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如题所述

1.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位于髂-股静脉,发病率比小腿肌肉丛静脉血栓形成低,左侧多见。髂-股静脉是整个下肢静脉血回流的主要通道,一旦发生血栓形成,迅速发病。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患肢疼痛和压痛,血栓激发的炎症反应可致局部持续性疼痛;远侧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则导致胀痛,站立时症状加重,在髂-股静脉行径上常可触及条索和压痛;②肿胀,由严重静脉回流障碍所致,故一般均颇严重;③患肢皮色发紫,严重者可致花斑状以至坏疽;④严重病例肢端动脉搏动明显减弱以致消失;⑤浅静脉曲张为代偿性,急性期多不明显。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结局为:①纤溶和再通;②局限和机化;③血栓扩展:逆行扩展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顺行扩展可能侵犯下腔静脉,如血栓脱落,则可导致致命性肺栓塞。2.继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起源于小腿肌肉静脉丛,顺行扩展时可累及整个髂-股静脉系统,此谓混合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①起病方式大都隐匿;②症状开始时轻微,许多患者直到髂-股静脉受累,出现典型症状时才被发现,故实际病期比症状期长;③足靴区营养性变化,包括脱屑、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和溃疡等,由于小腿部深浅交通静脉常原已有病变,因而演变远比原发性型更为迅速,且程度严重。3.股青肿1938年Gregoire描述了严重的弥漫性涉及全肢静脉的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称为股青肿,临床上并不罕见,这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类型,下肢整个静脉系统包括潜在的侧支几乎全部处于阻塞状态,静脉压急剧升高,肢体剧痛伴整个患肢明显肿胀,皮肤发亮和发绀,皮温降低,因动脉痉挛和(或)间隙综合征导致患肢严重肿胀,缺血以至坏死,此为静脉性或湿性坏疽,由于大量体液在短时期内进入患肢及急骤肢痛,可导致休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9
同时根据静脉血栓的部位不同,可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兹分述如下: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虽然小腿深静脉是术后最易发生血栓的部位,但有时常被漏诊常见的症状,有小腿部疼痛及压痛小腿部轻度肿胀或肿胀不明显Homans征可阳性浅静脉压常属正常。
2.股静脉血栓形成,绝大多数股静脉血栓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少数股静脉血栓也可单独存在体征为在内收肌管部位,腘窝部和小腿深部均有压痛。患侧小腿及踝部常出现轻度水肿患肢静脉压较健侧升高2~3倍,Homans征阳性或阴性。
3.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绝大多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有时原发于髂股静脉或髂静脉产后妇女骨盆骨折盆腔手术和晚期癌肿病人易发生病变。发生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较右侧多2~3倍,这可能是由于左侧髂总静脉的行径较长,部分左髂部总静脉腔受右髂总动脉压迫的缘故。偶尔也可能由于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交界处存在先天性网状畸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4
静脉血栓的初期是腿部出现了疼痛或者压痛,经常是从小腿开始;外伤或久坐久卧后下肢肿胀,包括踝关节和足部,两腿的粗细不一样,相差较大;皮肤发红或者明显的变色、发热等症状,要考虑可能是肢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表现。尤其是上述症状后,又发生了呼吸困难、胸痛、咳血,则可能是发生了更凶险的肺栓塞。这时一定要及时前往就近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第3个回答  2019-05-11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患肢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累及深静脉,出现患肢凹陷性肿胀,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局部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淤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
第4个回答  2020-03-17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是下肢浅静脉血栓,通常会在浅静脉走行的区域出现硬结,而且有压痛。如果患者是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会出现下肢的酸胀感。如果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话,通常会出现下肢的突发性的肿胀,而且伴有胀痛,患者还会出现浅静脉的扩张,而且患者的髂窝、股三角区域会有疼痛和压痛,另外,患者的皮温和体温均可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