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农场为啥不能普及

如题所述

成本太高:

一旦选择城市作为主战场,垂直农场的成本该如何计算呢?根据 Toyoki Kozai 博士的数据显示,以日本市场来看,蔬菜每1美元的生产成本里,20%-25%是电力成本,包括了灯光照明、空调通暖、通风、水泵等多种成本。但这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成本是前期设备投入和厂房的折旧率,占到了总成本的 30%-35%。这两部分加起来,超过总成本的一半。

但从总体上来看,电力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低,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报告指出,仅 2012 年至 2014 年,LED 照明效率已提高了约50%。到 2020年,由于成本下降,可能会再攀升50%。Aero Farms 就专门聘请了 LED 照明公司的前首席技术官帮助设计定制的 LED 照明系统,希望提高照明效率。

那剩下接近一半的成本是什么呢?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工成本是不可避免的。Toyoki Kozai 博士曾在书中透露,日本这类工厂的人工成本占到了 25%,因为你需要非常高的技能(知识,经验等)来管理垂直农场的人。最后的 20%,是由种子、化肥、包装、运输等部分构成的。

也就是说,如果要在中国市场发力垂直农场的话,一旦技术的供给可行,土地和人工成本两项都会占有优势,低于发达国家。

产生背景

垂直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德斯帕米尔希望在由玻璃和钢筋建成的光线充足的建筑物里种植本地食物。在他看来,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80%(现在是60%)都将居住在城市中。届时全球人口总数将增至92亿,其中大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

这些新增城市人口的食物保障将会是很大的问题。根据德斯帕米尔的构想,利用垂直农业技术,城区内一幢30层的摩天大楼能够养活5万纽约曼哈顿区的居民。160座这种建筑物,就能为纽约所有人提供全年的粮食。

新加坡等严重依赖于进口食品的国家早就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实践。新加坡有547万人,却没有多少农田和农业,90%以上的食物需要进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