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的精神?

如题所述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表现了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因此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说明了一个人高洁的品质,不借助他人,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干,
暗示着: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朝代:唐代
作者:虞世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低着头饮着清澈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
它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26
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不向世俗献媚的精神!
第2个回答  2015-12-26
这是选自虞世南的《蝉》,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
表面意思是:蝉栖息得高,声音就传得远 ,
更深刻的哲理是: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这里的“高”有两层含义:1、蝉栖息的梧桐树之高,2、品格之高洁.
第3个回答  2023-06-24
“居高声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的高洁情操,反映了他不慕权势,洁身自好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