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三年级语文

如题所述

1、抓预习。
表面看来,预习并不属于课堂教学。其实不然,如果没有预习,或者预习不好,课堂教学便难以搞好。正因如此,在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搞好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的内容:一是让学生借助字典,自行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二是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预习,要求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或是认为好的地方,从而在上课时专心听讲,大胆提问,对学习当然也就会更有兴趣了。
2、抓教学。
抓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⑴、进行理解词和句的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理解词句,是读懂全文的基础。三年级是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起始阶段。教学中我结合课文"读"的重要教学教授生字,同时把一些意义较深,与课文主题关系紧密的句子拿出来和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课文大意,从而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词句的能力。⑵、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读课文,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互读、提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等,读读讲讲、讲讲读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弄清作者意图。我认为,这样"以读代讲"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⑶、练习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大意。
多读、多想、多提问、多探讨是我认为教学理解课文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重点词句通常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句,是理解课文的"文眼"。在语文教学中,找准并理解了重点词句,也就相应理解了课文大意。
语文教学离不开板书。板书要简明扼要、条分缕析、语约义丰、易学易记,能迅速有效地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一看就懂。板书主要用文字,必要时,还得做些简笔画表示,以期图文并茂、更为生动。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
语文教学还要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抓住课文教学要求组织练习,分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作业题应该是精选的,应具有代表性。布置作业时,教师对作业的要求应交待得清清楚楚,并对如何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作业的批改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巩固程度的反馈环节。批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由教师批改,也可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我批改或相互批改。无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做为教师,我在批改作业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按时收取,及时批改,尽快发放。②、严格要求,认真批改。③、对学生课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分析并找出对策。④、做好讲评工作。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语文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的认知差异、个性发展参差、想象力各异等,会在课后留有不少的疑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8
1、抓预习。
  
表面看来,预习并不属于课堂教学。其实不然,如果没有预习,或者预习不好,课堂教学便难以搞好。正因如此,在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搞好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的内容:一是让学生借助字典,自行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二是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预习,要求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或是认为好的地方,从而在上课时专心听讲,大胆提问,对学习当然也就会更有兴趣了。
  
2、抓教学。
  
抓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⑴、进行理解词和句的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理解词句,是读懂全文的基础。三年级是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起始阶段。教学中我结合课文"读"的重要教学教授生字,同时把一些意义较深,与课文主题关系紧密的句子拿出来和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课文大意,从而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词句的能力。⑵、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读课文,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互读、提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等,读读讲讲、讲讲读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弄清作者意图。我认为,这样"以读代讲"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⑶、练习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大意。
  
多读、多想、多提问、多探讨是我认为教学理解课文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重点词句通常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句,是理解课文的"文眼"。在语文教学中,找准并理解了重点词句,也就相应理解了课文大意。
  
语文教学离不开板书。板书要简明扼要、条分缕析、语约义丰、易学易记,能迅速有效地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一看就懂。板书主要用文字,必要时,还得做些简笔画表示,以期图文并茂、更为生动。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
  
作业的批改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巩固程度的反馈环节。批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由教师批改,也可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我批改或相互批改。无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做为教师,我在批改作业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按时收取,及时批改,尽快发放。②、严格要求,认真批改。③、对学生课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分析并找出对策。④、做好讲评工作。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语文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的认知差异、个性发展参差、想象力各异等,会在课后留有不少的疑问。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自教学以来,从来没有接触过三年级的学生,但在我的意识中,三年级的孩子应该不难管理,因为他们年龄不大,“花花心眼”应该不多。在平时的管理中,除了老师要勤嘱咐,多督促外,我想要教好他们,应该不在话下。但是,经过半年的接触,我发现自己错了,他们并不比高年级的孩子好相处、好管理,甚至与高年级的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单在接受新知识方面就令我这个没有经验的老师招架不住。
记得在一次写作练习——“人物的对话”教学中,我准备先给学生模拟了一个同桌之间对话的情景,让其进行攀谈,然后再教给他们标点符号的使用。就在进行第一个环节同桌交流时,表面上看起来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交谈,而且还能不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就在五分钟之后我走到了葛帅的旁边,想听听他和郑向红的谈话内容,但他们见到我的到来,反倒不说了。后来一问才知道,他们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所以闲谈了起来。我顺水推舟,检查他们谈话的过程,他们却也在那里支支吾吾。针对这一现象,我也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让他们在我的提示下完成了简短的对话。(我不可能因为一两个同学而耽误了上课的时间。)后来又找了几个同桌到黑板上表演,他们有的能够很流畅的说下来,也有的却一个字也不敢说,我就一一提示,终于也能说出个大概来。第二环节中,有些学生平时看作文比较多,所以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在话下,但大多数学生却显得比较吃力,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吃力的学生任凭老师怎么讲也是学不会,而那些已经明白了的同学却在那里不耐烦了,最后也使得整堂课不是很成功。
不过,我自己也知道,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要想让学生一堂课35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
针对这一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渐渐悟出: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
老师要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20
大家好,上班八年了,低年级语文教过几次,高段数学我也教过,只是这高段的语文,尤其是三年级的语文处在由低段向高段的转变过程,到底应该如何教呢?为此我也请教了许多教师,他们说课文要讲细,要分清结构段和自然段,要学会分段,概括段意,总结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我有些困惑了,现在的教学参考书中也没有具体的对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做出明确的要求,进入新课改已经有些年头了,都说考试不再考分段之类的内容了,也常听名师的课例,课堂上用读来代替了老师的讲,可是这样以读代讲的方法,真能适应现在的考试吗?再有,三年级的生字还用像两年级那样一个一个的再黑板上范写吗?我试过一节课,没有时间啊,总是感觉上了三年级,语文的时间不够用了,课文难读了,生字量不减,练习册也量大了,而课时却较二年级少了。我真是不解极了,希望能得到各位语文老师的点拔,到到底应该如何进行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呢?
第4个回答  2014-02-19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还有记住字的读音和写法,多看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