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口碑是不是呈两极分化了?

如题所述

关于《我和我的家乡》这部影片的评价也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人称赞其笑点泪点齐飞,通过描述各类小人物,弘扬与倡导主旋律,紧扣“脱贫攻坚”的命题,用一个个“骗局”,或关于亲情、爱情,每个人都怀揣着不同的目的与心境,只为了完成心中那个家乡梦。

也有人对此并不赞同,他们认为电影中的农村,太过于脱离实际与片面,与现实农村脱轨。实际上,并非所有农村都是旅游度假村,也没有所谓那些高科技,全程都在强调农村飞速发展,但是现在却仍然还有很多边远山区,为了一日三餐担忧。

此外,强行煽情也成为一大诟病,很多人感叹,除了“最后一课”与“神笔马亮”之外,其他单元故事,难免有一种为了煽情而故意为之,“回乡之路”相比邓超以往执导的烂片,要合格许多,但与前后两个故事相比则稍显逊色,也并不出彩。其他两个故事,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白瞎了这么好的演员。

张北京为了给表舅治病,企图瞒天过海,用自己的医保卡帮助表舅;黄大宝为了见到梦中女神,热爱发明的他制造了一个UFO,却意外造成了外星人入境的假象;小范为了给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治病,联合全村人民,还原了92年的最后一课;乔树林为了帮助家乡发展,欠下了许多债务,变成了别人眼中的骗子;马亮深入乡村扶贫,却不得已放弃了去俄罗斯留学,一直将妻子蒙在鼓里。

这五个故事统统采用了欺骗的手法,从而为了圆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让人看了啼笑皆非。在喜剧的表面,背后暗藏着打动人心的泪点,尽管很少有话语,歌颂与赞扬这些小人物,但剧情上却侧面烘托了他们为了家乡,所做出的努力与功绩。

尤其是农村教师范伟饰演的“老范”,坚守乡村教学多年,忘了所有人,却唯独忘不了那些年的支教岁月,感人至深的师生故事,带给观众满满的爱与力量。冒雨取颜料的片段,通过时光回溯,现实与过去的不断冲击,以此描述出了乡村近些年的变化,眼前破旧不堪的教室,变得五彩斑斓,最终姜小峰与老范的眼神,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值得一提的是,姜小峰的童年扮演者韩昊霖,给人带来了眼前一亮的感觉,他的演技在众多老戏骨面前,依旧毫不逊色,正是因为他情绪上的爆发,让老范冒着大雨取颜料一事更加感人,为了维护孩子心中的梦想,老范不慎在雨中跌倒,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整个青春献给了孩子们。

可以说,这篇故事让人从头哭到尾,故事虽朴素简单,结局也并不难料,但这样的煽情却恰到好处,没有刻意的违和感,既不脱离主题,又巧妙的展示了乡村的变化与发展,还歌颂了乡村教师的辛苦付出。因为他们的努力,让农村的每个孩子,都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延续了老范心中的梦想,继而一代代传承下去,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家乡。

其中,“神笔马亮”采用的方式,则较为直接,直接用马亮一幅幅优美的绘画,墙壁上的儿童嬉戏,村民的真实生活环境,亦或是稻田上的幅画,建构出了农村的现代美,一种艺术与自然的巧妙融合,展示了农村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相比之下,“天上掉下个UFO”则显得平庸了许多,立意也不够深刻,完全没有体现出家乡情怀,虽说有前后反差,但悬念的揭晓未免有些索然无味,制造UFO竟然仅仅只是为了见到梦中情人,作品也没有投射出对于家乡的思考,爱情故事有多唯美观众也无从知晓,最终要表达的观点,让人看的云里雾里。

至于“北京好人”,作为一部喜剧片来看,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与影片的名字“家乡”两字,却毫无关联,没有拍出家乡的味道。勉强与主旋律却还能扯上关系,毕竟“脱贫致富”的第一项,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如果硬要拔高到家乡的层面,却显得有些牵强。

总得来说,整部影片可圈可点,不仅弘扬了主旋律,同时还能不失幽默,作为一部国庆档的影片,还是达到了及格线。但质量参差不齐的故事单元,也让这部影片备受吐槽,不过好在每个单元都有其独特的搞笑风格,给观众带来了无限欢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5
这部电影确实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人看完觉得特别的励志,很有激情,但是有些人看完就觉得没什么意思。
第2个回答  2020-10-25
实际上《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的口碑还是很好的。从网友的评论来看,这部电影虽然在细节处做得不太完美,但无论是从演员阵容还是故事情节上面看都还是很不错的。讲述了几个非常温暖又欢乐的故事,还是值得观看的。
第3个回答  2020-10-25
是的,有些人觉得这部电影很烂,有些人觉得很有意思,毕竟看电影的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