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才子对出下联,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对联在生活中很常见,类别也很多,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对联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赶着春节了,家家户户要贴一对春联,办喜事了喜联更是少不了。非常古典的亭台阁楼,那也少不了对联,比如岳麓书院门口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其实对联出现得很早,三国时,文人们已经用对联来比试才华了,据考历史记载,公元1368-1399年间(明洪武),江西出土了一个三国孙权时代的十字架,上边就有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金炉香篆蔼千秋。这个对联更像是用于祭祀祈祷用的,当权者希望国家没有战乱。

对对联最能看出读书人的心思灵巧和腹内才华。曾有人给枉死的岳飞写了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你是否想到了岳飞和秦桧的故事呢?这副对联后来出现在了岳飞庙,1979年国家按照对岳飞墓做了修整,现在去还能看到这副对联呢。

好的对联,必须符合一定要求,上下联的平仄押韵以及意境都是不可或缺的,文人们以此锻炼自己用字的本领,也以此来衡量和其他人的才华。于是文人相聚当以文交友,这个文,除了诗词歌赋,对联也是一号。

对联小巧,只需上下联便可配对,无需过多的文字铺排,己为上,彼为下,上联为题,下联为答案,比较下来便能分别出联人和对联人的高下。这一文化氛围的形成,将对对联一事提升至高雅艺术的级别就不为过了。

一争高下,或是为酒助趣,对联都是文人拿来玩的事物,就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天,某一城的文人才子相聚,美酒佳肴,红袖添香,丝足之声悦耳,众人正是兴起之时,一人提议来对对联。

此时正是酒足饭饱,诗情四溢之时,此时不高歌一曲,对对诗文,确实有负眼前盛景。众人异口同声的答应了。一人说了一个上联,感觉出联人是早有准备,并非即时之意。上联是: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

上联已出,无一字居奇,平平常常,却又暗含玄机,这玩字就这样。众人沉默,该对联的难点在于如何不与一二三重合,下联的构建必然要避开。考虑到这点,有人立马来了一联,下联是:单木是木,俩木是林,仨木是森。

这下联看似公正,却有缺陷,问题就出在和一二三重合,众人困惑之际,一人入门而来。这人因为来的晚,迟到了,见众人已经到了斗诗、对对联的阶段了,被众人一番解释下,想了想就对出了一副下联。

下联是: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这个下联一出,连出联人都叫好。作为合字联,除了讲究对仗工整,还要注意合字的机巧,这类对联极为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看似只是文字游戏,其中可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8
对出的下联是:七人是化,八人是扒,九人是仇。对对联是十分考究的,要工整,字数要一样,平仄也要押韵。
第2个回答  2021-03-18
下联是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巧用数字,与上联并未重复,且意境也是十分匹配,堪称经典。
第3个回答  2021-03-18
古人很喜欢聚会,吟诗作对,有次许多才子文人聚集在一起,喝酒聊天,吟诗作对,其中最出名的一对对子就是,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才子对出下联,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
第4个回答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