地柔嫩,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含粗蛋白17%~21%),适于各类畜禽、鱼类饲料。

  

8、苏丹草 一年生禾本科草。茎直立,株高2~3米,每株分蘖20~ 30个(最多上百个),叶片宽4厘米,长60厘米,深绿色;每年刈割2~3次,留茬10厘米左右,年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最高8000公斤)。苏丹草喜温,不抗寒,怕霜冻,种子发芽最适气温为20~30℃,幼苗对低温敏感。根系发达,抗旱力极强,在降水量仅250毫米地区种植,仍可获较高产量。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壤土、重粘土、微酸性土和盐碱土上均可适应。播期和利用期无严格限制,在表土10厘米处地温达12~14℃时即可开始播种。为保证家畜全年多季能均衡利用青饲料,通常采取分期轮播法,即每隔25天左右播一期;多条播,亩用种子约2公斤,行距30~50厘米,播深2~4厘米,播前应深耕,每亩施有机底肥1500公斤。不宜连作,可与豆类轮作或与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苏丹草茎叶柔软,营养良好,适口性好,是各类家畜和草食鱼类都喜饲的优良牧草。因幼苗期含有氢氰酸,应在株高达50厘米以上时刈割(牛、羊饲用时可在1米以上),或稍早刈割后加以晾晒,可免中毒。

第4个回答  2022-06-13

牧草的品种非常多,不过根据各地的情况不一样,要酌情的选择:

1、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适合我国多个地区来进行种植,因为它的根系特别的发达,所以它能够适合各个地区来正常生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它的产量非常高,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的营养价值特别的丰富,所以如果种植牧草的情况下是优先选择的一种品种。

2、皇竹草

如果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种植牧草的情况下,皇竹草是优先选择的一种品种,因为它的生命力顽强,而且抗旱的能力特别的强,如果温度特别高的情况下,它上涨的速度是特别快的,一年可以达到几次的收成。

3、黑麦草

黑麦草在养殖的过程中不用过度的分析,而且它是多年生的一种牧草。耐寒的能力特别的强,第2年早春的时候发芽特别的早,所以能够供应上动物的正常食用。

4、菊苣

菊苣的叶子是非常嫩的,适合很多家庭来进行服用,而且它的营养价值特别的含有氨基酸和蛋白物质,能够促进消化,不会给肠胃造成任何的负担,所以如果在种植牧草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选择菊苣的,菊苣在收割后可以喂养鸡,鸭,羊等牲畜,也可以晒干成干草,或者搅碎喂养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