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人类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信息日新月异。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而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好书的滋养与熏陶。中国是文明古国,但中国人的读书量令人担忧,目前人们的人文精神、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因此,我们要开展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风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学生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差,分析其原因不乏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不强。孩子们每天愿花两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
②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当。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阅读的随意性比较大,不能科学地进行阅读。
③阅读的内容过于片面。教师向学生推荐的读物偏重于教育性、科普性、知识性,家长也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安排孩子的阅读,学生受自身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局限,不能很好地选择有益的书籍。相对而言,对文学作品的推荐显得比较薄弱。
④学生阅读的时间不能保证。由于受应试教育心理定势的影响,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合格率、优秀率,平时的教学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学生沉迷在题海、试卷中,没有时间去阅读优美的经典。所有这些,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扼杀了学生的读书欲望,阻碍了学生读书能力的形成。
3.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营造自主、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氛围;培育会学习、行为良好、爱好文雅、绿色环保的具有现代人文理念的人,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就可以称之为学校。教育界资深人士朱永新教授也认为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可见,读书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r> 4.学校自身的优势资源。我校有一支业务素质好、年轻上进的教师队伍。领导十分重视学校文化氛围的建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以人为本,即如何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让全体师生愿意阅读、学会思考、知书达理,把学校办成学习型的团体,让每一个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形成人文、和谐的校园氛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