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开头,需接地气

作文开头,需接地气

“接地气”,本义是“接土地之气”。流行语“接地气”用的是比喻义,指贴近真实生活,反映真情实感。文艺作品要“接地气”,学生作文也要“接地气”。只有“接地气”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时下,不少学生的作文不“接地气”,往往言之无物,空洞说教,生拼硬凑,假话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读起来枯燥无趣,味同嚼蜡。
人们不禁要问:在繁荣多元的现代社会,学生作文为什么难以“接地气”呢?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悟。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许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视野狭窄,接触面少,感情麻木,僵化的思维屏蔽了智慧的双眼。
二是受社会文化风气的熏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人急功近利,浮躁不安,静不下心来,因而写出来的作品粗制滥造。这样的作品居然还堂而皇之地发表在报刊、网络上,给涉世不深的学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部分学生盲目模仿,久而久之,导致虚假之风盛行。
三是受老师引导的影响。
许多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尤其是应试作文,要求学生确保求稳,谨慎求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给学生传授一些固定的写作模式。试想一下,按照同一模式写出来的作文,怎能不千篇一律呢?
四是受作文评判的误导。
高考评分标准是学生作文时的风向标,在写作时,学生会严格按照评判标准行文。其实,学生中有很多富有灵性、个性的好作文,但这些作文可能不符合所谓的要求,或者得不到高分,于是学生们只有照着老师眼中的优秀作文依葫芦画瓢了。
那么,学生作文应该如何“接地气”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思考人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做有心人,睁大自己的双眼,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从习焉不察的常态生活中看到社会万象,洞悉时代前行的轨迹。在平凡中寻觅生活的阳光,在微言中感悟生命的活力。
二是我手写我心,抒写真性情。
作文时要敢于敞开自己的心扉,发出内心真实的声音,表达真实的诉求、情感和思想,切忌无病呻吟,矫情做作。
三是敢于大胆创新。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作文贵在创新,要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道。对于生活,我们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好奇之心。平常的景,平常的物,平凡的事,普通的人,我们都用不寻常的眼光打量,就会得到一份诗意的情怀和收获。有新意的作文,哪怕思想显得有些稚嫩,但总比人云亦云、步人后尘的作文要强得多。
树接地气才繁茂,花接地气才能盛开,人接地气才能健康,作文接地气才可能发人深省。让我们走进社会,深入生活,抒真性情,写出更多更好“接地气”的作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