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吸收氧气,那么二氧化碳吸收什么?

如题所述

这些年来,我们常说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也有很多朋友表示,地球真的在升温吗?为什么冬天还出现降雪?我们常说的气候变暖并不是指全年都高于30℃,而是与往年同期平均气温相比(一般指的是工业革命前),气温有所上升。如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有5年出现在2015年以后,其中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年份,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这些数据都表明,当前的气温都比工业革命前要高,随着社会发展,气候变暖似乎是一大趋势。



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很多

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气温的上升,还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当前横扫多国的蝗灾,可能有一些朋友不知道这一次蝗灾的起源归根到底就在于气候变暖导致的降雨异常,在2018年阿拉伯地区出现了异常降水量增多,又湿又热的环境,助长了这些蝗虫滋生。在2019年很多地区也出现了野火肆虐的情况,包括澳大利亚、北极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野火起源,其实也是因为气候变暖导致了极端的高温天气、极端的干旱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野火的风险,也增加了灭火的难度。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影响,即使是南北极地区也不例外。毕竟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带来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前文也说到,在2019年北极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野火肆虐的问题。随着气温的上升,南北极地区的冰川也会加快融化的速度,一方面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进而淹没一些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此前我们就分享过,如果气候变暖持续,在2100年可能会有近一半的沙滩会消失。除此之外,冰雪加快融化,藏着冻土里的物质也会释放出现,其中就包括北极地区冻土里的碳物质(如甲烷气体等),这些碳物质的释放也会加剧气候变暖的趋势。



气候变暖当前,亚马逊雨林却“力不从心”?

鉴于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比较大,如何缓解气候变暖,值得研究。相信大家也知道,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方法就在于减少碳排放和吸收已经释放的二氧化碳。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不过,有科学报告指出,亚马逊雨林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在下降,预计在未来15年内,其碳汇能力(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可能会降至0,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亚马逊雨林甚至可能会变成碳源,即释放的二氧化碳比吸收的二氧化碳还多。除此之外,亚马逊雨林还可能会未来半个世纪内从雨林变成一个热带稀树草原。



另辟蹊径,找到吸收二氧化碳的“土”方法

看起来,依靠这些雨林吸收二氧化碳,并非万全之策,还需要寻找更多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好消息是,据2020年3月21日的一则科学新闻消息,有一些研究表明,在恢复和保护世界土壤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吸收超过50亿吨二氧化碳,这相当于美国每年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此前也指出,我们需要保护这些土壤,让它们发挥碳汇能力(即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避免这些土壤变成碳源(即释放二氧化碳)。全世界一米深的土壤中所包含的二氧化碳和当前已经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样多,最后这些藏在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封存到森林中。



发布在《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的研究报告分析了土壤吸收二氧化碳的潜力,研究人员指出,如果这些土壤保护得当,可以吸收大气中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鉴于地球陆地封存的二氧化碳潜力达到238亿吨,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年这些土壤可以吸收55亿吨二氧化碳。按照现有土壤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发挥土壤吸收二氧化碳40%的潜力。当然,如果我们继续开发土壤用以发展农业、种植业,意味着土壤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会下降。因此,依靠土壤吸收二氧化碳与农业加大发展规模是存在一定的冲突的。这个“土”方法,似乎存在很多瓶颈。因为未来人口会越来越多,对食物来源等方面的需求量也会大大增加,增大种植业的面积势不可挡。



多管齐下,一起为减缓气候变暖“保驾护航”

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并不是依靠某一个方法就可以解决,既可以通过减少碳排放,也可以依靠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依靠土壤来吸收二氧化碳,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工业化的方法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下来。虽然亚马逊雨林的情况不容乐观,地球的森林面积确实是在增加,NASA的科学数据指出,从2000年代至今,地球森林面积增加了5%,我们国家在2019年造林面积达到706.7万公顷。这些都是我们在缓解气候变暖之路上的努力。随着这些措施不断推进,气候变暖未来是可以缓解的,地球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美好的事情未来会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1
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氧气。
第2个回答  2021-03-01
二氧化碳会被植物吸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之后再产生氧气,从而释放在空中提供给人们呼吸,这是地球的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